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至18歲的高中孩子,是什麼樣貌?上普通高中的孩子,可能上課專注、下課補作業,在家長與老師的期待和規劃下,準備大學的學測和分科測驗;上職業高中的孩子可能在練習技術、準備實習……這個年紀的孩子正面臨未來人生之路的抉擇點,還沒完全成熟的價值觀卻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在胡裕仁老師的眼中,這些孩子都是一顆顆未打磨的鑽石,他說,「沒有人會想要自我放棄,我也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為每個學生量身打造PBL,找回自信
在青少年綠主廚料理競賽,胡裕仁老師帶領的學生獲得人氣獎,兩小時內要製作三組套餐,而兩位女同學並非廚藝科系,而是就讀普通高中,只能利用晚上和假日討論練習;因為家中開餐飲店,同學在老師的引導下,結合「想減肥」的想法與「家裡開店」的資源,她們決定研發低熱量腸粉,研發成功後,再加上「顏色」的概念,以薑黃、火龍果等食材,讓低熱量腸粉有七彩的顏色。
11月初,一場在日本舉辦的RoboRAVE加賀市機器人相撲賽中,新化高中學生聯隊奪得第一名。賽程中,青澀的學生站在台上,努力的使用沒那麼標準的英文報告自己的研究,但流利的口語卻可以知道學生在比賽前肯定已經練習過上百上千次;台下的日籍評審教授同樣以英文提問,同學再以英文回答,這些高中孩子的表現,如此耀眼!
以及跨校指導的學生從點子到研發成型的「自動淨灘裝置」,獲得科技企業舉辦的創意競賽首獎;學生的「改良地震儀」在高雄國際發明展奪金,還有數個學生拿到經濟部頒發的專利、教育部教育局和各大企業的創意發明獎項,甚至好幾個學生實現將創意技轉上市。這些獎項專利,都是藉由引導,幫學生將想法、點子轉變為遊戲、工具、技術或商品,參與校外創意發明競賽及活動所獲得的肯定。
而獲獎同學,都是校內成績優異的學生嗎?不一定。胡裕仁老師以PBL主題式教學,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發現自己的優點和興趣,並藉由參賽找回自信和榮譽感。曾經一位同學,學校成績是全年級尾端,但當他的困境被理解、他在找回自己的價值感與學習熱情後,作品在校外高中生科學競賽中獲得獎項,他還被學校官網放上首頁,改變的,不只是學習狀態,而是人生觀。
曾是放牛班,遇到好老師翻轉人生
胡裕仁老師說,「我曾經是放牛班學生,但後來遇到好老師而重新找回學習志向,改變了我的人生;在成為老師時,我也立志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因此希望可以建構一套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走出校園後,仍能對生活有所幫助,能反思、活用、並在未來能夠幫自己突破困境。」
20年的教育生涯中,剛開始幾年因為教的是數學課,胡裕仁老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時,都是從數學本科出發;胡裕仁老師說,「數學很抽象,可是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科學聽起來很難,可是當有一個點子在腦中閃現,數學與科學實作可以幫助我們實相化這些想法。枯燥的數學課,當結合實作,跨領域整合英文、材料實驗、工程藝術、環保議題等,還可以走出校外甚至國外參賽,數學課,就不只是數學。」
每個孩子的個性、興趣、資源都不一樣,理解學生,並引導學生把興趣想法延伸到生活用品、周圍的資源,然後搜尋外界各種數學和科學競賽資訊,積極參與校外競賽,從數學類競賽,到後來科學展、發明展、甚至創意料理競賽等,胡老師以學生自己的興趣為出發點,自己也不斷在擴展涉獵的領域,精進自己,然後引導學生討論,延伸創意,學生們利用假日自己動手實驗,致力把想法化為真實。
20年前就開始的專題式教學
近年的教育改革開始的專題式教學,胡裕仁老師在20年前就已經開始,「當時沒有明確的教學模組,但是我相信,有些學生就算無法在課堂考試中取高分,也一定有其他的優點與特質,」胡老師說。因此他在課堂上,認真去了解學生的興趣,再去尋找校外相關的競賽項目鼓勵學生參加,「學生會比較辛苦,除了課堂課業,他們都是利用空白課程、晚上的時間、假日等去做研究,就如同帶碩博班一樣帶這些高中孩子,理解他們身邊有什麼資源,結合資源與興趣,有些議題需要尋找外面的實驗室讓孩子進去實作。」
20年前,第一、二年當老師,胡老師帶著學生們準備參加校外競賽,當時學生也問;「老師您以前參加過這樣的比賽嗎?如果失敗怎麼辦?」胡裕仁老師笑著回憶說,「當時學生沒信心,我也擔心,但是我跟他們說,『失敗沒得獎,明年再來,我們就有經驗了,累積了一年的經驗,明年搞不好就選上了!』參加競賽,除了點子與作品,學生們還要練習簡報、演說、台風、包括了協作互助、邏輯分析、閱讀理解、資訊運用、溝通表達等,以及失敗落選的抗壓抗挫折能力。」
胡裕仁老師整合他的教學歷程,93年至100年,開始試驗深度學習,並規劃與指導學生參加國內外各項科專比賽活動,陸續安排師生參加國內及國際科學論壇,以及創新發明展等各項科專活動。
100年至106年,開始串接國內、外學校進行課程合作,以及學生文化體驗和教師教學交流。另外引進校內及外高、國中進行科專教師增能輔導與示範教學,逐次吸引校內同仁教師的參與與支持。此時,開始增加數學及社會科學導論與專題課程,並持續鼓勵學生參與「新興科技」、「仿生」與「SDGs」系列課程,更加強協助學生設計發表,並支持他們參與國際活動的交流與競賽。
106年至今,則持續滾動修正各項科學動手做的系統教案,並設計建立雲端課程活動、網路平台等。安排更多學生參加國內、外的科學及文化交流論壇,和各項創新發明展等科專活動。也持續負責多項專題課程設計及國際合作、科普活動及科學計算教材研究、教學實驗及相關教具設計規劃、新興議題融入課程。協助國際化科學及創新交流教學。
照片:胡裕仁老師 提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