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2021最具影響力人物】知識巨擘陳文茜專訪:「台灣的年輕人deserve to be better!」

Tatler Taiwan

更新於 2021年12月23日07:18 • 發布於 2021年12月23日07:17 • Nicole Chung

剛錄完兩場影,依然神態自若地坐在沙發上接受採訪,說話輕聲細語、慢條斯理,卻又頭頭是道的陳文茜,在說到一個段落時微微地喘著氣,她這才說出天生罹患了免疫系統罕見疾病,終其一生都在與病魔爭取著時間,於生死交關中遊走,因而對生命產生超凡的體悟,權力、名與利,對她來說淡薄如雲。這陣子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的她,依然誓死捍衛眾人「知的權力」,採訪之前才正因為研究美國對阿富汗進軍與撤軍的完整過程廢寢忘食,經常因忘記服藥而造成數次昏倒。正在創作的《梅克爾傳》,也並不為了賺版稅,所寫過的書所得更全數捐贈不同的公益基金會。問她是甚麼驅使了妳這麼做? 她笑說:一種使命感使然吧!

 

延伸閱讀:【2021亞洲最具影響力人物】國際照明設計大師周鍊專訪:「照明設計要以人為本,天人合一!」 

Photography by Kuo Fang Wei
Photography by Kuo Fang Wei

從小因身體疾病而與媽媽分居,由奶奶一手拉拔長大的陳文茜,是在爺爺的書櫃圍繞之中長大,爺爺是高知識份子,因此擁有的書藏非常之多,從魯迅、胡適等文學作品培養起閱讀興趣後,她將所有的零用錢拿去買英國的《衛報》與《紐約時報》,以及《亞歷山大傳記》與《邱吉爾傳》這兩本書。「亞歷山大16歲就開始他的征服生涯,打造羅馬帝國,而我現在還在這裡做甚麼?」此書激發了她的使命感,也因此了解到自己與同齡女孩的不同,胸懷著大志,為了理想而活。這份求知若渴的精神使她順理成章成為一名學者,將國內外的歷史研究透徹,透過邏輯極致清晰的頭腦重新整理得有條不紊,每一個事件發生的年份都一清二楚,能力之強,讓她晉升中國時報歷史版的主編大位。擁有了這些知識,她不藏私,以當時最重要的報社媒體身分,將自己的文史知識分享給眾人,這,就是她的影響力。

 

延伸閱讀:【2021亞洲最具影響力人物】精選26位你必須關注的台灣重量級美食家 

照片來源:陳文茜
照片來源:陳文茜

「沒有民主政治,就不會有我。」陳文茜說,戒嚴時期、二二八事件、江南案、蔣經國強人之死、美麗島事件,曾參與黨外活動的陳文茜全部都經歷過,台灣的民主來得遲,不然民眾會更早看見陳文茜的才華。即便擔任過中國時報的主編、暢銷書籍作家、曾經從政或者現為節目主持人,這些都不足以定義她,她只是試圖以這些方式,讓大眾了解事情的真相。她認為,唯有瞭解完整真相才能有足夠的能力去判斷是非,選舉也是一樣,如果只聽某一派的意見,就會有偏頗,只能算是「民粹政治」。至美國留學回來之後,她一度想重回媒體,繼續她的使命,卻發現理應監督政府的媒體風骨已蕩然無存,失望之下,她轉換跑道決定從政,向來淡薄名利的陳文茜,從來不收取任何政治獻金,因而在政治圈形成一股清流,即便一度於政壇中呼風喚雨,但,這一切是否合乎自己的人生價值?她也捫心自問過。她初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律師事務所,委託人付錢就必須替他辯護,即便他真的有罪,陳文茜認為這違背了她的良知道德,立刻發現這份工作不適合自己,而政治也一樣,為了維護某些人的利益,她數度被監督、被噤聲,說出違心之論,這點與向來堅持人們擁有「知的權力」的信念完全背道而馳,「簡直極盡屈辱之能事。」她形容道。於是,陳文茜毅然決然退出政治圈,轉而從事自己另一個有興趣且快樂的事:音樂。

 

延伸閱讀:影響力無國界!台灣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沒有民主,我們的才能永遠不會見光,運氣也至關重要。 

照片來源:陳文茜
照片來源:陳文茜

陳文茜非常崇拜邱吉爾,而邱吉爾曾經是一名戰地記者,因為不認同大英帝國在蘇丹進行的一場屠殺,雖然他未違背軍令,但在這之後他就離開軍旅生涯,轉而從政,發揮他的影響力。陳文茜認為她就是肩負著這樣的使命感,活在台灣的人,有權利知道國際之間發生的事,於是決定製作《文茜世界週報》節目。曾經帶著團隊至土耳其伊斯坦堡、比利時的莫倫貝克等世界各地的前線進行採訪關於敘利亞難民的事件,無畏當地治安多麼混亂、無懼女性身分為她帶來多少生命危險,為了獲得真相,她不顧一切勇敢直前,打開了她的眼界,也拓展了台灣人的視野。世界各種必須關注的議題,包含全球暖化、歐債危機、綠色圍籬牆、人工智慧的發展、生物科技與大數據結合發明的藥物,到眾所關注的美中衝突及關於Covid-19疫苗的問題,她都親自做功課,甚至花了好大的功夫看遍各種醫學期刊,從醫學門外漢變成Covid-19專家,只是為了讓台灣民眾瞭解事情的真相。

照片來源:陳文茜
照片來源:陳文茜

這十六年之間,每週六的這一個小時,豐富的內容能讓人瞭解一周內發生的國際大事。談到關於陳文茜自身的影響力,她說道:「我不確定觀眾是誰,台灣雖然沒有因為我而改變,但我認為影響力不用大、不用廣,只要能影響到一個人,一個能對社會有影響力的人,或是未來能成為一位有影響力的人,不用多,1個、2個、3個也好,那就足夠了。」她肩負著這份天生賦予的使命感,繼續蒐集世界上各種重大議題的文獻資料,走訪世界各地探索真相,以中立的立場做出完整的報導,用那熟悉的聲線,持續發揮她獨到且正向的影響力。她相信知識是一點一滴地累積的,當民眾普遍擁有了知識,知識程度越高,對問題的獨立思考能力越好,才能獲得真正的言論自由,才能真正實現民主政治的意義,就能進一步造就世界的改革。「台灣的年輕人deserve to be better!」陳文茜說,能力絕對可以跟其他亞洲國家競爭,不要妄自菲薄,要勇於站上世界的舞台。

照片來源:陳文茜
照片來源:陳文茜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4

  • lesane
    如果有人給她幫助會更好。 比如為自己民族努力,就是一件需要被體諒的事。 因為當別的國家都保留了為他們民族而自私的人,我們卻沒有保留,甚至刁難那些人,那我們整體就會往不利的方向走。 這些人也許因為在爭權益的前沿難以事事皆對,但他們才有真在實驗。若刁難這些人,那有熱忱想法和看到問題關鍵的,都會被消耗在勞頓之中。 這些人替社會產生化學反應,也替社會產生機會。如過他們幫自己族群多過外人,那我們應該體諒他們,並給他們一定的認同和支持。 國外的很多規格並不適合國內。國外的民族問題也是坑坑疤疤,當有人在尋找更合適於我們的方法,我們應該給他們一定的空間,必要時也予以關注。
    2021年12月23日22:35
  • Chia cheng
    她的世界是中國吧
    2021年12月23日13:18
  • 蔡侑蓁
    超級喜愛陳文茜小姐❤️❤️❤️ 智慧優雅及於一身!又有獨特的思考與見解! 每天有您的聲音陪伴感到無比的幸福!謝謝
    2021年12月23日16:54
  • Phoebe
    他爺爺就是共產黨 她也是偏紅色的啦
    2021年12月23日13:1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