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于婷/台北報導
不少人有流鼻血的經驗,除了外傷、氣候影響等原因,也要當心可能是癌症警訊。醫師指出,鼻咽癌早期會有腫瘤新生血管出血,可能發生大量流鼻血,此外,早期鼻咽癌患者可能會發生「耳朵悶塞、鼻塞」越來越嚴重等症狀,要特別留意。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喉及頭頸外科主任薛智仁指出,由於鼻腔內的鼻黏膜,具有大量的微細血管及血流,一旦鼻黏膜的血管破裂,就會出現流鼻血的現象。
而常見的流鼻血原因包括「過敏性鼻炎、氣候影響、使用暖氣、鼻黏膜比較薄、外傷、血管較脆弱」等。薛智仁說,秋冬是感冒及過敏性鼻炎好發的季節,易導致鼻黏膜發炎、充血,經常會感覺到搔癢而搓揉、打噴嚏、擤鼻涕,都會使發炎中的鼻黏膜破損而流鼻血。
且由於冬季的氣溫較低,人體血管在天冷時會快速收縮,導致血壓上升,血管容易破裂,也可能發生流鼻血。另外,在使用暖氣時,空氣變乾燥,則會刺激鼻黏膜,在表面形成結痂,當用手挖結痂或結痂脫落時,就更容易會流鼻血。
除了上述的常見小問題之外,流鼻血也要當心是癌症警訊。薛智仁指出,台灣人常見的鼻咽癌早期會有腫瘤新生血管的出血,有時可能是滲血絲,也有大量流鼻血的可能,但除了流鼻血,早期患者可能會發生耳朵悶塞、鼻塞越來越嚴重,進一步可能產生頸部腫塊,此為頸部淋巴結腫大,是由於癌細胞轉移至頸部,此時一定要盡速接受檢查,及早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