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能源危機與通膨影響,企業破產或將為德國經濟新常態

MoneyDJ理財網

發布於 2023年01月03日02:46

能源危機與通膨導致企業破產,或將成為德國經濟新常態

據德國財經專業媒體「經濟週刊」(WirtschaftsWoche)2022年12月28日報導,2022年德國企業申請破產數量自2009年以來首度上升。德國信用機構Creditreform預估2022年將有14,700家企業申請破產,較2021年增加約4%。但更值重視之趨勢在於2022年有更多營業額超過一千萬歐元之公司申請破產,致使為數眾多的大規模破產程序正在破產法院等待審理與財務整頓。

德國企業顧問諮詢公司Falkensteg指出,2022年德國約已錄案214件大型破產程序,較2021年增加約30%。2022年破產大型企業營業額總計113億歐元,2021年則為77億歐元。2022年前30大破產企業營業額總和約達68億歐元,2021年則為51億歐元。上述趨勢顯示,破產案件不僅數量增加且規模擴大。

Falkensteg公司發言人Tillmann Peeters認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德國聯邦政府已推動諸多企業援助措施,因此上開數據僅與疫情前統計具有部分比較基礎,倘無政府伸援,企業哀鴻遍野情形恐更多。Tillmann Peeters並預估明年德國破產案件數量與規模將繼續成長,但不會突然暴增,而是會以水位逐漸上漲之模式形成一長期趨勢。對於企業而言,倘一方面無法將能源與原物料成本上升轉嫁予客戶,另一方面又受消費者撙節開支、導致獲利下降者,最有可能步入破產。同時Falkensteg公司亦評估,房地產、建築業以及汽車產業供應商現已因供應鏈變化、氣候中和政策成為施政主軸等多重因素,邁入產業轉型過程,亦可能陷入長期財務危機,業者不可不慎。

此外,零售商在2022年處境異常艱辛。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原已耗盡眾多連鎖企業多年來蓄積之財務能量,原寄望疫情後景氣回溫、可暫時休養生息,未料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能源價格飆升、通貨膨脹加劇、消費者支出驟降,零售商受到之衝擊最為直接與明顯。

「經濟週刊」並列舉2022年德國廣受矚目之破產案件,包含全球著名造船廠MV-Werften(全德雇用員工達2,000人)、門市數量最多之Karstadt百貨集團(員工數量約17,000名)、流行服飾Orsay fashion(創立於1975年,雇用1,800名員工)、鞋類零售商Görtz(亦有1,800名員工)等均已進入破產程序,或申請破產保護,以避免財務持續惡化。且過去一向是德國獲利常勝軍的生機零售業,如SuperBioMarkt、Basic連鎖店鋪,相關母集團亦因財務困窘刻於破產法院申請財務重整等相關程序。以上跡象顯示,疫情後期,並因俄烏戰爭衍生之通貨膨脹與能源危機,將對德國整體經濟與就業產生廣泛且深遠之影響。(資料來源:經濟部國貿局)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