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孕期痔瘡怎麼解?預防痔瘡的7項生活守則

媽媽寶寶

發布於 2022年04月05日10:43

    痔瘡是由於肛門內外的血管腫脹(靜脈曲張),如果發生在肛門口稱為「外痔」,發生在腸內壁稱為「內痔」,如果內外痔同時都有,則稱為「混合痔」。一般造成痔瘡的原因,包括:長期便秘、腹瀉、遺傳、老化、懷孕、久站久坐等等。

    雖然有便秘的人不一定就有痔瘡,便秘卻是形成痔瘡的一大主因,因此,如若孕期長時間出現便秘的情況,就很可能引發孕媽咪產生痔瘡的問題。另外,孕媽咪也可能因為子宮增大,壓迫靜脈循環,使得痔瘡發生的機會提高。
推薦閱讀:難以啟齒的孕期便祕和痔瘡

孕期 痔瘡 便秘
孕期 痔瘡 便秘

(便秘和痔瘡是孕媽咪的兩大煩憂。圖/shutterlock)

孕媽咪發生痔瘡該怎麼辦?醫師:多以「保守療法」為主

    孕媽咪發生痔瘡是頗為常見的問題,可以先請教婦產科醫師該如何處理,必要時可由婦產科醫師轉介至直腸外科接受檢查及治療。

    而痔瘡可分為4個等級:

第一級:便後出血,未有痔瘡脫出。
第二級:便時痔瘡脫出,便後會自動縮回去。
第三級:便後痔瘡脫出,必須用手推回去。
第四級:無論是否排便都脫出肛門口,無法以手推回去。

1.保守療法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黃家彥表示,沒有到非立即處理的狀況,例如:前二級之前,可先進行保守療法,等到孩子出生後,孕媽咪痔瘡情況也可能減輕,到時候可再看病情,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治療。

    另外,懷孕初期因為情況尚未穩定,加上擔心藥物會影響寶寶,以及懷孕後期擔心會引發早產,所以,通常都會建議孕媽咪先進行保守治療。

    保守療法的目的是減緩痔瘡的嚴重性,首先應預防便秘的發生,例如:多吃蔬果、少吃刺激辛辣的食物、多喝水、養成良好如廁習慣等等。此外,孕媽咪每天可以進行溫水坐浴,減緩痔瘡問題,也要盡量避免久站、久坐、久蹲,可防止痔瘡更嚴重。

    準媽媽便秘問題嚴重時,可在醫師指導下使用藥膏及軟便劑,避免如廁時用力過度,而加重痔瘡脫出的情況。
推薦閱讀:懷孕對腸胃道影響之腹脹.便祕與痔瘡篇

2.手術處理

    原則上,孕期痔瘡以保守療法為主,但如果痔瘡情況已經很嚴重,例如:發生大量血便、第四級痔瘡、疼痛難耐時,還是可以考慮接受局部切除或手術等積極外科治療。

    一般會建議在懷孕中期進行處理,而痔瘡治療方法,包括:橡皮筋結紮、局部注射、冷凍治療、電燒、手術切除等等,醫師會考慮最安全的用藥,以及最不影響胎兒、孕媽咪的方式來處理。

    所以,孕媽咪不要因為擔心而不願意就醫,醫師會考慮孕媽咪的狀況,給予適當的建議,此外,當孕媽咪在就醫時,醫護人員也能夠提供衛教資料,教導媽媽如何減緩痔瘡的發作。

痔瘡 便秘 孕期
痔瘡 便秘 孕期

(無論是便秘或痔瘡都有可能反覆發作,因此媽咪們須多留意。圖/shutterlock)

預防痔瘡的生活守則

    不管是便秘或痔瘡都有可能反覆發作,因此,黃家彥醫師提醒準媽媽,除了孕期要特別注意之外,產後也很容易因為飲食不均衡,或缺乏運動再度引發,所以,想要避免便秘或痔瘡再度找上門,隨時都要關心自己的生活狀況,並徹底執行預防守則:

1.積極預防便秘
2.避免久站、久坐、久蹲
3.避免瞬間用力提重物
4.排便時,勿過度用力
5.如廁後,擦拭力量不可過大
6.每日溫水坐浴,促進循環及消腫
7.適時躺臥休息,減輕下半身力量
延伸閱讀

產後痔瘡又羞又惱人,外科醫師2方法教你如何避免!
孕期有痣,怎麼辦?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