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資產管理在台灣如火如荼展開,但在社會的另一隅,卻也有因揹負重債,被壓到喘不過氣的人群。星展基金會與華山基金會以及「馴錢師」財商研究中心合作,針對長者及經濟弱勢族群推出3年相關專案,希望透過「馴錢師」教導有需要的民眾打理「債務」,不要因為急著脫貧,透過網路、地下錢莊借錢,或因此遭詐騙,掉入更大深淵。
一般公益團體對於財務弱勢的家庭,多以提供社會補助的方式救助,但「馴錢師」希望不要只是「給魚吃」,而是能夠協助這一群人要如何「釣魚」。
馴錢師財商研究中心執行長邱淑芸表示,貧窮的第二代最容易被騙,因為太急著想賺錢脫離貧窮,因此在網路四處找錢,導致胡亂借錢,或是因此被詐騙,使得自己的戶頭變成警示帳戶的情況反而更糟。她也指出,社會上也有一群非老、非殘,但年齡40多歲的中壯族群,因為出現財務困窘,也很需要幫忙。邱淑芸說:『(原音)因為有一些實際上,他一直都入不敷出,就是有很多我們服務對象,其實像她在家帶小孩,然後她單親了,她可能就現在目前就沒有工作,她必須帶著孩子。那她現在目前只能靠補助過生活。坦白講孩子長大,花的錢會變多,其實就會擔心那接下來怎麼辦?那很有可能她就會求助社工,那我們就會透過社工那邊轉介過來,我們就會跟她談,降低她的一些財務焦慮 然後告訴她應該怎麼去調整跟修整。』
另外,也有一些個案因為負債,使得每個月收入被法院強制執行,馴錢師也會幫忙檢視合約是否合理,比如生活費計算不能只算自己,必須把小孩也算進去,且結合法律扶助等單位進行債務協商、更生,讓案主先穩定生活。
邱淑芸也表示,目前每年透過社工轉介,有1至2千人求助財務問題,未來和星展基金會合作後,規劃人工智慧AI平台,建制財務評估模型,把知識轉化為平台,第一步先開放給社工使用,明年規劃開放一般民眾線上諮詢,計畫3年改善27萬名經濟弱勢族群的財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