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易生誤解】網傳照片「台灣太陽能板有毒,看照片就知道,種光電附近魚、鴨、鵝、文蛤等都暫時別吃」?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更新於 2023年10月20日03:40 • 發布於 2023年10月18日10:42

事實查核報告#2657 【易生誤解】網傳照片「台灣太陽能板有毒,看照片就知道,種光電附近魚、鴨、鵝、文蛤等都暫時別吃」? 發布日期/2023年10月18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0/18版】

近期流傳一組照片,聲稱可證明太陽能板有毒,呼籲勿吃光電場附近魚、鴨、鵝、文蛤等,查證如下:

一、傳言宣稱薄膜型太陽能板含有毒物質,並貼出一系列照片佐證;經專家檢視,傳言照片均是矽晶型太陽能板,並非所傳言所說的薄膜型。

二、專家表示,台灣絕大多數使用矽晶型太陽能板,不論使用期間或者廢棄後,都不會溶出或溢出化學物質。薄膜型太陽能板正常使用下並無風險,其中碲化鎘(CdTe)太陽能板需數百度高溫下才會釋出有毒物質。

三、傳言所貼魚類、鳥類死亡照片,經查證分別是2022年七股光電案場施工,以致飼養烏魚躁動厭食死亡,以及2022年七股野鳥因肉毒桿菌中毒死亡,均與傳言所稱光電板有毒無關。

四、台南漁電共生案場於今年4月發生一件文蛤死亡事件,依檢驗報告,無法證明跟光電設施有關。業者研判是因養殖池鹽度過高所致。

傳言挪用無關照片,易誤解為太陽能板有毒致生物死亡,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說明】查核報告僅針對傳言與其附上的照片進行查核。

圖卡板(可左右滑動喔)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taiwan_factcheckcenter)

背景

社群平台、通訊軟體近期流傳訊息並搭配一組照片,內容宣稱:

「台灣漁塭附近有種光電的魚、鴨、鵝、文蛤等都暫時『別吃吧』!

一個風災「吹」毀一堆太陽能板,常見的太陽能板有分「晶體矽型」和「薄膜型」2 種,晶體矽型主要由矽晶圓、玻璃、鋁框架和銅電線等構成,而薄膜型太陽能板,則會在玻璃或金屬基板上塗上一層非矽晶的半導體材料,如銅銦鎵硒 (CIGS)或碲化鎘 (CdTe),而這些材料中,有可能含有一些有毒物質,例如鎘、鉛、砷等重金屬,如果廢棄的太陽能板沒有妥善處理,內含的有毒物質就有可能會造成環境汙染,進而影響人體健康。

看了照片,你們就會懂……(後略)」

圖1: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圖2:通訊軟體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傳言稱「薄膜型太陽能板含有鎘、鉛、砷等有毒物質……看照片就會懂」,是否屬實?

(一)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秘書長姜皞先表示,台灣絕大部分是使用矽晶太陽能板,以裝置容量來估算,薄膜型太陽能板僅占台灣光電裝置容量的萬分之3,使用率非常低。

姜皞先說,矽晶型太陽能板不論使用或者廢棄都無毒性,而薄膜型的碲化鎘(CdTe)太陽能板含有鉛鎘等毒性物質,但要在數百度以上高溫才會釋出鉛鎘,正常使用下並無風險。

姜皞先指出,網傳照片都是矽晶太陽能板,不是傳言聲稱有毒的薄膜型太陽能板,矽晶型外觀是成格子狀,而薄膜型外觀是一大片黑色的物質,非常好辨別。

圖2:矽晶型與薄膜型太陽能板/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二)成大資源工程系副教授陳偉聖表示,傳言所稱的銅銦鎵硒 (CIGS)或碲化鎘 (CdTe)這兩類薄膜型太陽能板,金屬溶出量很低,如果是被風災吹毀,短時間不會有風險,要長時間棄置不管,才會造成環境汙染。

陳偉聖檢視網傳照片後表示,這些照片都是矽晶太陽能板,不是薄膜型太陽能板。

(三)查核中心於查核報告第2374號採訪專家表示,台灣所用太陽能板主要是由矽晶片、玻璃以及鋼構所構成,由於太陽能板並沒有儲存能源的化學材料部分,不論使用期間或者廢棄後,都不會溶出或溢出化學物質。

至於廢棄太陽能板如何處理,專家指出,環保署有建置廢棄太陽能板回收機制,交由台灣業者處理太陽能板廢料,部分組件粉碎後送到日本處理與回收。

綜合以上,傳言宣稱薄膜型太陽能板含有毒物質,並貼出一系列照片佐證,經過專家檢視,傳言照片均是矽晶型太陽能板,並非所傳言所說的薄膜型。

專家表示,台灣絕大多數使用矽晶型太陽能板,不論使用期間或者廢棄後,都不會溶出或溢出化學物質。薄膜型太陽能板正常使用下並無風險,其中碲化鎘(CdTe)太陽能板需數百度高溫下才會釋出有毒物質。

爭議點二、傳言照片原始事件為何?

傳言搭配8張照片,將其編號後,查證結果如下:

傳言照片編號1、編號2

查證結果:2015年颱風吹毀彰化養鴨場太陽能板

將傳言照片以圖反搜,可查得有網站張貼相同照片,稱是「太陽能板種電才啟用 蘇迪勒刮走3千萬」,再以前述標題搜尋,可知是蘋果日報於2015年8月9日報導,原始連結已無法點選,但國外網站有保留照片。經過比對,可確認是傳言照片引用自2015年8月蘋果日報報導,事件是彰化一處養鴨場屋頂太陽能板遭蘇迪勒颱風吹毀。

圖3:傳言照片編號1、編號2比對圖/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傳言照片編號3

查證結果:2018年彰化棄置太陽能板,遭開罰後已移至倉庫

以圖反搜後,確認傳言照片引用自民視新聞網2018年11月7日報導,彰化一處魚塭土地遭地主棄置大量太陽能板,依《中央社》《自由時報》報導,彰化縣府已對地主開罰並送法辦,所棄置的太陽能板也改移至地主倉庫。

圖4:傳言照片編號3比對圖/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傳言照片編號4

查證結果:2016年颱風吹毀彰化國小太陽能板

以圖反搜後,可知傳言照片引用《自由時報》2016年9月30日報導,原始事件為雲林縣遭遇梅姬颱風,仁和國小等多所學校太陽光電設施遭吹毀,依11月後續報導,已有部分學校修復。

圖5:傳言照片編號4比對圖/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傳言照片編號5

查證結果:2022年七股光電案場施工,飼養烏魚躁動厭食死亡

將傳言照片以圖反搜,與聯合報網路版報導照片相符,該照片是2022年七股光電案場施工,工程機具讓鄰近飼養烏魚發生躁動、拒絕進食,因而大量死亡。可知該照片與傳言宣稱太陽能板有毒無關。

圖6:傳言照片編號5比對圖/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傳言照片編號6

查證結果:2021年布袋鹽田光電設施發現有鳥類棲息

將傳言照片以圖反搜,可知來源是臉書帳號「布袋五鹽田」於2021年1月19日張貼之照片,文章描述布袋鹽田的光電板上有大量鷺鷥科鳥類棲息或覓食,文章並無提及有鳥類因光電而死亡。

圖7:傳言照片編號6比對圖/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傳言照片編號7、編號8

查證結果:2022年七股野鳥因肉毒桿菌中毒死亡

將傳言照片以圖反搜,在《中國時報》《自由時報》有刊登相同照片,報導指出,2022年2月在台南七股魚塭發現30多隻大小白鷺、夜鷺、高蹺鴴鳥屍,台南市野鳥協會與農業局正在追查原因。

查核記者諮詢台南市野鳥協會調查結果,協會表示傳言照片確為七股鳥屍,經查死亡原因是因肉毒桿菌中毒死亡,跟光電設施無關。

台南市野鳥協會解釋,七股野鳥是誤食了自然環境中遭肉毒桿菌污染的食物(如魚),2021年台南學甲濕地、2015年高屏溪均曾發生野鳥因肉毒桿菌死亡案例。

圖8:傳言照片編號7、編號8比對圖/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綜合以上,傳言照片可分兩類,第一類是因颱風損毀或遭棄置的太陽能板(照片編號1-4),第二類照片是魚、鳥類棲息或死亡(照片編號5-8),照片來自不同事件拼湊而成,且魚、鳥死亡原因均與傳言宣稱光電有毒無關。

爭議點三、傳言提及光電附近文蛤暫時別吃,是否有依據?

傳言在文字提及台灣漁塭附近有種光電的魚、鴨、鵝、文蛤等都暫時別吃,其中文蛤並未出現在所搭配照片中,也未知其論述依據。

以「文蛤」、「光電」關鍵字搜尋,可查得台灣僅有一件相關新聞,即今年四月初發生於台南北門漁電共生案場,某養殖業者剛放養500萬顆文蛤苗,數天內不明原因暴斃。《中央社》《公視》《聯合新聞網》《東森新聞》等媒體均有相關報導。

查核中心在查核報告第2650號檢視該事件文蛤死因,依據台南農業局及光電業者檢驗報告,其文蛤、水質、底土並無發現異常,無法證實文蛤死亡與光電案場有關。當事人養殖業者則表示,檢驗文蛤死因跟光電無關,研判是因養殖池鹽度過高所致,改善後於5月重新放養,目前養殖情況一切正常。

可知台南漁電共生案場確曾於今年發生一件文蛤死亡事件,但依檢驗報告,無法證明跟光電設施有關。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0/18版】

近期流傳一組照片,聲稱可證明太陽能板有毒,呼籲勿吃光電場附近魚、鴨、鵝、文蛤等,查證如下:

一、傳言宣稱薄膜型太陽能板含有毒物質,並貼出一系列照片佐證;經專家檢視,傳言照片均是矽晶型太陽能板,並非所傳言所說的薄膜型。

二、專家表示,台灣絕大多數使用矽晶型太陽能板,不論使用期間或者廢棄後,都不會溶出或溢出化學物質。薄膜型太陽能板正常使用下並無風險,其中碲化鎘(CdTe)太陽能板需數百度高溫下才會釋出有毒物質。

三、傳言所貼魚類、鳥類死亡照片,經查證分別是2022年七股光電案場施工,以致飼養烏魚躁動厭食死亡,以及2022年七股野鳥因肉毒桿菌中毒死亡,均與傳言所稱光電板有毒無關。

四、台南漁電共生案場於今年4月發生一件文蛤死亡事件,依檢驗報告,無法證明跟光電設施有關。業者研判是因養殖池鹽度過高所致。

傳言挪用無關照片,易誤解為太陽能板有毒致生物死亡,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說明】查核報告僅針對傳言與其附上的照片進行查核。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林炤欣
    標題打這樣也會繼續誤傳吧..... 直接打[破除謠言]不是比較不會誤解?
    2023年10月20日14:2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