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請問總統候選人】小記者出擊!賴清德開國安處方:和中國也有共同「敵人」,要防範也要合作

少年報導者

發布於 2023年12月23日13:06 • 文字/邱紹雯;文字、攝影/王崴漢;攝影/陳曉威;核稿/楊惠君;責任編輯/陳韻如
針對《少年報導者》小記者關於中國問題的提問。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表示,台灣希望做中國的朋友,不希望彼此成為敵人。(攝影/王崴漢)
針對《少年報導者》小記者關於中國問題的提問。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表示,台灣希望做中國的朋友,不希望彼此成為敵人。(攝影/王崴漢)

儘管沒有選票,但選舉決定的就是下一代的未來。為了讓總統候選人能正面回應兒少們對國家發展關心的議題與憂慮,《少年報導者》在2024年總統大選前組成小記者提問團,與北中南東及離島8所中小學合作,蒐集237名中小學生想請總統候選人回應的問題,整合重複提問部分,同學約計有100個問題;同時培訓8名小記者,行前進行專業採訪課程和特訓,與《報導者》大記者聯手出擊,向3黨的總統候選人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發出代表兒少世代的提問。

同學們關注的領域十分廣泛,從如何與中國保持對等關係、提升台灣國際地位,到與民生相關的如何去除台灣「行人地獄」惡名、改善高物價、低薪、健保破產、缺電等問題;當然和他們最相關的「雙語教育」、不適任教師制度也有很多同學提出,甚至有原住民學生關心族語保存議題。統計同學們的提問發現,除了希望候選人說明為何認為自己可以當總統、如何看另兩位對手,在政策和議題面向,與他們最切身的教育及升學制度提問比率最高,有近60題相關提問,國防外交則高達近50題,顯示近年國際戰場、兩岸情勢緊張的氛圍,也感染到了兒少族群。

「請問總統候選人」單元分成兩個階段進行,3組候選人皆由2名小記者進行面對面訪談,但礙於採訪時間有限,面訪集中提問「競選的個人特質與對手評估」部分;至於政策方面的綜合提問,我們將同學們的100個問題整理規納成約30題,待候選人以書面回應後,第二階段的報導會再披露候選人的完整回答。為達公平與平衡原則,除了少數針對個人特定的問題外,3組候選人的提問大致相同,以利大小讀者有評比的基礎。

今年(2023)12月15日與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賴清德的專訪,由《少年報導者》小記者台北市幸安國小六年級學生莫雅欣、台北市芳和實驗中學九年級學生蕭亞凡,代表到現場發問。莫雅欣是資優班學生,熱衷畫畫,從《少年報導者》創立以來,便多次參與「孩子大提問」單元,以及《少年報導者》舉辦的教育座談會;蕭亞凡因為父親工作關係,曾在奧地利念書,今年暑假也參與《少年報導者》和水牛書店合作的「立委,換你當——選舉與新聞的民主實習課」營隊,架式十足在立法院模擬質詢教育部政務次長林明裕。

相較於《報導者》記者們在兩岸關係、能源政策、廢死態度及施政爭議,小記者除關注候選人的個人特質與感受,能否欣賞對手的優點、是否兼顧「好父親」角色外,還十分關注國安與外交問題。賴清德在接受小記者訪談時也不敢輕忽鬆懈,不僅先是客氣地請小記者們「手下留情」,並審慎回覆提問,訪問結束後,更肯定《少年報導者》派出的小記者和大記者問題都一樣深入。

面對賴清德,小記者莫雅欣(左)與蕭亞凡(右)絲毫不怯場,展現專業態度。(攝影/王崴漢)
面對賴清德,小記者莫雅欣(左)與蕭亞凡(右)絲毫不怯場,展現專業態度。(攝影/王崴漢)

蕭亞凡更在事先提出的題綱之外,現場冷不防追加了一個兵役問題,對於2024年起役男兵役從原本4個月延長為1年,未來將適用1年期兵役的蕭亞凡質疑,要如何能在1年中確保役男受到扎實的訓練,並有能力保衛家園?此外,台灣與中國關係一直是台灣人民與國際社會最關注的焦點,賴清德於2017年擔任行政院院長時,曾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如果當選總統,如何與中國維持關係,也是小記者關注的焦點。而賴清德面對小記者提問,也直球回應,沒有閃躲,更向小記者坦露,自己在2016年台南巿長任內經歷的台南大地震,是從政生涯的最大低潮。

以下是《少年報導者》小記者蕭亞凡、莫雅欣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的專訪全文:

小記者蕭亞凡:剛聽你談了很多政策,我現在想問你個人的問題,關於擔任台灣總統這個職位,你認為要如何做得比其他候選人還要優秀?以及你有沒有欣賞另外兩組候選人的哪些優點?

候選人賴清德:這跟學校學業一樣,你們都還在唸書,對不對?你功課要好一定要有準備,不可能是個天才,沒有任何準備、甚至不上課就有辦法得到好的成績。然後第二個,如果一般人也很少跳級,除非是天才,成績要好也要先唸小學、再唸國中、再唸高中,換句話說,要經過每一個年級的訓練。我跟其他兩組候選人比較,因為我與蕭美琴(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對國家都有使命感,我們都從政20、30年,經過不同職務的訓練。更重要的是,我們也提出完整的國政藍圖,做最好的準備,還有規劃國家方向是要走入世界、迎向未來,跟其他政黨候選人不一樣。

小記者蕭亞凡:那麼,你認為其他兩組候選人有什麼優點是你欣賞的?

候選人賴清德:能夠當到政黨提名的候選人基本上都不容易,像侯友宜市長,他是從基層警察出身,後來當到新北市市長,得到國民黨提名,這不容易,一路走來一定有許多不容易的地方。柯文哲也是一樣,他是醫學教授,創立的民眾黨也普遍得到年輕人支持,這個也是不容易。

小記者莫雅欣:你認為國家目前最嚴重的問題是什麼?有什麼具體方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候選人賴清德:因為國家會面臨許多不同面向的重要問題,好比說,以國家安全而言,台灣面臨中國的挑戰威脅;外交上,我們必須要跟更多民主國家共同合作,不管是國家安全、經濟合作或是人民之間的交流。經濟發展上,必須持續讓我們的產業升級、轉型,第一次的經濟奇蹟是靠勞力打下,未來要靠智力、腦力打下來,還要善用科技發揮最大效果,而且科技帶來的經濟成果,果實還要跟全民共享,用來照顧弱勢民眾,還有解決國內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少子女化、人口老化,怎麼照顧小孩、怎麼照顧老人,這些問題的每個面向都非常重要,我也都提出我的政策,會妥善解決這些問題。

小記者莫雅欣與蕭亞凡好奇賴清德私下是不是一個好父親?賴清德表示,要由自己的兒子打分數。(攝影/王崴漢)
小記者莫雅欣與蕭亞凡好奇賴清德私下是不是一個好父親?賴清德表示,要由自己的兒子打分數。(攝影/王崴漢)

小記者莫雅欣:你在家中是一位好父親角色嗎?你最看重孩子的什麼事情?

候選人賴清德:我是不是好父親,要由兩個兒子來打分數,但是我很重視讓孩子自主,我常常叫他們要自主、要快樂。

小記者蕭亞凡:關於如何與中共保持和平對等關係,以及我們的國際外交政策,我將透過兩個面向來向你請教。首先,你會如何跟一個想要傷害你的人保持良好關係,甚至做朋友?以及在中共的打壓下,我們的邦交國逐漸減少,你打算在任內期間如何突破、被國際看見,讓其他國家繼續與我們做朋友?

候選人賴清德:我剛剛有講,台灣希望做中國的朋友,不希望彼此成為敵人。我在當行政院院長到立法院備詢的時候,接受國民黨質詢類似的問題,我也講到,兩岸有共同的敵人,也有共同的目標,我們應該要合作。當時國民黨委員一聽到我們有共同敵人,馬上問我說:「誰誰誰?」我說:「天災、地變,還有傳染病。」共同目標,則是「增進兩岸人民福祉」。

台灣人民很善良,不是只有日本大地震我們給予幫忙,中國的每一次地震、颱風造成傷害,台灣人民都出錢出力,所以我們很希望跟中國和平相處,達到和平共榮,這是需要雙方面的,需要中國人也了解到,一個繁榮的台灣可以帶動進步的中國。過去中國進步這麼大,出力最多的國家就是台灣,我們投入最多經費、最多技術、最多人才,相較其他國家,中國如果可以了解,站在兩岸人民福祉的立場上,我相信我們的關係可以愈來愈改善;可是如果中國仍然執著於要民族偉大復興、要統一台灣,那大概就很難。

就好像你的同學,有一個常常霸凌你的人要怎麼辦?也不是你的問題,他就是要霸凌你,你送他什麼東西,跟他講什麼好話,也沒辦法永遠改善彼此間的關係。所以,我們可能要有實力,除了表達善意,我們要靠我們的實力保護自己的安全,我們這個實力也不僅僅是我們的力量,還有國際社會大家共同發揮。

小記者蕭亞凡:關於邦交國的減少又有什麼因應方法?

候選人賴清德:因為這麼多年來,國際已經看到台灣一股社會良善的力量,特別是在疫情期間,我們捐了5,100萬個口罩給80幾個國家,還有那些防疫器材也捐了很多,所以國際社會很肯定台灣。但是因為中國如果硬要挖我們的邦交國,威脅利誘,其實我們台灣也不能跟他比價格,對不對?國人也不贊成台灣進行金錢外交。所以我說,邦交國很重要,數目也很重要,但是我們實質上在國際社會的參與,包括經濟合作,包括我們剛剛講的環境保護合作等等,都很重要,尤其深化台灣與民主世界,民主自由人權的共同價值這個更重要。

新聞充電器

台灣邦交國家數量的變化

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時,台灣共有22個邦交國,其任期截至2023年12月為止,共有9個國家與台灣斷交、目前台灣邦交國為13國,包括亞太地區的馬紹爾群島、諾魯、帛琉及吐瓦魯國,非洲地區的史瓦帝尼,歐洲地區的教廷,以及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貝里斯、瓜地馬拉、海地、巴拉圭、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聖露西亞及聖文森。

資料來源/外交部

小記者蕭亞凡:講到台海政策,我們的兵役時間是被延長的,變成1年,我很好奇,我們役男是否能在這一年中確實受到最扎實的訓練,以及如果今天台海有事的話,我們是否有能力與武力保衛我們的家園?

候選人賴清德:我當兵是2年啦!那是我當時運氣好,抽到空軍,所以2年,但因為我念大學,所以服預官役,便改為陸軍,但都是2年,如果抽到海陸就是3年。所以過去有一段時間,兵役的年限不斷減少,從2年變1年,1年又縮短為4個月,現在4個月是恢復到1年。第二個,立法院不分朝野都要求,這一年不能讓年輕人「*數饅頭」,一定要讓他們有所學,有所成長。

*數饅頭:過去台灣當兵長期都以饅頭做為早餐,當時役男常會以吃了幾顆饅頭,計算自己當兵的天數,因此現在便將當兵的生活稱為「數饅頭」。

我曾經去以色列訪問,以色列是全世界知名的新創企業國家,以色列幫我安排了新創老闆,我跟他們聊天,我一共拜訪3家,3家都跟我說,他的創意都來自軍中服役時候的經歷。所以你剛講的沒錯,我們要讓年輕人服兵役,恢復1年要讓他們學到東西,不僅是軍事技能,還有一些專業,國軍也有很多專業,例如通訊等,各方面都能學到專業。

義務役役期自2024年元旦起恢復為一年,國防部表示,義務役的訓練將更著重於「守備」與「民防」,包括快速反應射擊及戰傷救護訓練。(攝影/陳曉威)
義務役役期自2024年元旦起恢復為一年,國防部表示,義務役的訓練將更著重於「守備」與「民防」,包括快速反應射擊及戰傷救護訓練。(攝影/陳曉威)

至於,說我們是不是有能力守衛國家?我剛剛有講,我們要展現保護國家的決心,就像你的學校有個霸凌者,你要展現你不屈服的決心,否則他會得寸進尺,今天跟你要50塊,明天跟你要100塊錢;今天叫你跑腿買什麼東西,下一次叫你寫作業,對吧?總是要展現決心,台灣也一樣,但是不是靠我們個人,要靠民主陣營,特別現在國際上民主陣營跟極權陣營,愈來愈明顯,我們當然是要跟民主國家站在一起。中國現在的朋友有幾個可以看得出來,像是俄羅斯、北韓、伊朗吧,所以未來我們會給下一代更好的台灣,我們這一代的努力,是要給你們一個更好的國家,給世界更好的台灣,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新聞充電器
台灣兵役制度演變史

  • 台灣於1949年12月實施徵兵制

  • 1949年至1987年,陸軍服役2年,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3年

  • 1967年新增陸一特3年

  • 1987年至1990年6月,陸海空軍皆服役2年,海軍陸戰隊3年,並廢止陸一特

  • 1990年7月起,不分軍種一律服役2年

  • 2000年1月,役期減為1年10個月,之後逐年遞減,至2008年1月,役期減至1年

  • 2013年2月起,於1994年1月1日起出生者只須接受4個月軍事訓練

  • 2024年將再恢復為1年

資料來源/國防部

小記者莫雅欣:你在從政過程中,有令你難過或是十分光榮的時刻嗎?想聽聽看你的分享。

候選人賴清德:許多事情都不一定盡如人意,最難過應該是,100多個人困在倒塌的大樓裡面,每個家屬都心急如焚,有些幸運救出來,有些不幸就失去寶貴生命,家屬都很難過,我們看到那個情況很令人難過。

新聞充電器

台南地震維冠金龍大樓倒塌事件

2016年2月6日上午3點57分發生震央在美濃、芮氏規模6.6的大地震,但最大震度卻是台南市新化的7級,這起地震是1999年的921大地震之後、台灣傷亡最大的地震,而台南在這次地震共有117人死亡,更發生「維冠金龍大樓倒塌」事件,光是維冠大樓、即有115人死亡。當時的台南巿長即為賴清德。

至於光榮的時刻,因為你是用光榮來問,我們國家受到肯定,所以我感受到光榮。2020年2月,我去美國參加國家祈禱早餐會,然後我進入參議院與眾議院、國務院與白宮,與他們會談,我進去的時候,參議院與眾議院不分黨派,看到我都很高興,給我擁抱,為什麼?因為2020年總統選舉剛結束,蔡英文總統贏得選舉,美國把它當作民主的勝利,非常肯定台灣,我好像代表全台灣人民接受肯定一樣,不是肯定我,是肯定台灣,我那時候覺得非常光榮。

就是說,台灣人民面對中國威脅,還有中國介入選舉之下,能夠根據自己的意志選出對的人──蔡英文總統,繼續領導國家,美國非常肯定台灣,所以我覺得很光榮,我也希望這個光榮能夠繼續存在。

小記者採訪觀察報告

莫雅欣和蕭亞凡這次肩負2024年總統大選候選人的採訪工作,表現很沉穩。專訪結束後,賴清德特別反問兩位小記者:「未來你們想當記者嗎?」兩人異口同聲:「還不確定。」雖然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想當記者,但莫雅欣說,自己會繼續嘗試當小記者,「因為這是人生中相當特別的體驗。」而已經立定志向想當律師的蕭亞凡則說:「政治不就是為了下一代的未來,也就是為了我們在做決策嗎?有機會能當面向總統候選人提問和表達我們的看法,本身就是相當有意義的事情。」

莫雅欣對於第一次要面對面採訪如此知名的政治人物,形容「全程都很緊張」,對於自己的表現認為「應該可以再冷靜一點」。也在採訪過程中體會到記者工作的不容易,不只要事先做好準備,到現場也不能鬆懈,得隨機應變;她也學習到,身為記者,不能因為受訪者比自己年長,或是看起來比較厲害就害怕,不敢追問問題。

兩人都感受到賴清德對小記者提問的重視,不僅採訪任務順利完成,也針對賴清德受訪的「表現」做出第一手的近身觀察和評價:

莫雅欣對賴清德的評價

 (攝影/王崴漢)

😃:回答誠懇、溫柔暖男

🙁:讚美對手可以更有氣度

莫雅欣表示,過去只有在電視上看過副總統賴清德,印象中是一位嚴肅的政治人物,但是聽到賴清德分享自己從政歷程中最難過及最光榮的時刻,誠懇地回答內心感受,會因為市民遇難而傷心,且因為能代表台灣被肯定而感到光榮,讓她感受到賴清德溫柔及溫暖的一面。但她也認為,在回答欣賞兩位競爭對手哪些優點時,不妨舉出具體優點,更能突顯政治人物的氣度。

蕭亞凡對賴清德的評價

(攝影/王崴漢)

😃:引用數據、解說清晰

🙁:政策說明可以更詳盡

蕭亞凡觀察,賴清德無論在回答《報導者》記者還是《少年報導者》小記者提問時,全程能引用數據來回應政策,展現豐富的行政經驗,尤其在回應小記者問題時,擅長用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自己的答案,能讓小朋友更能夠理解他的意思,代表經過認真準備,「是把我們當作真正的記者看待。」

面對首次的採訪任務時間只爭取到短短15分鐘,蕭亞凡原本以為最多問3題就差不多了,沒想到比預期問到更多的問題;覺得美中不足的是,許多問題還想知道更具體的細節,例如兵役問題,仍期待未來的總統應該要向像他一樣的「1年兵役世代」說清楚,當兵這1年究竟會經歷哪些具體的操練?提升台灣的軍事實力有哪些具體作法?但沒有獲得更詳細的回應。

【專家怎麼看】

  • 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林佳範:站在公民教育角度來看,讓小記者對候選人提問是對兒少賦權(empower)的一種方式,應該要被鼓勵。從候選人回應兒少記者的態度中,是願意鼓勵、尊重小朋友,還是不把小孩當一回事,都反映出未來他會怎樣對待其他社會公民,這也突顯總統的格局。
  •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副理事長何蔚慈:讓兒少小記者採訪總統候選人,正好可以跟一般大眾媒體的訪問區隔,因為提問是從小孩的角度出發,跟大人的視角不同。這同時也是在檢驗候選人跟兒少世代對話的能力,能否將複雜的政策轉化成兒童可以理解的語言。從訪談內容來看,賴清德將回覆轉化成貼近小孩用語的幅度,在3位後選人裡介於中間,表現平穩。
  • 中央兒少代表、和平高中學生聞英佐:過往社會大眾對兵役訓練的印象是浪費時間,民進黨任內變動兵役時間與訓練內容,事前欠缺與青少年更多的溝通,小記者的提問正好反映出年輕人的疑惑,相當有同感,但很可惜賴清德的回覆沒有徹底解答,多數在表達過去的經驗。也建議小記者可以提出更多與兒少切身相關的教育提問,由兒少角度去檢視候選人在兒童權利相關的政策。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371

  • Zhuang-zhuang
    拒絕為民進黨上戰場!
    2023年12月23日13:24
  • 士杰
    節目安排的,有什麼好報導的
    2023年12月23日13:21
  • 茂 茂
    賴清德對青少年洗腦
    2023年12月23日14:32
  • 小朋友:聽說您的老家是違建? 賴:(開始哭)......那是礦工的血淚史啊! 小朋友:我只是問您老家是不是違建,您為什麼哭呢?
    2023年12月24日01:44
  • teD.lIaNg
    票投冥盡黨 台灣變戰場! 票投綠共黨 飛彈肉身擋!
    2023年12月23日13:3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