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今年曝光的2025國防預算增幅達7.2%,這是自2022年以來,中國軍費預算連續第4年增幅超過7%。不過,相對於此,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卻拋出有意刪減國防預算方案,對此,學者都持保留態度,尤其眼看中俄的軍費年年增加,美國想要逆勢操作的可能性並不大。
川普倡議美中俄削減軍費 難有共識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拋出舉行美中俄峰會,希望能針對刪減國防預算達成共識,引發外界討論。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李俊毅就分析,川普主要是想藉此改善美國的財政狀況,但很明顯中俄都興趣缺缺,主要是在政治上,對中俄而言,並沒有任何誘因,因此他並不看好川普這個共同刪減國防預算的提議。
李俊毅說:『第一個在政治上,中俄是沒有這樣子的誘因的,第二個至少就中國來說,他的國防預算長期是不透明的,所以這個部分中國怎樣去說服,或者是美國如果去說服大家說中國的確削減國防預算,所以我們也同步做這樣的動作,其實我覺得很困難,這個部分不太容易得到大家的共識,或者是信賴,所以我覺得這個部分比較難。』
面對中國軍備競賽 美刪減軍費難度高
事實上,中國今年軍費預算約為人民幣1.7847兆元(約新台幣8兆710億),年增7.2%,而這已是自2022年以來,中國軍費預算增幅連續4年超過7%。然而,學者批評,中國除了檯面上的國防預算外,還有更多的黑數,預估中國實際的軍費開銷,應該是官方數字的1.4到1.5倍之多,而這還不包括軍民兩用企業投入的經費。
因此,李俊毅就認為,面對中國軍備競賽的壓力,美方想刪減軍費,恐怕只會難上加難,何況從川普的用人來看,都在在顯示了美方至今仍將中國視為主要的競爭對手。
他說:『我們從他(川普)的用人來看,大部分美國政府用人,仍然對中國表現比較鷹派的立場,那在這樣子的情況下,只要我們仍然判斷,美國有意跟中國持續進行戰略競爭,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其實美國仍然需要一個龐大或者是蓬勃發展的國防產業,所以這個部分我覺得在國防預算上面的調整,我覺得不太可能有一個比較顯著的變化。』
國防產業發展貢獻高 川普恐難動手腳
而談到了美國的國防產業,李俊毅更認為,美國想要在國防預算上有所刪減,幾乎是不可能。
他說:『國防工業或國防預算,其實第一個它是支撐美國工業的一個很重要的一部分,以這個部分不太可能就全部把它有大幅度的調整,美國的製造業相當程度上,就是美國國防工業,在製造業的角色相當程度上是重要的,沒有辦法做大規模的削減。』
而李俊毅的說法確實可以在統計數據上得到驗證。根據美國國防部及相關產業報告顯示,2021年,國防製造業對美國GDP的貢獻約為2.3兆美元,占當年GDP的12%左右,而這個比例隨著烏俄戰爭的爆發也持續升高,估計支撐了超過200萬個工作崗位。
布局印太重中之重 美仍須大筆軍費運作
此外,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舒孝煌則從國際戰略的角度做進一步的分析,強調現在美方急於脫離歐洲戰場,就是希望投入印太地區,落實川普過去提出的「太平洋威懾倡議」(PDI),但這些布署都須要經費,他認為,美國想刪減國防預算根本不太可能。
他說:『特別是像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部署,到底有沒有達到,大家都認為印太地區美中競爭是重中之重,那你在印太地區投資的金額跟成本是不是足夠,那也一直都被討論,所以今年可能也許因為PDI等於也是川普時代提出來的,就是太平洋威懾倡議,所以今年會不會有更大的調整也就等著看。』
每年刪減8%軍費計畫 國會仍有變數
儘管如此,根據媒體報導,川普政府已經要求五角大廈及軍方提出削減開支方案,希望未來5年內每年削減 8% 的國防預算,依此推估,2030年的國防支出約是 5600 億美元。這將是自2006年財政年度以來最低的國防預算。
不過,一般認為,這個刪減規模勢必在國會遭到兩黨的反對,尤其國會目前普遍認為,大規模軍費支出仍有其必要性,特別是為了嚇阻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威脅。而學者也推估,依照川普的決策風格,政策隨時都充滿變數,最後不能聽川普說什麼,而是得看川普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