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種田也是師傅 培養菌種取代藥肥

大愛新聞

發布於 2021年01月22日11:36

如何協助農民農藥減量,來看看給農民釣竿的做法!近年地方綠色團體與屏東縣政府,推動微生物菌進入農村,成立菌種中心,並培育一批批的學員,讓農夫能在農田裡自己培養菌種,並正確、有效使用,推動時間長達三年,透過他們不斷分享做法,讓更多農民能知道養菌的益處,如同把種子農夫撒向田間。

我們要擴培液態芽孢桿菌和放線菌,必須要有無菌操作檯。

無菌操作檯,還有消毒鍋、振盪器,這裡不是實驗室,是屏東縣政府,在東片社區設立的微生物資材培養推廣中心,也是全台唯一地方政府設立的菌種中心!

光合菌是養菌入門款,用RO水加菌母和營養物質,就能日照培養!縣府和民間團體合作,打造微生物深入農田的據點,因為微生物運用在農業歷史悠久,卻不是人人都會。

潮州農民 王家寶:「(市面上也有人在賣呢),

但以前就是懷疑,不知道能不能用。」

食品研究所博士 廖麗玲:「這價錢比較貴,對農民來說需要付比較多的經費去做,但政府來提供這中心,讓他們可以去使用。」

食品所博士廖麗玲,過去開發微生物技轉給廠商量產,但這類商品,農民多半得在田間自行培養活化,這層技術門檻成了一大障礙,如今她想直接給農民釣竿。

食品研究所博士 廖麗玲:「做研究最主要會運用,大家有益 這樣這研究就可以有意思,現在主要是把技術給農民,讓他們有用。」

大武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黃麗霞:「這幾十年來都聽到養豬業者在用光合菌,但幾乎沒聽到農業在用,所以後來我們就跟廖博士之間,開始討論,我們怎麼樣把這東西,用很簡單的方式去推廣。」

為了讓農民能用、愛用,三年來在全台舉辦課程,受訓者超過一千人次。

大武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黃麗霞:「讓農民知道他在用什麼樣的資材,而且這資材他可以自己去培養,而且讓他的單位成本可以下降,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上課滿六小時搞懂微生物,再到田間互相分享經驗,潮州果農陳坤信,是第一批受訓學員,當年好友一度懷疑。

果農 蔡唯聖:「之前也學過很多EM菌,還有擴培方式,也想說有像你們講的那麼神奇嗎。」

光合菌不像化肥或農藥,一噴就有效,他累積經驗後,號召農友用好菌養好土!

潮州果農陳坤信:「村莊這些年輕人,大家互相分享互相學習,之後有發現老一輩會慢慢跟上,以前挖下去是沒辦法看到蚯蚓,現在是可以,把土顧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草生栽培啦,補充一些微生物菌,讓土慢慢恢復活力。」

外銷加拿大的火龍果,是疫情也擋不了的商機,成功的還有這位同年受訓的陳榮挺,透過大武山文教基金會幫忙,他能自行擴培多達三種菌,農藥減半,三年就達標!

農民 陳榮挺:「減少多少的農藥使用量,大概接近二分之一以上的節省量,是對我們自己比較好。」

微生物加強土壤肥力,壓低種植成本,也強壯根系降低疫病風險,這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如今已經成了農夫守護土地,最大的幫手!

採訪撰稿:陳怡臻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