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ten by: Jason Hu
而除了公布雙方結束業務整合談判之外,Nissan 也公佈了恢復業績的詳細結構改革計劃。除在泰國等地關閉3家工廠之外,還將中國的産能縮小3成。此外 Nissan 將在2024 會計年度(截至2025年3月)計入1000億日元的結構改革費用,並在下一財年及之後追加相關費用,這將對業績造成壓力。
Nissan 最後選擇了自主重建之路,但業績持續嚴峻。預計2024 財報年度最終損益為虧損800億日元(上財年為盈利4266億日元)。由於北美業務的低迷、加上産品競爭力下降,Nissan 不得不加大針對經銷商的激勵獎金支出,進一步拖累了業績。
此前 Nissan 在重組計劃的制定上被認為進展緩慢,而此次明確了具體細節。在持續低迷的中國市場將砍掉50萬輛的産能,並計劃在2024年關閉江蘇省乘用車工廠,使中國市場的年産能降至100萬輛。此外,公司將在其他地區再砍掉50萬輛的産能,使全球總産能降至400萬輛;另外全球管理部門裁減2500人,在工廠裁減6500人,並在全球範圍內關閉3家工廠。此外 Nissan 將在美國的兩家工廠通過調整輪班方式來控制産量。
為提高業務效率 Nissan 還計劃推行股權切離、資産整合以及出售資産後與買方簽訂租賃協議以繼續使用設施的「售後回租」等措施,將在一個月內公佈具體細節。
由於自2018年岡恩下台之後 Nissan 頻繁的高層鬥爭與更換導致企業治理陷入混亂。為了加強經營監督 Nissan 採用了合議制決策機制,但也導致決策速度放緩。這次財報會議上社長 內田誠計劃削減20%的執行董事,並將在3月中旬前公佈新的管理架構。
而在產品面上,Nissan 在去年針對中東地區推出的新改款 Patrol、北美市場的大改款 Kicks 和 Infiniti QX80 等新車型,以及將於美國上市的 Armada 等新車型,預計將推動銷售並增加銷量。另外未來將透過提高流程效率,節省300多億日圓的成本。新產品開發流程進一步加強了規劃與開發之間的協作,透過數位化開發來縮短開發時間並減少實體原型。應用此新流程的首個車型計劃於2026財年投放市場。
具體而言,「主力機型」開發週期由52個月縮短至37個月,「後續機型」研發週期由50個月縮短至30個月。
關於加強未來成長的產品陣容,目前在日本市場上市的改款Note、Note Aura 是日本小型車市場的No.1,在美國大改款Kicks憑藉著較高的實用性和設計感,取得了強勁的銷售量。另外旗艦 Infiniti QX80因其先進的技術和豪華性而獲得認可,並正在全球市場上提升其影響力。在中東以壓倒性越野性能著稱的Patrol人氣飆升,生產Patrol、Infiniti QX80、Armada等暢銷SUV的日產車體九州宣布正準備增產。
為了保持這一銷售趨勢,Nissan 將在 2025 年與 2025 年度於北美市場推出Rogue PHEV和Rogue e-POWER(X-TRAIL PHEV 與 e-POWER)。在日本市場則是推出新款 K-CAR 以及 ELGRAND 大改款來加強其產品陣容。
在純電車型方面大改款 Leaf 將在全球範圍銷售、時間將會是 2025 年底,同時也將在歐洲市場推出 Micra 大改款、並將化身為小型電動車。針對中國市場純電高級轎車 N7 將於2024 年內發表。為加強產品陣容,該公司將充分利用與雷諾、三菱汽車、東風汽車等的合作關係,促進產品上市速度。
另外 e-POWER 第三代技術在於 2025年先行搭載於 Qashqai e-POWER 中期改款車型之後,計劃隨後逐步將該車型擴展到美國的Rogue和Elgrand 大改款上。第三代e-POWER將進化的e-POWER專用引擎與電動動力系統結合,顯著提高了燃油效率和靜音。還可以大幅降低成本。該車也將在高速公路上展現出色的燃油效率表現,這在長途行駛十分普遍的海外市場中至關重要,Qashqai e-POWER 預計將比上一代車型提高 15% 的燃油效率,實現同級領先的燃油效率。
從2026年起,將門對門自動駕駛技術和利用LiDAR技術的下一代防撞功能商業化並推動普及,為實現安全舒適的出行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