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零碳賽局起跑,首先迎面而來的是碳有價時代的來臨。專家觀察,碳一旦有價,不旦影響製造成本,甚至可能間接影響房價,影響層面甚廣。然產業雖對減碳感到壓力,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挑戰與機會並存,華碩電腦永續長吳澤欣認為,科技創新是實現零碳的重要關鍵,因此也看好如氫能、碳捕捉、碳移除等的新興技術將加速發展並商業化,讓企業在有能力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也創造競爭優勢。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甫落幕,全球對於加強力道的減碳行動已有共識,首先碳稅遊戲規則已經制訂出來,但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日前在勤業眾信高峰論壇上則呼籲,企業談淨零、談碳稅,首先要了解未來碳價究竟會實際影響多少營運成本,才能進一步制定長期計畫,否則只是瞎子摸象。
簡又新以水泥與鋼鐵業舉例,像是每公噸水泥約會排放0.86公噸的碳,按照現行歐盟碳權拍賣收盤價換算,等於每公噸水泥要多付新台幣1,700元的碳稅,另像是每公噸的鋼約會排放2.2公噸的碳,也要繳交超過4,000元的碳稅,但是對比國內水泥市場行情目前每噸約在2,500元左右,而鋼鐵行情取最低價格算每噸也要約2萬元,從上游原料面臨到的碳稅壓力,如果無法排除,可以想見的是未來對下游業者如建築業、營造業來說會加重多少成本,而這些成本未來有無可能進一步轉嫁到已經居高不下的房價身上。碳稅新制非同小可,從產業到民生,都需要嚴陣以待。
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明則表示,COP26透露出幾個重要訊息值得注意,除了金融機構未來也會將碳排納入融資策略中,企業要注意的是雖然全球大多以2030為年限以達到減碳目標,但每年企業仍要提出具體減碳進度報告。然簡又新指出,現在產業面臨較大的問題是找不到相關專業人才,目前台灣最熱門的職業就是做碳盤查的人,但突如其來對於減碳的急迫性也讓目前市場人才供不應求。
全球對於減碳採取更強烈的措施,看似挑戰重重,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同時也帶來機會,華碩電腦永續長吳澤欣則看好將促進新興技術加速發展並商業化。
世界經濟論壇(WEF)直指,科技創新是實現淨零碳排的重要關鍵,為此產業的投入是背後一大推力。吳澤欣進一步表示,企業必須運用獨特核心能力在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也創造競爭優勢。世界經濟論壇與美國所發起的「先行者聯盟」已有25家跨產業全球指標企業紛紛加入發展低碳技術,雖然看似會投入非常高昂的成本在技術研發上,但實際上越早投入越能如同聯盟之名,取得先行優勢。
如同2015年《巴黎協定》之後促使全球再生能源發展蓬勃,吳澤欣也看好未來像是低碳材料、電氣化、清潔能源技術,包括氫能、碳捕捉、碳移除等未來會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像是瑞典鋼鐵製造商SSAB就與Volvo發起HYBRIT計畫(Hydrogen Breakthrough Ironmaking Technology),雙方將合作運用零化石煉鋼技術所煉製的優質鋼材作為車身結構使用,未來Volvo也將成為全球首間運用零化石煉鋼技術的汽車製造商。不僅達到減碳目標,對於Volvo來說也會是其未來在碳市場中的一大競爭優勢。
吳澤欣也直言,面對減碳時代,企業應調整心態,採取開放的態度並擁抱創新。過去企業大多強調以競爭取代合作、獨佔取代共享,但面對氣候議題,環境永續為全球的共享資源,不應分你我,在此之下,信任與合作更是驅動減碳行動的重要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