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決戰公糧03》擔憂公糧漲價讓稻米爆倉,是否能鼓勵改種優質好米,漲價卻能降量?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12月02日21:44 • 發布於 10月31日15:57 • 上下游新聞
決戰公糧03》擔憂公糧漲價讓稻米爆倉,是否能鼓勵改種優質好米,漲價卻能降量?

(續前文)農業部認為公糧漲價,將導致稻米產量暴增,對產業結構不利且長期反將讓糧價下跌,推出123政策,希望透過集團產區抒解公糧壓力,然而民間認為,可考慮將公糧導引成收購產量低的優質米,漲價可帶動米價,但不會讓整體稻米過量。

Q:公糧爆倉,是否能改種其他產量較低的優質品種?

全台水稻過半面積種的是「台南 11 號」,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副場長吳志文曾表示,公糧政策的出現,使得稻農追求高產量,經常施用過量氮肥,而「台南 11 號」最大特性便是耐高氮肥,且肥料吸收、轉換率極高,「吃多少肥就長多大」,該品種因此受到農民青睞,不過氮肥施用過量下,稻米也會變得不好吃。

其他優質米品種,如:桃園 3 號台農 71 號台南 16 號高雄 147 號等,都是單位面積產量相對低的品種。中華民國稻作協會理事長陳燕卿認為,若全台水稻通通轉種優質品種,種植面積不變的情況下,總產量可直接減少約兩成,能夠確保水稻產業鏈裡每個人的工作權益,也達到調節水稻產量的效果,且讓國人碗裡的米飯更好吃。

決戰公糧03》擔憂公糧漲價讓稻米爆倉,是否能鼓勵改種優質好米,漲價卻能降量?
業界認為,若公糧收購優質品種,總量不變,米卻更好吃(攝影/林怡均)

農業部:種植產量少的優質米,會讓米漲價

對此,農糧署副署長黃昭興回應「不可能這樣做」,農民種植面積是有限的,也會比較收益,單位面積產量下降,收購價格勢必要拉高價格才能確保收入,公糧收購量僅佔三成,其餘七成稻米仍會在市面流通,若通通種植優質品種米,「米一定會漲價」。

目前乾穀市價每公斤 24.4 元,但優質品種米的乾穀每公斤收購價平均約 26.6 元,兩者每公斤相差 2.2 元,轉為白米後,每公斤價差將近 3 元。

2023 年,國人年均食米量約 42 公斤,若每公斤白米漲價 3 元,每位國人一整年也不過多支出 126元,但黃昭興表示,白米批發行情約每公斤 38 元,一口氣漲價 3 元,漲幅為 7.89%,對於價格敏感的消費族群會受影響,此外,當米飯比麵貴時,原本吃飯的國人可能會重新衡量選項,對於人均食米量的維持不利。

一位不願具名的水稻學者則透露,國人年均食米量 42 公斤是綜合計算而來,包含自煮、外食、加工品等,對自煮國人來說,漲價 3 元或許差異不大,但現代國人外食比例極高,所吃的米多來自飯糰店、便當店、餐廳、團膳等業務市場,業務用米的單次採購量驚人,少則幾百公斤,動輒公噸計算,「每公斤漲 1 元,店家一年支出可能是增加上萬、幾十萬,甚至數百萬元」。

Q:為何不能同時推動新政,又讓公糧漲價?

農業部推行稻作一集、二轉、三加三政策(以下簡稱「123 政策」),表面上目的看似跟公糧收購制度類似,都是「增加稻農收益」,難道不能在推廣 123 政策時,也適度提高公糧收購價?黃昭興表示,提高公糧收購價,不論制度如何規劃,本質都是「刺激產量」,但 123 政策透過農民加入集團產區等措施,提升稻米品質時也「控制產量」,兩種政策原則是互斥的,因此只能擇一。

黃昭興舉例,假設公糧收購價提高,稻農繳交公糧誘因提高,就可能讓稻農直接繳交公糧,而不願加入集團產區、轉作雜糧等,甚至讓原本加入集團產區的稻農、已轉作雜糧的農民,回頭繳交公糧。基於國內稻米供過於求,需控制產量下,農業部選擇不提高公糧收購價,改為加強123政策的獎勵,避免稀釋 123 政策效果。

Q:稻農納入集團產區,就可以減少公糧收購量?

123 政策中的「一集」代表稻農加入集團產區,由農會、糧商等契作主體規範稻農生產稻米,建立品牌行銷。黃昭興表示,因集團產區的米直接銷往市場,為了維持競爭力,會更注重生產品質與耕作技術,也較會栽培高雄 147 等風味更佳的優質品種米。當消費市場能吃到更好吃的米,也有機會回升米消費量,重新拉高稻米需求。

雲林縣青農聯誼會第五屆副會長謝志坪指出,集團產區收購價格好,但就像考大學一樣「名額有限」,並不是每個稻農都能參加。他雖能加入,不過鄉下老農有的不識字、不會做產銷履歷,連參加集團產區的資格都沒有,且集團產區可以契作的面積是有限的,「真的不是所有農戶都能進去(集團產區)」。

黃昭興同意,集團產區會有固定的生產米品種、耕作模式、行銷策略,不一定所有的稻農都能配合,故全台稻農「很難全部都納入集團產區」。但他指出,農糧署有規範集團產區收米價格,每公斤不得低於 26.5 元,若稻農與集團產區想獲得優質品種米獎勵補助,集團收購價還要比前三年均價還要高,確保稻農能獲得比繳交公糧更好的收益。

今年加入集團產區的稻作面積約 3 萬 5320 公頃,農業部並希望執行三年政策後,能再增加 1 萬公頃,若以目前對外聲稱,稻作面積至多 24 萬公頃為供需平衡的基準來看,代表農業部目標將集團產區佔全部稻作面積約 18.9%。

黃昭興強調,若能穩定運行一集政策,稻農無法繳交公糧但願意留在集團產區,自然公糧繳交程度就會降低。

農糧署副署長黃昭興認為,優質米售價雖高,但集中在高端的需求市場。(攝影/孫維揚)
農糧署副署長黃昭興認為,優質米售價雖高,但集中在高端的需求市場。(攝影/孫維揚)

Q:集團都生產優質品種米?獎勵只給轉契作稻農?

然而若細究集團產區中,生產優質米的面積比例約是 20% 至 30%,剩下仍是種植台南 11 號等一般品種米。黃昭興坦言,優質米的售價相對較高,多是較高端的需求市場,若消費者對稻米風味較不講究,仍會選擇購買一般品種米。

雖集團產區為了鞏固品牌,生產一般品種米的品質、食安等較會比公糧高,但農糧署並未特別強制集團收購底價,且通常會低於每公斤 26.5 元。

另外一集新增公糧轉集團產區獎勵,若稻農 2023 年至今連續繳交公糧,轉加入集團產區,可領取每公頃 1 萬元補助。但這被產業質疑,若稻農先前配合稻作四選三等政策,不會連續繳交公糧,就無法獲得獎勵,先行者反被排除在外。

對此黃昭興回應,若稻農配合稻作四選三等,稻作收益加上從休耕、雜糧轉作等補助,就能比全繳糧更好。會連續繳交公糧,不配合政策的稻農,很多因農地土壤太潮濕等環境限制,無法轉作水稻外任何作物,農糧署祭出公糧轉集團獎勵,就是聚焦這些稻農,讓他們有更多誘因加入集團產區。

Q:集團產區紓緩公糧,那集團產區的米要賣去哪?

一集是否可成功運行的關鍵,在於更多需求市場願意購買集團產區米。黃昭興表示,因此農糧署設法擴大用獎勵措施,增加內銷與外銷市場。若為外銷獎勵,農糧署除了給予集團外銷拓展獎勵,若集團稻米外銷量比前一年高,超出的外銷稻米每公斤會增加 1 元獎勵金,外銷成長量超過 20%,更會加碼為每公斤 2 元。

不過各國對於稻米農藥殘留、衛生安全等規範不一,黃昭興說明,若集團產區要外銷稻米,應留意生產模式、用藥管理等符合標的外銷國,農糧署也建議台灣稻米外銷,可瞄準習慣食米、華人地區較多、已有進口台灣稻米的國家,像是日本、加拿大、美國、澳洲、紐西蘭等。

另外台灣米價比較高,進軍國際時也要瞄準對應的消費市場,如日本米價也很高,就多佈局他國高單價消費客群。

外銷可發展多元米品種,瞄準日本加工市場

對於外銷,中華民國米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李榮福表示,台灣和日本都同樣吃粳稻,儘管日本是出口大國,全球都知道日本米的美味,但其實日本人的食米量一直在降低,現在日本人吃米、用米更講求功能性,近年來,日本因為觀光客增加,米價因需求而拉抬,日本米供不應求,已經開始在海外找米。

李榮福認為,台灣有很多越光米的品種,和日本米相對接近,日本缺米,絕對是台灣的機會,但要讓日本人願意下單,必須滿足一定條件,日本人想買的米並不只是先食用,還有製酒用、製成米果、做化妝品等加工用途,台灣米想要外銷日本,勢必要發展更多元的品種,瞄準不同市場見縫插針。

農業部:規劃讓集團產區好米進校園

至於內需市場,農糧署除了持續進行食農、食米教育,也規劃讓未來集團產區的米成為學校營養午餐的米飯來源。過往校園營養午餐多採用公糧,但在政策調整下,目前多改用產銷履歷米,下一步將改為讓全台小學、國高中學子都能吃到優質米,同時拓展集團銷售通路。

過往農糧署針對學午糧補貼稻米市價 50%,決標的米每公斤落在 34 至 40 元不等,但集團產區的米每公斤生產成本將近 50 元,價差之大,讓集團產區的米難以進入校園。

黃昭興表示,農糧署試算後發現,在團膳、學校負擔不變的狀況下,貼補集團產區與一般產銷履歷米之間的價差,「花的錢更少」,因為等於是鼓勵水稻加入集團產區,加入後就不會繳交公糧,稻穀收購價款便可省下。

黃昭興透露,2025年,農糧署便會開始試辦、招標,得標的集團產區便會排成生產優質品種米,預計2026 年,集團產區的優質稻米便會進入學午糧,學子們便能吃到美味的米飯。

Q:除了減少稻米產量,是否可能刺激消費市場?

農糧署多年用各種活動推廣食農、食米教育,台灣食米量卻逐年下降,成效並不顯著。對此黃昭興坦言,過去推廣都會著重在「台灣有好米」,但忽略現消費市場少吃米,更是「飲食習慣變化」所致,認為吃澱粉容易肥胖、多吃肉比多吃米好等。

黃昭興說明,未來農糧署預計跟營養師、醫學學者、教育單位等合作,共同推廣正確的飲食觀念,破除「吃飯就會變胖」等迷思,才不會讓大眾減少食米量。另外也預計針對國人逐漸習慣外食,透過獎勵制度,讓集團產區跟餐飲業合作,把優質米推入國內業務市場,大眾外食時有更多機會吃到好吃的米,就可能提升食米量。

高雄區農改場副場長吳志文指出,過往水稻面積是現在的數倍,卻無供需危機,關鍵在於食米量。現在主食選擇多,國人每天頂多只剩一餐會吃到飯,農糧署年年舉辦競賽,各地都有稻農得獎,除了頒獎讓稻農曝光,也應盡可能將好米導入市場,例如:將歷屆稻米競賽得獎者的銷售資訊集結,並在網站上以地圖呈現,讓消費者可以能就近認識、吃到家鄉的好米。(文未完,請繼續閱讀

系列四文:

決戰公糧01》曾經國家緊抓水稻產業,強制繳穀、保價收購,如今成燙手山芋

決戰公糧02》公糧為稻米價格支撐,農業部堅持不漲公糧?漲價如何避免產量暴增?

決戰公糧03》擔憂公糧漲價讓稻米爆倉,是否能鼓勵改種優質好米,漲價卻能降量?

決戰公糧04》以集團產區吸納公糧壓力,鼓勵民糧漲價,強制休耕轉作,對產業正負影響?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