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逆襲台大!最具潛力大學冠軍「陽明交大」揭開合校十年藍圖

遠見雜誌

更新於 2021年07月02日09:45 • 發布於 2021年07月02日09:42 • 謝明彧

《遠見》2012年首創的「國內大學聲望調查」,在今年首度有學校在「未來十年最具潛力大學」項目逆襲台大,那就是2月才剛合校的「陽明交通大學」。

台灣高教龍頭,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台大」。

各大學正副校長選出的「年度辦學最佳大學」和「未來十年最具潛力大學」,台大也始終都是不動的ACE。

然而今年,首度有學校在「未來十年最具潛力大學」項目逆襲台大,那就是2月才剛合校的「陽明交通大學」。

過去,交大與陽明雖都是知名頂大,但從未進入「未來最具潛力大學」前兩名,交大2019年第三名、2020第四名;陽明2019年第九名、2020年第七名;如今強強聯手,學術、資源、產業等種種「1+1>2」神助攻下,躍居各大學校長們心目中「未來十年最具潛力大學」榜首。(延伸閱讀:讓校長也佩服的對手!2021辦學最佳公私立大學:台大、逢甲、臺科、朝陽

這場合校,不只讓工程和電資領域名列前茅的交大,從此有了醫學院,也讓陽明從醫學專業,一舉跨進當今最熱門的電資和工程領域。兩大優勢結合,被視為直接鎖定最有機會成為台灣下一座護國神山的「智慧醫療」產業。

在最新公布的《遠見》「2021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中,更直接擠下清大和成大,空降國內大學排名亞軍。(延伸閱讀:頂大排名洗牌!遠見最佳大學排行:陽明交大「醫工聯手」空降亞軍

三大挑戰:「陽明交大」能發揮潛力?

然而陽明交大在備受期待之餘,也不是沒有出現暗地看衰的聲音。

某頂大前主管私下透露,兩校攜手當然給予祝福,但陽明與交大距離遙遠、科系差異、校風磨合,合校到底會真的變成「一所」陽明交大,還是變成「兩個校區各自為政」的陽明+交大?

這些疑問,也正是陽明交大接下來能否真的發揮100%潛力的三大隱憂:

第一是「距離遙遠」。

交大在新竹市區,陽明在台北北投,兩校距離100公里,不管是學生交流、老師互動、設備共享,「距離」是最直接也最現實的阻隔。

第二是「科系壁壘」。

工程與醫學,各是兩校原本的龍頭學院,合校之後,在資源有天花板的狀況下,如何統籌分配?又會不會發生學院相爭、資源排擠?

第三是「文化整合」。

交大與陽明的成立淵源不同、校風也有差,交大是工程名校,以捲起袖子動手實做的「工程師性格」聞名;陽明是為了服務榮民、解決醫療不平等而成立,有著「服務家國」的使命,甚至被認為帶有「過往黨政軍色彩」。

一樹百穫:揭示十年藍圖、三年計畫

肩負起解決上述問題重任的,是陽明交大新任校長林奇宏。

2月1日一上任,林奇宏就宣示要在100天(以工作天計)後,提出一份「具10年願景的3年計畫」,而在昨天(7月1日),林奇宏率領重要主管一同揭示這份「一樹百穫計畫」

計畫共包含十個面向,包括「博雅書苑」「組織再造」「國際學院」「產學共創」「校區融合」「科學研發」「跨域思惟」「數位法治」「品牌塑造」「超前部署」,從學生人格養成、組織重新規劃、產學跨域發展等不同面向,目標打造後疫情時代的未來大學。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提供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提供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提供

而這十大面向,也正透露林奇宏怎麼解決陽明交大合校的三大考驗:

1.校區距離:透過「混合式教學研究」突破限制

看似最明顯的校區距離,反而是林奇宏最不擔心的一項。陽明交大去年底就推出「跨校區課程交流推廣計畫」,透過「混合式教學研究」,讓學習不再「單點單師」,而是共享教學資源,讓不同校區的老師,採不同課程型態。

除了教師跨校區合作共授、跨校區授課,光是遠距授課,陽明交大就設計四種形式。包括老師在A地上課,學生在B地收播教室聽課的「同步視訊」;老師和部分同學在A地上課,跨校區同學線上上課的「實地混合教學」;以及師生同時上線的「線上同步遠距」,和老師預錄影片的「線上非同步遠距」。

對於實驗等一定要到現場的課程,兩校區每天會有七班接駁專車;另外,更規劃「學期間至另一校區全時修業」,例如學生大一大二在新竹校區,大三之後轉到陽明校區。

2.科系壁壘:透過「校級跨領域研究中心」組織再造

而科系壁壘,則透過矩陣式組織再造,以「跨院教學計畫」「跨院研究中心」和「跨院產學共創」三大主題橫向貫穿不同學院。

林奇宏舉例,目前陽明交大共有七大學院體系,分別為電資學院、醫牙藥學院、理工學院、醫技工學院、生科技學院、科管法學院和人文社學院,如果把這七大學院體系視為七條「縱軸」,那三大跨域主題就像是三條「橫軸」,縱橫交錯成新的矩陣式組織架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提供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提供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提供

陽明交大針對新興產業技術,規劃包括「數位醫學」「生醫工程」「人文社會」「建築」「工程生科」「數位創新法律」「高齡社區」「AI應用」等八大議題的校級跨領域研究中心。

以「數位創新法律」為例,就必須同時橫貫電資學院、科管法學院和人文社學院,甚至針對不同應用場域,例如如果是和醫療大數據相關,可能還要拉進醫牙藥學院、醫技工學院的師生進來。

3.文化差異:透過「博雅教育」創造融合

仔細觀察一樹百穫計畫的第一項,並非強調醫工跨域,而是從「博雅教育」切入。這正是林奇宏整合兩校的最重要一步棋。

陽明交大策略長程海東進一步補充,大學最大目的不再是單純把學生訓練成特定領域的專家,而是帶領學生認識自己,瞭解人與物、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係,而其中包含四大學習面向:跨域的知能、人際的關連、多元的學習、生活的實踐。

在這個概念下,陽明交大即將在九月開始率先實施的新博雅教育,就是結合「專業教育」「通識教育」「研習教育」和「社群教育」,「硬實力和軟實力的整合,將作為陽明交大未來最主要的學習內容」。

林奇宏說,博雅教育作為首發,才能透過思考的改變,讓學習從過往的專業面、工具面,轉向具備人文思考的社會面與議題面,這時前面的「混合學習」和「跨域研究」也才能順利展開。

陽明交大未來的品牌塑造,鎖定「科技」「健康醫療」「人文」三大主軸。

林奇宏強調,由老師引導學生一起想像未來,不同科系學生看見自己可以為當前社會問題做出哪些貢獻,這才是真正「創造價值的人才」,也才是未來大學的最大價值。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