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0歲張姓婦人因乳癌轉移至腦部,出現嚴重頭暈等不適症狀,她擔憂治療效果有限,開始為臨終做準備。她在成大醫院接受手術合併「抗體藥物複合體」藥物治療,持續用藥逾3年皆無復發跡象。
成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醫師楊舜如指出,乳癌為台灣女性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依據乳癌細胞所表現的雌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第2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和細胞生長分裂指數(Ki-67),可將乳癌分為數種亞型,治療方式與預後會有所不同。其中,HER2陽性乳癌因癌細胞生長迅速、容易復發及轉移,及較易產生抗藥性,被視為較具侵略性的亞型,大約占所有乳癌患者20%。
楊舜如說,隨著HER2標靶治療的進步,近年來被譽為神奇子彈的「抗體藥物複合體」(簡稱ADC)藥物發展,更為患者帶來更有效、更精準的治療選擇。ADC核心技術結合「標靶治療」與「化學治療」的優勢,透過「單株抗體—連結子—小分子藥物」的結構,藉由標靶特性精準抵達腫瘤,並利用小分子藥物的細胞毒性,有效毒殺癌細胞,不僅效果好,也大幅減低全身性副作用。
同時,新一代ADC還具備「旁觀者效應」,可一併攻擊未表現HER2的周遭癌細胞,就如同子彈直接正中目標、對症下藥。
楊舜如說,案例張女士因HER2陽性乳癌轉移至腦部,有2種可使用的ADC藥物。其中新一代的ADC,根據大型臨床試驗數據,即使是已接受多線治療仍惡化的患者,使用後可達16.4個月的無惡化存活期;若於第2線治療使用,無惡化存活期的中位數為29個月,相較於其他標準治療的7.2個月,顯示總生存期有顯著延長。
新一代的ADC今年2月1日納入健保給付,過去1年健保給付亦新增了多項藥物,為乳癌患者增添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