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xels
淤泥效應(sludge),意指民眾想要往某個方向前進時,可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阻撓。無論是公私部門機構,都可能為了自身或他人的利益,加劇淤泥效應的現象。在私部門,有些企業會利用淤泥效應來增加利潤。舉例來說,讀者不想續訂某本雜誌、但想要取消訂閱時,得先掙扎越過行政上的重重關卡。
大量證據顯示,減輕行政負擔可以大大改善人民的生活。私部門能夠做的努力就更多了,比如協助勞工選擇不同的健保方案,提供消費者及員工更為便利的陳情管道,以及協助民眾避免重大風險。
淤泥效應會造成傷害
要了解淤泥效應之所以影響公眾社會深遠,先讓我們假設人是完全理性,而且會審慎計算成本與效益,再決定是否值得花力氣克服種種行政負擔。就算能夠得到極高的效益,也可能因為成本更驚人,而變得不值得投入努力。
成本可能體現在各種不同的形式上。就連要取得資訊,也可能困難重重、成本沉重。一方面可能來自時間成本,很多人忙到只能放棄;另一方面可能是心理成本,也就是要克服挫折感、汙名化或羞恥感。
諸如這些因素,都會讓人難以克服淤泥效應。有時相關的文書作業繁複至極,民眾根本不可能填完所有表格。也難怪美國那麼多聯邦計畫與州計畫的接受度極低,而民眾在申請各項許可與牌照上也如此困難。我們甚至可以說,淤泥效應是一種對自由的阻礙,是民眾難以前往夢想之地的阻礙。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行為經濟學家指出的各種人類偏誤(human biases),都會放大行政程序對於現實世界造成的負擔。像是在許多人眼中,惰性往往是難以克服的關卡,拖延的情況再常見不過。出於惰性和拖延,人們看起來似乎永遠無法完成必要的文書作業;而現時偏誤又會讓情況雪上加霜。很多時候,「未來」像是一個我們不確定是否該造訪的異邦;很多時候,我們總想讓行政程序再拖到明天處理。結果就是,即便拖延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我們還是一天拖過一天。
例如各種需要郵寄表格的申請程序,就會形成一種淤泥效應。大多數情況下,寄出表格能讓人得到一筆不小的收益(在美國往往是透過支票的形式支付),但過程得先克服惰性。為了說明行為偏誤與淤泥效應的關係,讓我們舉一項研究為例,這項研究的名稱精準而有趣:人人都相信救贖(Everyone Believes in Redemption)。在不同的市場中,各項優惠的申請使用率(redemption rate)通常只在10%到40%之間,也就是絕大多數顧客會忘記申請,或根本懶得申請。有鑑於惰性的威力,這或許並不令人驚訝。真正教人意外的是,民眾對於自己會去郵寄表格申請相關優惠的可能性,卻樂觀到完全不切實際。在相關研究中,認為自己會在限定的30天內完成申請的民眾約占80%;實際申請率卻只有31%。這也意味著,所謂每個人都相信「救贖」只是誇大其辭的說法,儘管他們的確深信不疑。
行為偏誤
這項相關的研究當然相對較為狹隘,但意義卻很深遠。別忘了,惰性的威力十分強大,民眾之所以不去填那些該填的表格、跨不過淤泥效應,部分原因也是基於這一點。比如活動問卷如果採用「選擇加入」(opt-in)的設計,參與率通常遠低於「選擇退出」(opt-out)的設計。也請記得,現時偏誤會讓惰性變得更嚴重,這會導致民眾只看眼前,忽視未來。
到頭來,付出的真實成本反而會變得非常高,感受到的成本則會更高。讓我們先稍微跳到後面的結論:聯邦監理機關應該要「清理」現行的文書作業負擔,確保這些作業要求不會造成意外的後果,或是在不知不覺間帶來損失。這就是「淤泥效應稽核」(Sludge Audit)的構想。
認知與稀有性
看到簡化流程對申請結果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就會發現某些行政負擔在形式上看似平常,很大程度上卻會影響選擇架構(choice architecture),進而影響結果。我也注意到,許多申請類別只需要將登記方式從「需要民眾主動登記」(選擇加入)改成「自動為民眾登記」(選擇退出),即可顯著提高參與率。
取得實用資料
公職人員可能對民眾施加各種行政負擔,包括要求民眾提供資訊,好取得相關資料運用在各種目的上,而且這或許能為大眾帶來許多好處。
舉例來說,政府官員或許想知道在疫情期間接受就業培訓或補助的人,到底有沒有真正得到好處?他們接受培訓或補助後做了什麼?為了得到答案,或許就要對人民施加行政負擔。又或者,政府取得資料是為了努力減少疫情傳播、推動高速公路建設、監控危險廢棄物的管理、確保機師經過適當認證、確認飛機進行適當維修,抑或監督食品安全計畫的運作。
許多被要求提供資訊的民眾,可能會抱怨掉入淤泥效應,覺得惱怒不滿。但這些負擔其實可能是為了取得重要且不可或缺資訊的一種手段。
當然,這種行政負擔有時是為了確保程序完整性。但我要強調的是另一點:程序完整性之外,政府官員也可能為了取得短期和長期利益,而去尋找或要求民眾提供資訊。
舉例來說,政府會想知道各項資金補貼的使用是否合乎預期,並要求接受補貼的人定期提出報告;政府也可能請學校機構詳細說明取得公家經費後的使用情況。重要的是,這些資訊後續可能會公開,讓公私部門都能使用。來到現代,取得資訊或許才能讓公私部門扛起應負的責任,像是節省開支、刺激創新,甚至是挽救生命;例如政府會要求公開各種職業災害死亡、疾病或傷害的報告,鼓勵民間改善工作場所安全,同時了解民眾容易受傷的場域,以利預防。
這些都是值得造成淤泥效應的重要理由,卻很容易遭到忽視。不過,我們絕不該視其為空白支票,或是鼓勵官員無所作為,形成大片的淤泥效應。每當遇上行政負擔時,我們該問的是:政府是否確實取得有用的資訊?當政府官員規定人民須繳交紙本,而非數位文件、不肯重複使用現有資訊、不肯為民眾提供預填表格、要求季度而非年度報告時,必須擁有相當充分的理由。
而在此之際,政府往往都說不出道理來。理論上,我們無法直接判斷淤泥效應是否為取得實用或重要資訊的合理手段。有時候,我們一看就知道不合理;有時候,我們一看就覺得毫無疑慮;但也有時候,我們必須仔細調查,才能判斷這樣的理由是否合理。而唯一的重點在於,我們或許會發現淤泥效應也能帶來好處。
➢【書籍資訊】《資訊超載的幸福與詛咒》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