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產品做完都有品質管控需求,檢測產品是否變形、破損、缺陷、髒污、刮痕……等瑕疵,過往都採用光學儀器搭配人工檢測進行判讀,但耗費較多時間及人力成本進行判讀,隨者自動化發展以及人工成本增加,促使自動光學檢查(AOI;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設備需求提升。
AOI 主要由光學感測、視覺軟體、機構與驅動、電控系統組成,光學感測由 CCD 攝像機、光學鏡頭組、照明設備組成,用於觀測、紀錄產品狀況,宛如眼睛一般;視覺軟體由演算法、影像處理系統組成,負責圖像捕捉、處理、分析,用於辨識產品差異、過濾視覺雜訊、提取特徵並做出正確標記或量測,產出數據分析及報告,需要經過訓練得知何者為完成品、何者為不良品,常導入 AI 協助訓練及判讀,判斷結果將直接影響機器效率、正確率及誤殺率,為 AOI 設備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宛如大腦一般;機構與驅動主要由機械手臂、機構運動界面、機構設計驅動組成,用於提取、移動產品,並送至檢測所需的位置,宛如手臂一般;電控系統主要由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PLC)組成,用於控制上述光學感測的照明、照射角度,視覺軟體的圖像處理、分析、判讀,機構與驅動的運動控制……等,整合上述所有功能,使 AOI 設備正常運作。AOI 已經廣泛應用於高科技、半導體、製藥和食品……等領域。AOI 的檢測速度、精度、視野都十分重要,重點在於取代人工檢測並提升檢測精細度、速度;缺點在於僅能檢測出定義的瑕疵,若軟體判讀不夠嚴謹就會有瑕疵品過關,然而過於嚴謹就會有誤檢的產生,導致需要人力進行二次檢測,降低生產效率。
AOI 廣泛的指所有光學檢測設備,後續有許多新的衍生應用就有許多新的名稱,由於電子產品單價、精細度較高且高度工業自動化,因此面板、PCB、載板、封裝、晶圓代工……等電子業需求最為龐大,幾乎每道製程完成後都會進行 AOI 檢測。PCB 以及載板來說,AOI 可以粗略分為裸板檢測、外觀檢測(AVI)、表面貼裝技術(SMT)後的 SPI、AOI、AXI 檢測,SPI 主要檢測 PCB 當中錫膏高度、體積、面積…等;AXI 主要透過 X 光進行透視檢測,彌補 AOI 無法觀測的部份,PCB 以及載板主要差異在於載板精細度較高,其餘差異不大;半導體中封裝或是晶圓代工精細度又更甚,晶圓代工較多黃光、蝕刻…等製程的 AOI 檢測,精細度小於 10nm,多由 KLA、Onto 等國際大廠提供;封裝則需要晶圓、載板、切割、黏晶、封裝後……等檢測,採用更多整合以及 3D 檢測。
隨著晶圓代工製程持續演進,載板、PCB 線路也隨之進步,線路也由過去 10~20um 提升至 3~5um,板子層數也增加許多,再者近期 AI PC 推出,主板由 PCB 板升級至更精密的 HDI 板,檢測也有升級需求。CoWoS 產能外溢至封測廠情況下,封測廠則需要做 RDL、Interposer 相關檢測,精細度提升許多,再者,先進封裝因為堆疊緣故,檢測設備則需要穿透矽,檢測內部 TSV 以及相關結構,才能得知堆疊後產品狀況。定錨認為,晶圓代工製程演進以及先進封裝需求持續增加,皆會帶動 AOI 檢測設備升級,相關廠商可望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