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孩子談論感情、分享戀愛,已經是很多家庭的日常,然而,如果更進一步談到「性」,往往會立刻按下停止鍵。
要和孩子談「性」,總讓家長感到難以啟齒,但父母又擔心,身處數位時代,青少年可接觸的相關訊息多元到爆炸,如果不和孩子談,因為錯誤資訊產生偏差該怎麼辦?
不是父母不談,而是不知怎麼談
性,在很多親子間絕口不提,或有意迴避,並非父母不想談,而是不知道怎麼談。
「多數家長都覺得不談不行,但卻不知道要如何開口,」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楊佳羚強烈感受到,現代父母面對親職性教育的焦慮。
對於在被保護性禁止年代成長的父母,要跨過內心和孩子談「性」,是相當大的挑戰。
「有些人把性教育停滯不前,歸因家長性觀念過時,然而,以現在去批判家長保守的性教育態度,是非常沒有道理也很不公平的,」芸光兒童與青少年性諮商中心執行長呂嘉惠談到現代家長的困境,「性教育完全跟著時代演進,『不要碰性,社會及文化都還沒有準備好,容易被貼上標籤,』過去的父母,已經用最符合當時的方式教了自己的孩子。」
在以往保守的年代,有明確的價值觀,親職性教育相對簡單,「不管性或愛,只要禁止就可以,」呂嘉惠談到,「禁止性的探索、延後性的體驗,都是這一代父母在成長過程中,被教導保護自已的方式。」
然而,隨著時代改變,家長也知道一味禁止沒有用了,「但面對孩子開始進入性好奇,性探索時,如果不用禁止保護的方式,又要怎麼協助他們?那是他們作為孩子時期不曾有過的經歷,因此成為家長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感到徬徨與恐懼。」
和孩子談性≠鼓勵孩子性行為
有很多時候,家長會擔憂,和孩子談太多性,是在鼓勵孩子性行為,但不談又很怕被網路錯誤的資訊誤導。
「這是一個迷思,」楊佳羚強調,事實上,與青少年談性,並不等於鼓勵青少年去嘗試,也不會引發更多性的慾望,「許多跨國研究都告訴我們,性教育越落實的國家,第一次性行為的年紀不會因此提早,且青少女懷孕率反而較低。」
楊佳羚以水作為譬喻,「了解性就像學游泳,如果會游泳,在水裡可以如魚得水,如果對水性一點都不熟悉,水就會非常致命。」
站在保護孩子的立場,更應該讓孩子對性有充分的了解。
另一方面,如果「性」這件事永遠是孩子無法跟爸媽談的一環,親子關係就會在這塊產生斷裂。
「假使孩子不小心未婚懷孕,家長希望他找你討論如何解決,還是自己偷偷找密醫墮胎?」楊佳羚強調,當孩子發生問題求助無門,孤身一人時,反而更會置身險境。
就像面臨生活中其它問題一樣,父母如果能成為孩子的支持者,當孩子在「性」的領域中發生狀況,除了能找同儕,還可以與父母討論,才能讓孩子處於更安全的狀態。
性教育面向多元,包括人際界線的探索
性,不只是性行為,更不單單是防範如「未婚懷孕」等後果。
性的議題包涵了生理、心理、社會、精神、道德等許多面向,深受不同社會文化的影響。
「隨身攜帶保險套可以保障安全性行為,但事實上,男性攜帶保險套,會被認為非常負責,反之,如果女生準備保險套,身邊的人會怎麼想呢?」楊佳羚談到,其中涉及社會對於不同性別,異樣的眼光以及性的道德標準。
又例如青少年經常擔心自己胸部發育夠不夠豐滿、性器官尺寸是否「正常」?又為什麼沒有戀愛或性經驗,會被嘲諷是「單身狗」、「老處女」?
「如果沒有建立起自己身份認同與性價值觀,很容易受到各種價值觀誤導,影響到個人的自尊、自信,」楊佳羚說,「透過了解與認識,才能察覺並調整對於性的刻板印象,以及察覺性當中的權力關係,這些都是談性不可或缺的面向。」
「性不只是原始的慾望,更是高度人際能力的行為,」呂嘉惠強調,孩子的性好奇和探索,無論是自己探索,甚至與人「探索」,都與人有關,存在著人際界線,「必須不斷學習,才有辦法辨別其中的界線,否則,就很容易演變成性平事件。」
「性」是需要學習的,包括知識層面,更不可缺少身心的感覺、與自己對話。
提及性教育,家長首先想到的都是「預防受害」,卻經常少了「性是人類很自然的慾望」,導致和孩子實際經驗與需求產生很大的鴻溝。
性行為的發生與關係建立並不如想像容易,個人在追求性或愛的過程中,可能會覺得受傷,在在都需要學習,「不知道什麼是『好』,就無法知道什麼是『不好』,」楊佳羚談到,對於性的感受避而不談,會讓人在性中缺乏了主體性,導致許多問題,例如無法在親密關係中感到不舒服時就立刻喊停,或是無法相信自己的感覺,而是以他人意見為判斷標準。
家長可以支持學校提供更好的性教育
「即使瑞典的性教育專家,也承認和自己孩子談性會尷尬,」楊佳羚解釋,由於孩子與父母的關係親密又複雜,感到彆扭是很自然的。
瑞典是全世界第一個實施性教育的國家,從1995年開始性教育就列入義務教育,但從國小階段起,考量導師與學生關係太過接近,談論性的問題讓彼此感到尷尬,因此交由校護來跟孩子談,更設立「青少年諮詢中心」,成為青少年可以依賴諮詢專業機構。
性,不一定要是由父母來談,楊佳羚強調,「如果父母不知道怎麼談,最好的方式,就是支持學校及專業人士提供孩子性教育。」
然而,站在第一線多年的呂嘉惠,也明白其中困難之處。在座談會或課程時,呂嘉惠總會聽到家長說「老師你講得很對,但是…」,總是有許多的「但是」。
「家長未必能全盤接受專家給予孩子的性教育,」呂嘉惠談到,這又回到原來的癥結點,專家認為對孩子有幫助的性教育,與家長價值觀產生衝突時,再度陷入拉鋸。家長理性上知道,孩子必須接受性教育,但與自身成長經驗產生矛盾,多重因素交互影響,導致家長很難完全放手讓孩子去學習「性」這件事。
呂嘉惠也強調,儘管可以透過專業輔助,但家長絕不能全然從孩子的性教育中缺席。
當孩子接受性教育課程後,勢必有新的探索、好奇、語言,這些都是原先家長迴避的,但家庭成員一同生活,當孩子有新的反應,家長仍然會經驗到。「如果家長還沒準備好,往往會生氣『你在學校學什麼東西?怎麼可以跟我提到自慰』,進而演變成親子衝突,」呂嘉惠舉例,甚至有家長會到學校質問「為什麼讓我的孩子學這些」,這也是為什麼學校端備感壓力,擔心家長有意見,關於性教育,能不教就盡量不教。
想要突破困境,呂嘉惠認為,家長不只要支持學校提供更好的性教育,更要要求舉辦說明會,讓家長知道如何配合。
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家長的心態
「從過去的體罰,轉變到用溝通與關愛的方式,父母要跳出自己過去被教養的框架,長出新的樣子,就已經相當不容易,」呂嘉惠談到,「延伸到『性』這件事,更是難上加難。」
「時代改變速度已經超過許多家長可承受的,在性方面,家長沒有能力教孩子是很正常的,」呂嘉惠說,然而,數位時代讓家長面臨的情勢更加嚴峻,孩子可以自己上網輕鬆取得一切想要的資訊,包括錯誤的資訊。
所幸,這同時也是非常好的年代,坊間已經有更多正式討論的社群,也有更多專業人士可以諮詢,有書籍、影音、桌遊等各式工具,幫助父母以更簡單的方式突破瓶頸。
許多家長都願意轉變成學習型的家長,但光吸收資訊還不夠,家長還需要非常多的支持跟支撐,才能幫助家長們具體實踐。
「作為專業人士,我們很願意成為家長的支柱,」從事性諮商多年,呂嘉惠有感而發,「我們並不樂見發生問題後才修補創傷,更希望的是作為父母跳板,跨越眼前障礙,及早為孩子們建立健康的性觀念。」
要和孩子談性,更關鍵的反而是家長,如何調整好自己,以「身為家長我不會、我不懂,但我知道如何找資源來幫忙」的姿態,進入開放和學習的心態,和孩子共同成長。
圖:shutterstock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