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婆婆愛帶娃去收驚,媽媽在線等問「如何溝通」

媽媽寶寶

發布於 2022年03月27日08:01

    之前蔡阿嘎的兒子蔡桃貴還小時,因找不到原因的夜哭,帶去收驚也沒什麼效果,直到後來貼媽祖平安符在他身上,情況才換得一夜好眠,阿嘎也強調自己並非迷信,只是對孩子無害的方法都不排斥試一試。相信不少家長也有類似的經驗,但當這本來是為了孩子好的美意,若被長輩無限上綱後,便會造成煩惱。

推薦閱讀:蔡桃貴半夜崩潰大哭.蔡阿嘎二伯超心疼!醫師:孩子突然頻繁夜哭可能是這些原因

收驚
收驚

(婆婆愛帶孩子去收驚,媽媽很無奈。圖/shutterstock)

金孫一哭,婆婆就馬上帶去收驚

    原PO在臉書「爆怨公社」發文寫下,白天請保母照顧孩子,晚上直到自己和老公下班前,婆婆會幫忙接著帶2~3小時,問題就在於保母和她帶時都很正常,唯獨婆婆照顧的時候,孩子就會大哭大鬧。

    但最讓原PO最受不了的點在,孩子只要一哭鬧,婆婆就覺得不對勁,立刻帶孩子去廟裡收驚。原PO認為這樣的次數太頻繁,但婆婆總以「這次孩子的哭聲不一樣為由」不聽勸阻,原PO不禁無奈求助:「有人可以告訴我該怎麼跟婆婆溝通一下,小孩真的不能太常收驚不是嗎?」

    沒想到,這幾天婆婆又帶著孩子去收驚,直到回家後,原PO才發現小孩屁股紅了一整排,原來婆婆所謂的不尋常哭聲,是因為孩子紅屁股⋯⋯ 

太常收驚孩子反而不好帶?

    對此,網友們都表示,沒遇過長輩很愛去收驚,但有聽聞不要隨便收驚,尤其是小小孩,原本沒事但可能會因為被收驚嚇到。也有人安慰原PO,自己家老媽也是三天兩頭把衣服拿走公媽廳拜,老一輩都這樣,從小收驚長大的,只要不要亂吃符水或侵入性的動作,當安長輩的心也行。

尿布疹有區分,搞懂才能用對方法治療

    要如何辨別寶寶身上的紅疹是屬於尿布疹的症狀?若家長在尿布包覆的範圍內,看到一粒一粒紅點或粗糙的皮疹,並且在無伴隨化膿、分泌物或脫皮、出血等情形的前提下,就可能是長了尿布疹。

    造成尿布疹的原因,主要來自尿布的使用及接觸刺激來源,像是長時間未更換尿布、接觸到不合適的沐浴乳,或過熱的洗澡水,都有可能誘發尿布疹。根據紅疹位置及症狀,還能歸類出以下幾種尿布疹類型。

刺激型尿布疹

    尿布疹中,最常見的就是刺激型,寶寶皮膚厚度僅為成人的三分之一,且為弱酸性,若沾染到偏鹼性的尿液與糞便,容易破壞肌膚完整性,而刺激到寶寶稚嫩的皮膚,刺激型尿布疹常見於屁屁突出的雙股,通常只要減少接觸刺激物,就能緩和尿布疹症狀。

過敏型尿布疹

    若寶寶的尿布疹位置以腰部、大腿根部為主,則很有可能是該尿布的材質引發寶寶過敏反應,因此紅疹大多位於包尿布的腰帶和鬆緊帶處。

感染型尿布疹

    無論是哪一種尿布疹,初期未悉心照護,都有可能惡化為感染型,尤其台灣濕熱的環境,更是細菌與黴菌滋生的溫床,感染型主要分為細菌與黴菌兩大類,細菌感染大多是因金黃色葡萄球菌,原本的紅色丘疹會轉為化膿的膿皰;而黴菌則為白色念珠菌感染,以紅色斑點的形式,除紅色丘疹外,更會像衛星般散布在大腿根部、腹股溝與屁股中間等皮膚皺摺處。

尿布疹治療重點:簡單為上策

    很多爸媽看到孩子長尿布疹,第一時間就會想辦法塗抹藥膏或自行用藥,最後反而過度治療,而造成二次傷害。其實,爸媽不需太過緊張,只要確實做好清潔與保持乾燥,並搭配專業醫療指示,就能大幅減緩尿布疹發作。

    以「保持乾燥」、「減少刺激」為兩大原則,保持乾燥即是勤換尿布,千萬別因買了標榜吸水力好的尿布,就以為可以減少更換頻率,因台灣的溫度與濕度偏高,不管吸水力再好,一到兩個小時就應更換。

症狀未改善應及時就醫

    若在非藥物性治療的照護下,寶寶的肌膚仍未改善,甚至更加嚴重,出現破皮、傷口化膿,或者合併出現發燒、紅疹蔓延至全身,就可能不是因尿布疹引起,建議及早就醫,讓醫師查明原因。

    尿布疹是非常常見的皮膚症狀,每個寶寶都有機會經歷到,因此爸媽毋須太過驚慌,只要掌握保持乾爽、減少刺激的照護重點,絕大多數的尿布疹其實不需要用藥,即可自然痊癒。

 

延伸閱讀
季節交替·幼兒最怕尿布疹與異位性皮膚炎
替新生兒換尿布.該注意哪些事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