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全社會防衛韌性演習》「今天只是開始!」賴清德點名待驗證項目:韌性只能靠演習

風傳媒

更新於 03月27日13:36 • 發布於 03月27日13:36 • 鍾秉哲
20250327-總統賴清德(中)27日視察「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擴充急救醫療場所」,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左二)等人陪同。(柯承惠攝)
20250327-總統賴清德(中)27日視察「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擴充急救醫療場所」,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左二)等人陪同。(柯承惠攝)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第3次委員會議,今(27)日在台南舉行首場實地操演後召開。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會後轉述,總統賴清德在會中做出3項裁示,並提出4點結論,並表示韌性只能夠靠演習,還要不斷地演習,從錯誤中學習,才有可能逐步達到全社會防衛韌性。賴清德也說,除了今日演練內容,還有更多項目需要在未來的城鎮韌性演習中一一驗證,如通訊障礙、交通癱瘓等重要關鍵基礎設施,被破壞時的搶修或備援。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場實地操演今日於台南登場,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親自南下視察,蕭美琴赴南寧高中見證「大規模疏散撤離及避難收容處所開設」演練,賴清德則前往育平公園視察「擴充急救醫療場所」演習。操演結束後,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下午4時舉行第3次委員會議,會後記者會由內政部長劉世芳、台南市長黃偉哲、國安會副秘書長劉得金、林飛帆及郭雅慧出席。

作出3裁示 賴清德盼368鄉鎮市區都盡可能實地操作

據轉述,賴清德在中作出3項裁示,盼各級政府要積極辦理實地演練、落實驗證、持續精進,此次差台南辦理實地演練只是開始,中央各部會、全台22縣市,甚至368個鄉鎮市區,未來辦理的演習,應盡可能實地操作,才能達到驗證的目標,也希望內政部與南市府將此次演習的經驗,及各界提供的意見積極與其他政府機關分享,「我們要從做中學,更不要怕從錯中學!唯有務實執行演習,才能了解計畫的不足,並且找出修正的方案,來打造更具韌性的國家,這是我們的重要使命。」

賴清德提到,各級政府要積極強化基層組織能力、運用基層組織活力,來應對各項災害,許多委員多次提到,在極端狀況下,各項應處不能過度仰賴國軍,所以各級政府應善用民間資源,加強政府和民間的合作,建立自救、互救的社會韌性。此次演練過程仰賴民眾積極配合,及民間組織發揮的關鍵支援角色,當災害發生時,第一時間應變最為關鍵,因此政府的工作應是協助基層民眾,掌握防災、救災的各項能力,在制定防救災計畫時,也要擴大民間參與,才能建立完整的應變架構。

賴清德:將全社會防衛韌性提升,作為社會溝通關鍵議題

賴清德說,全社會的防衛韌性需突破當前的認知架構,透過教育和公民參與,來增強整體意識與能力。持續強化溝通能量,是提升社會韌性和國家整體戰略的關鍵,政府與民眾建立良好溝通,是社會秩序維護重要的一環。政府各部門也一定要持續透過與各界專家學者交流,建立政府各部會戰略溝通量能,並將「全社會防衛韌性」的提升,作為社會溝通的關鍵議題。

賴清德表示,與此同時,政府也要針對不同受眾進行精準溝通,提高訊息的覆蓋率與影響力,避免誤解與謠言的產生,來維護社會安定,落實在基層、扎根在鄰里,「今天的演練,是我們跨出的一小步,接下來,我們還要在結合了以往萬安演習與民安演習的城鎮韌性演習中,驗證更多全社會防衛韌性的準備工作。我們要不害怕有缺失,要抱持下一次要比這一次更好的態度,來驗證各項工作。如此,才能真正讓台灣社會面對不可預期的災難時,更具韌性。」

委員會議4點結論 賴清德:將堅持無劇本演練原則

賴清德也在會中提出4點結論,他說,政府的方向是持續團結全社會,一步步克服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相關挑戰,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政策必須堅定向前,這是為了確保台灣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的必要作為,台灣必須團結跨領域、跨世代的國人,且要超越黨派來共同努力。除了他先前已宣布的政策,未來也需要更務實的盤點相關需求與計畫,藉由提出具體執行方案,如實編列相關預算,讓政策落實,並讓民眾感受政府保護台灣的決心與行動力。

賴清德表示,政府將堅持無劇本演練原則,持續驗證各級政府應變機制,此次演練的目的,在於找出問題,更真實的了解目前各級單位準備的程度,而除了此次演練的內容,還有更多項目需要在城鎮韌性演習中一一驗證,如通訊障礙、交通癱瘓等重要關鍵基礎設施遭破壞時的搶修或備援。未來各部會需要秉持有想定、無劇本原則,持續推動相關演練,摒棄過去追求零失誤、無風險的推演模式,必要時,更要升高驗證規模,精進對災害的處置能力,同時擴大公私協力的合作橋樑。

賴清德:台灣努力已獲國際肯定,將堅持反制統戰滲透

賴清德提到,國際情勢愈來愈複雜,但台灣的努力已得到肯定,並要再接再厲。今年全球政治局勢再次有了重大變化,許多國家都更積極思考因應方針,而台灣積極因應各項挑戰的努力,也有初步的成果,在不同的場合上,許多駐台使節或訪台人士都向他稱讚台灣的努力與決心,這表示台灣的付出已得到肯定。不論天然災害或地緣政治,台灣長年處在威脅的最前線,也因此有自己獨特的應對體系,未來不僅要持續學習理念相近國家的優勢,更要積極向國際說明,台灣推動政策的成果。

賴清德強調,台灣沒有分裂的本錢,台灣的自由民主,需要全社會的投入才能守護,面對地緣情勢日益複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及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是全體國人和朝野政黨的最大共識,沒有任何妥協空間,因此他在這個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針對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來整合各部會力量,用積極作為、採取相應防範措施,確保國家主權不受侵害,確保2300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確保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永續如常。(推薦閱讀:柯文哲血尿只照X光檢查?醫嘆「最最最劣等的醫療」:難怪柯爸這樣說

賴清德也說,反制統戰滲透、強化社會韌性,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推動這件事必然會遭遇許多阻力,但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有好的結果,「我們也需要所有國人同胞,共同努力參與,政府會負起責任、做好規劃,也希望國人同胞、朝野政黨,能與政府攜手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