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拒絕被看衰!漁業署召集產官學探討牡蠣未來 民間呼籲:籌組牡蠣國家隊

上下游新聞市集

發布於 2021年09月17日12:30 • 上下游News&Market
拒絕被看衰!漁業署召集產官學探討牡蠣未來  民間呼籲:籌組牡蠣國家隊

漁業署今(9/17)召開牡蠣產業產官學會議,與會者包括主管上市食品管理的食藥署、彰化雲嘉南四縣市漁政單位及產學界人士,針對蚵苗進口、蚵肉產地標示,調節進口避開國內牡蠣產季等問題研議對策。

業界在會中大吐苦水,雲林蚵農表達希望全面禁止蚵苗進口,並多次批評國內研發不足,然而也有業者希望能持續進口,以解決國產蚵苗死亡率高問題。也有與會者提議,應參考蒜頭模式,牡蠣進口量過高時,以提高關稅抑制進口。

漁業署表示,期待重整牡蠣產業結構,今第一次會議為凝聚共識及方向,未來將成立工作小組,在符合貿易規範下,重整國內產業策略、生產環境及研發能量。

拒絕被看衰!漁業署召集產官學探討牡蠣未來  民間呼籲:籌組牡蠣國家隊
蚵仔產業面臨重要關頭(攝影/許震唐)

漁業署:將調節進口避開國內產期,建立產地國鑑定基準

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會後接受《上下游》專訪表示,會議結論是:國內蚵苗供應充足,會請國內蚵農優先使用;針對種苗研發及養殖環境問題,將成立工作小組,聚集民間及水試所等專家共同研究。

上市蚵仔管理問題涉及跨部會權責,漁業署將與彰化、雲嘉南產業團體推動產銷履歷及水產追溯,建立國產辨識基準。關於業界疑慮蚵肉走私輸入,則會持續請海巡署、關務單位加強查緝及查驗產地。

至於進口蚵仔影響本土蚵產銷的議題,漁業署將調節進口政策,避開國內產季。林國平也指出,FAO(國際農糧組織)統計並未顯示越南蚵產量,漁業署將請駐外單位了解當地生產情形,是否為台商所投資,並建議食藥署在疫情過後,可依權責赴越南查驗進口商養殖場。

針對進口蚵混充國產流通,林國平表示,會請水試所鑑定國產與越南蚵是否為同一品種,待建立辨識基準後,有助於進行市場查驗及判定來源。

正在收蚵的雲林蚵民(攝影/林吉洋)
正在收蚵的雲林蚵民(攝影/林吉洋)

業者:兩大政策造成養殖困境,應籌組牡蠣國家隊

今日與會的「台灣牡蠣科技發展」公司負責人江煜勳,長期觀察台灣牡蠣產業,他指出,國內牡蠣養殖環境有兩大傷害,造成今日產業困境。第一是為配合台塑麥寮六輕供水,濁水溪上游興建集集攔河堰將水截走,導致出海口沙源不足。牡蠣育苗附著階段需要大量石灰質,但濁水溪現在只有颱風豪雨才能將泥沙推送。他認為濁水溪口是西部最好的育苗場域,政府應早日解決濁水溪的整體環境議題。

其次是養殖產地遭政策破壞,導致產季調節出現空檔。屏東大鵬灣原是養蚵基地,雲林育苗後到嘉義育成中蚵,再轉到台南放養為成蚵,最後再到屏東續肥。但當年開發大鵬灣為水上休閒特區,蚵農退場,蚵業失去避冬的溫暖養殖基地,如今大鵬灣BOT計畫已失敗退場,他建議應重新開放養殖,增加牡蠣產季調節產區。

江煜勳也提到,由於研發政策偏差,目前國內牡蠣基礎研究已經和產業需求嚴重脫節,呼籲產官學界籌組「牡蠣國家隊」,藉次機會重新匯聚學術界及產業界能量,解決育苗問題並提升養殖技術。

水試所:本土蚵苗具獨特風味,引進蚵苗恐傳播疫病

針對業界質疑牡蠣研發停滯、本土蚵苗容易死亡,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中心台西分所助理研究員黃閔裕表示,中國流行之「三倍體」蚵苗雖容易長肉,但缺乏國內天然「二倍體」蚵苗食用風味,若要研發本土改良種三倍體,也會改變市場獨特性,仍須討論。另蚵苗的死亡需要實證研究,目前仍無法輕率判斷原因。

黃閔裕也指出,目前國內欠缺牡蠣疫病研究,貿然從外國引入苗體,引入疫病將得不償失。

地方政府:牡蠣是沿海重要經濟支柱,盼產業走出差異化

針對牡蠣販售業者質疑漁村勞動力斷層、本土水產產量變差等問題,嘉義縣農業處漁業科科長張建成表示,不只蚵業,包括其他水產養殖類都面對進口品挑戰,現在地方是透過移工跟招募青壯人口回流,但是長期而言,養殖水產業要保護自有市場,仍須做出差異化。

面對國內養殖技術停滯危機,他強調希望國家水產試驗單位能夠多加油,研發出更能適應的品種,否則國產蚵如果看不到前景,產業也不敢投入更多資源,將市場拱手讓給進口。

他期盼中央提出長遠的產業政策,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投入產業,近期漁電共生相當流行,希望牡蠣也有機會走入室內養殖,讓牡蠣不再被看衰為夕陽產業。

台灣牡蠣美味,但產業有許多問題待解(攝影/林吉洋)
台灣牡蠣美味,但產業有許多問題待解(攝影/林吉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