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換裝 V8 PHEV 動力心臟 / 新臺幣 1,780 萬元起 全新 2025 年式 Bentley Flying Spur Speed/Mulliner 正式在台上市

小七車觀點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02月18日06:30

繼去 (2024) 年 9 月稍早,VAG 集團旗下英國豪華品牌 Bentley 正式發表換上全新 V8 PHEV 混合動力系統的第四代改款 Flying Spur 後,如今終於正式登台。Bentley 總代理永三汽車今日 (2/18) 選於台北 Bentley Taipei 展示中心舉辦「The new Flying Spur 媒體鑑賞會」,現場宣布全新 2025 年式 Flying Spur Speed/Mulliner 即日起正式在台上市,其基本售價為新臺幣 1,780 萬元起。新車外觀、內裝仍維持第三代車型基礎架構,但在動力上改採全新 4.0 升 V8 雙渦輪引擎搭配電動馬達,綜效總輸出高達 782PS 最大馬力與高達 1,000Nm 峰值扭力,0-100km/h 加速僅需 3.5 秒即可完成,成為品牌創廠 105 年史上性能最強悍的四門轎車。

由於現行第三代 Flying Spur 自 2019 年 6 月發表至今產品週期僅有 5 年左右,因此本回登場的第四代改款 Flying Spur 並未如同前陣子所發表亮相的新世代 Continental GT Speed / GTC Speed 車系一樣有著如此大的變更。在外觀方面,維持原先第三代車型基礎架構,僅換上全新網格式樣水箱護罩、前 / 後保險桿空氣力學擾流等,另外全新 22 吋十幅式雙色鋁圈則提供 2 種飾面選擇,分別為灰色噴漆、亮光漆搭配黑色噴漆式樣,並提供額外 2 種同為 22 吋之全新式樣鋁圈作為選配項目。

而在 Flying Spur Mulliner 車型上,則由全新懸浮式鑽型水箱護罩所取代,搭配霧銀色後視鏡與雙鑽型車側進氣孔點綴。此外,還標配車頭 ’Flying B’ 發光立體徽飾,以及22吋Mulliner專屬雙色水平廠徽輪圈,彰顯整體豪華氣質。

進入車內,整體車艙鋪陳依舊延續現行第三代 Flying Spur 的基礎架構,運用大量高級材質進行包覆,使用作工精細的金屬飾條或是實木飾板營造豪華氛圍,並於門飾板導入立體菱形設計,透過皮革表面的特殊處理呈現出多層次感。而全新的雙 12.3 吋數位液晶儀錶、多媒體螢幕(支援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也未曾缺席,其內建系統經原廠優化後,可享有遠端充電狀態功能、遠端停車輔助與車室空調遠端連線調節功能。內飾漆面提供高達 101 種色調選擇,其中包括 22 種座椅皮革顏色、11 種次要色調等等,光皮革總計就有高達 700 種色調組合提供消費者自行配色,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個人化車款。

音響方面,第四代 Flying Spur 提供三種音響系統選擇,其一為標準配置的功率為 650 瓦 10 支揚聲器的原廠音響系統,另外可選配配有發光揚聲器格柵式樣的 1,500 瓦、16 支揚聲器的 Bang & Olufsen 音響系統以及高達 19 支揚聲器、2,200 瓦,具備 8 種音樂模式之頂級音響系統。

動力性能方面,第四代改款 Flying Spur 換上的全新 V8 PHEV 動力,其實就是日前 Bentley 置於剛推出的新一代 Continental GT/ GTC Speed 上相同的動力架構。該 V8 雙渦輪增壓引擎在搭配電動馬達的輔助下,其綜效輸出可爆發出 782PS 的最大馬力與驚人的 1,000Nm 峰值扭力,比前一代 Flying Spur Speed 所搭載的 W12 引擎最大馬力還多出約 150PS 與 100Nm 的峰值扭力,可說相當驚人。此外,據官方表示,該套動力系統除了將使新世代 Flying Spur 成為品牌史上最強大的四門房車車型之外,更保有原先傳統大排量引擎悅耳的聲浪表現,提供更豐富的駕駛樂趣。

續航里程部分,原廠宣稱搭載全新 V8 PHEV 動力的新世代 Flying Spur 車型,在純電模式下續航里程可達 76 公里,同時總續航里程將超過 500 英里 (804.6 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WLTP)低於 40 克/公里。

綜觀本次第四代改款 Bentley Flying Spur 於國內市場的正式導入,不僅延續品牌對於豪華與性能的堅持,也在科技與節能方面進一步強化,以符合層峰消費者與國際環保趨勢的期待。隨著豪華房車市場的持續演進,Flying Spur 的產品定位仍具吸引力,特別是對於重視手工工藝、個人化客製與品牌傳承價值的買家而言。未來,隨著市場需求變化與新能源技術的推進,Flying Spur 如何在台灣持續發展,仍值得關注。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