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臉上痘痘別亂擠!細菌恐經血液跑到腦部 醫師:有生命危險

CTWANT

更新於 04月27日04:43 • 發布於 04月26日22:45 • 中國時報王家瑜
臉上痘痘別亂擠!細菌恐經血液跑到腦部 醫師:有生命危險
膚科醫師提醒,長痘痘千萬別亂擠,尤其臉上眉毛和鼻子之間的「三角區域」,細菌可能經由鼻竇跑到腦部,恐有生命危險。(圖/中國時報王家瑜攝)

痤瘡又稱「青春痘」,不僅限於青少年,許多成人也有痘痘困擾。皮膚科醫師提醒,長痘痘千萬別亂擠,小心細菌入侵,造成蜂窩性組織炎,尤其臉上「三角區域」,細菌可能經由鼻竇跑到腦部,恐有生命危險。

皮膚科醫師林昱廷指出,痤瘡可分為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型5類,若是已經成熟、有小白或小黃點膿頭的膿皰型,可以用酒精消毒過的無菌器械或無菌棉棒的棒子,輕刺或劃過膿頭表面,以紙巾包住雙手食指,用向下和向內的動作,從側面平穩地擠壓;如果開始流出澄清的液體或血液,請停止擠壓。

林昱廷說,丘疹型通常不建議擠,粉刺型建議尋求專業醫療或美容人員協助,結節和囊腫型建議盡快就醫,除了吃藥和擦藥,也可和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排膿,以及是否適合打「痘痘針」,也就是低劑量的類固醇,可減少發炎腫脹。

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指出,多數的痘痘不會有膿,因此不建議擠,若硬擠出來只有血水,還會造成皮膚表面傷口,容易讓細菌侵入,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尤其眉毛和鼻子之間的「三角區域」,若細菌感染,可能經由血液侵入腦部,非常危險。

黃毓惠表示,當皮膚皮脂腺分泌油脂並堆積,毛囊角化造成粉刺,加上發炎而出現紅色丘疹突起,也就是俗稱「暗瘡」的痘痘。除了和體質有關,睡眠、飲食等都會影響油脂分泌,因此調整生活型態是預防痘痘的首要之務。

有些人認為長痘痘是因為「皮膚太油」,因此加強洗臉清潔,例如經常洗臉或用吸油面紙,甚至擔心皮膚太油而不敢擦乳液,但這些都是迷思。黃毓惠指出,不需要擔心擦乳液讓皮膚太油而長痘痘,仍要注意皮膚保溼,當出現乾燥脫屑或刺痛紅腫,代表皮膚太乾了。洗臉、用吸油面紙只是去除表面髒污,無法洗掉毛孔裡的油脂,反而容易因過度清潔而傷害角質。

市面上有不少痘痘貼產品,使用後會從透明變成乳白色,黃毓惠說明,這類產品的功能不是「吸膿」,可能是痘痘滲出的組織液,部分產品有添加水楊酸,因此有抗痘的效果。治療方面,外用A酸、水楊酸、果酸可幫助皮膚角質代謝正常,避免堆積,若病灶較嚴重,可使用口服抗生素、口服A酸,或雷射治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