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25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在演講時提到美國國策,把晶片、製藥納入國安議題,美國已經很清楚了,生醫產業是國安產業,要從中國撤出,這意味著,台廠的機會來了。
涂醒哲說,美國政府早有把生技醫療產業撤出中國的打算,在前副總統陳建仁即將卸任時,自己有去找過副總統,打算開一場討論美國生醫產業板塊轉移的研討會。這對台灣的業者來說是很大的機會。
川普政府把生技醫療,列入國家安全範圍
美國總統川普在2018年第一屆任期內,啟動對中國的貿易戰,2020年武漢肺炎爆發之後,川普馬上定調病毒來自中國武漢P4病毒研究所,在他第二任任期,仍然保持這個基調。而美國也醞釀資本撤出中,製藥業撤出中國。
一位業者表示,製藥業和電子業一樣,國際大廠看上中國有便宜的人力、土地成本,還有龐大的市場,因此把大量的生產線設在中國,別忘了,美國前白宮首席醫療顧問佛奇就是因為資助在中國的病毒研究項目,遭到調查。
然而,正如美國政府對半導體、AI在中國的限縮,美國總統川普在第二任的演講上,提到晶片和生醫一樣,都是國家安全議題,因此,不論關稅如何,涂醒哲指出,美國大廠撤出中國,將會成為趨勢,台灣的廠商有機會承接。
美國大藥廠,可能逐年撤離中國
在業界,這個稱為轉單效應,有業者表示,台廠若沒有足夠的能力,是無法承接,但不失為一次難得的機會。
在武漢肺炎期間,台康生技算是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最成功的技轉案,涂醒哲說,發生肺炎疫情之後,台康股票故價從30元漲到90元,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入股後,股價當時又破百,表示生技製藥業是有機會了。
他補充說,這幾年上市櫃生醫總市值,從8千億元成長到1兆5千億左右,這幾年大家對健康比較重視。現在總統是賴清德,他的「健康台灣」不是喊假的,生醫產業準備要起飛,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台灣業者要做好準本,才有機會吃轉單效應
3月25日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也宣布正式成立「生技中心南部辦公室」,因為AMD的大數據中心就設在沙崙,設立南部中心可以串接大南方智慧健康產業創新平台,對接AMD、NVIDIA等AI國際大廠南部研發中心,進行軟硬整合與場域驗證,形塑南台灣生醫廊帶完整生態系。
涂醒哲重申,台灣應該是一個科技島、生技島,台灣應該整個變成一個大的生醫公司,美國已經很清楚了 ,生醫產業是國安產業,要從中國撤出,台灣業者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