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編輯/Vera Chen
有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表現出色,在學齡前就拼命讓他們學英文、注音、數學,但正確的教養態度不該只是追求學業表現!這邊要來告訴家長,學齡前兒童最好養成這5大能力,會讓你的孩子更具競爭力。
「學齡前兒童」是指幾歲?
學齡前兒童是指尚未達到入學年齡的兒童,也就是尚未進入9年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孩子們,一般為5歲或6歲。小孩的成長階段可依年紀劃分為新生兒(未滿1個月)、嬰兒期(1-12個月)、幼兒期(1-3歲),而所謂的「學齡前兒童」即是3歲後到6歲區間的孩童。
學齡前兒童最好養成這5大能力
現代父母孩子生得少,所以往往較注重孩子的學業表現,願意花大錢讓孩子補英文、學才藝、讀貴族幼兒園,希望孩子能夠贏在起跑點。相較之下,對於日常生活發展較不重視,傾向直接幫孩子打點生活瑣事,其實這在某種程度上,等於是在剝奪他們學習成長的機會,也會把孩子寵壞了。
因此,比起學英文、認識字,學齡前學童若能具備以下5種能力,對於未來不論是人格養成或面對社會,都能有更多幫助:
1. 生活自理能力
所謂的自理能力,是指一個人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例如吃飯、穿衣、盥洗、整理書包……等。這看似單純的技能,其實是要孩子學習對自己的行為或事物負責,多給練習機會,就會做得更好,將來面對任何事也會有自行解決的能力。
(推薦閱讀:如何教小孩「自己吃飯」?其實適當鼓勵才是最有效)
2. 懂得等待與輪流
別讓孩子成為「東西都是我的」或「別人都該讓我」的小霸王,因為隨著孩子長大,他們必須學會分享,還有等待。職能治療師黃彥鈞建議,爸媽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找機會教育孩子,像是上下公車、排隊結帳,提醒孩子「等一下,我們要記得排隊!」透過事前叮嚀,事後適時鼓勵他的行為。
3. 聆聽與表達能力
你家小孩會不會只顧自己說話,或很愛插嘴?「聆聽與表達」是孩子最基本的溝通能力,對於日後人際關係影響頗深。平時在家可以這樣訓練:當孩子打斷別人說話時,一定要堅定告訴他「媽咪還在講話,等我說完再換你」,說完後再確認孩子是否有正確理解話語。反之,當孩子在說話時,也請大人耐心聽他說完,別急著打斷他。
4. 學會尊重
禮貌是尊重別人的一個重要體現。當孩子從「個人」逐步過渡到「社會人」,禮貌用語「你好」「請」「謝謝」「對不起」就會成為一種重要的語言,這是一種能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變得順暢的語言,也是對別人表達尊重的一種方式。如果孩子身邊的人時時處處都講禮貌,喜歡使用禮貌用語,通過潛移默化,孩子很快就能學會以禮待人、學會尊重。
5. 專注力
正因為孩子對任何事都充滿好奇,因此許多孩子常會對人事物有三分鐘熱度現象。建議家長可以透過親子共讀或親子共玩的方式來引導孩子,先從3分鐘、5分鐘讀一本書或玩玩具開始,增加孩子注意力的集中,再逐步延長念書和遊玩的時間。
(推薦閱讀:不要小看親子共玩!4大技巧,陪孩子玩出專注力)
#延伸閱讀:
* 本編輯部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媽咪拜(Mamibuy)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以分享原網址之方式,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social@mamibuy.com.tw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