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分段徒步環島,用走路的速度看風景!精神科醫師吳佳璇:台灣可以這樣玩

50+好好

更新於 08月02日08:24 • 發布於 08月02日01:19

文/林芳如 圖/吳佳璇提供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徒步環島是許多人的夢想,但受限於種種因素,並非人人都能一次抽出20幾天出門徒步。何不分段徒步?為了兼顧工作和照顧失智父親,精神科醫師吳佳璇就選擇花費將近3年,逆時針分段徒步環島。她發現,用走路的速度看風景,可以發現許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沿路上,也遇到許多趣事。繞台灣一圈後,她已經養成日行1萬5,000步的習慣,還將繼續出發,走樟之細路和山海圳國家級綠道。(本文出自《50+週刊》:50歲後的徒步環島指南:原來,很多人沒有想像中重要!

完成分段徒步環島之後,走路已經成為精神科醫師吳佳璇的習慣。

事實上,早在2018年,吳佳璇就會每年請假2、3次,每次7天,到日本分段走四國遍路。回台灣後,再書寫沿途見聞和歷史故事,供稿給雜誌,但就在即將走完時,疫情來了,似乎也不適合再寫日本的題材。「再寫下去,大家會把我罵死:不能出國還寫哪裡好玩。」

這時候,她看到《孤獨的美食家》原作久住昌之曾經寫過一本書:《野武士,一路向西!:從東京散步到大阪,兩年間的即興遠征》

看完之後,吳佳璇心想:「那台灣可以怎麼玩呢?」於是,自2020年10月起,她以隔週徒步的頻率,從台北出發,沿著西部一路向南。

「西部比較不會下雨,加上秋天開始吹東北季風,一路向北是跟東北季風作對,相對辛苦,所以先一路向南。」

走縣道或鄉道 速度慢時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第一次徒步,吳佳璇沒有規劃,僅憑腳程,早上8點多出發,下午1點走到新莊。「這麼早就回家,好像太遜了。」這麼一想,她又繼續走,到了龜山才北返,總共走了30幾公里。

一開始,她覺得腳非常痠,可是隨著徒步次數增加,慢慢地,腿不痠了,也更有心情邊走邊看。

想一次走25至30公里,平日自主訓練不可少。
想一次走25至30公里,平日自主訓練不可少。

「當速度變慢的時候,會觀察到很多有趣的、平常不會留意到的事。」例如,星期天走到桃園虎頭山時,她看到一群外籍移工邊聽音樂邊烤肉,覺得很新鮮。路過桃園神社,看到原汁原味的日本神社風貌,在不能出國的當下,則有偽出國的感覺。(相關閱讀:每月參加健走團一次,有益心靈!江季翰:定期給自己脫離日常的時間,出走的感覺會上癮

到了楊梅伯公山,她看到好多美麗的榕樹、樟樹。回家一查,才知道在1990年代,這麼漂亮的樹,曾經差點被砍掉。「那時社會運動很豐富,有一群人天天守護、天天唱歌,樹才保留下來。」

徒步桃園時,吳佳璇看到好多地方都在蓋房子;可是,她竟然在半路看到一塊荒地。問了同行的當地朋友,才知道那就是當年RCA事件遭受汙染的土地。「我以前很關注這件事,沒想到就這樣走入了現場。」

一路上,有許多各式各樣的觸發,看到好奇的畫面,回家以後,她就上網查資料。有時候,則是先有想法,再刻意安排路線,查詢Google地圖估算距離,一天徒步25至30公里,例如走到彰化繞到鹿港,或是走到雲林和彰化交界的西螺大橋。所以,她不一定是走台1線或台3線,也常常走縣道或鄉道。是否過夜,則取決於單程交通時間,只要超過2小時,她就會過夜。

從一個人到開徒步旅行團 有不同的快樂

本來,吳佳璇是一個人走路,但當她在臉書公告徒步的消息後,陸續有朋友想參加。不過,一開始,光是約時間,就花了一番功夫。她想了想,覺得不對。「走路的主體應該是我。」後來,她索性開設私人社團,邀請朋友加入,直接公告行程,時間允許的人再報名,如果沒人同行,她照樣出發。

一個人徒步和帶領徒步旅行團,各有各的樂趣。

過了濁水溪以南,鄉親看到她一個人走在路上,經常靠近問她:「小姐,要不要載你?」她回:「不要啦,我在健行。」對方還會說:「夭壽熱,快上來。」經過一番解釋,對方才放心地離開。

徒步旅行團出發時,每個人都會適度做出改變,出現很多有意思的事。例如,11月,有個朋友穿著一件刷毛外套到高雄走路。因為天氣實在太熱了,到了路竹市場,朋友索性買了一台菜籃拖車,把所有東西都放進菜籃裡,拖著拖車走了2天。

走到坊寮,經過墾丁、鵝鑾鼻,轉往東部後,吳佳璇開始一路向北,途中果然遇到好幾次大雨,也逃不過東北季風的侵襲。

「東北季風跑得比較快,有人愈走愈慢,我們還把走不動的人包在中間。」回家後,吳佳璇上氣象署網站查詢瞬間風速,才知道當時陣風十級,已達輕度颱風等級。

到了宜蘭,因為離台北近,吳佳璇幾乎週週出發,並常有前輩、同學同行。「後來,我們還喊出週週有海鮮的口號,每個禮拜到一個漁村吃海鮮,吸引了很多人。」

2023年1月,徒步旅行團一路向北,於崇德往和平處留下珍貴影像。
2023年1月,徒步旅行團一路向北,於崇德往和平處留下珍貴影像。
吳佳璇在紙上寫下2023年2月預定徒步路線規劃。
吳佳璇在紙上寫下2023年2月預定徒步路線規劃。

日行1萬5,000步 分段徒步可兼顧工作和照顧

過了將近3年,到了2023年4月,吳佳璇終於逆時針走完台灣一圈。此時,走路已成習慣,看到千里步道協會介紹樟之細路、山海圳國家級綠道,她很感興趣,再度展開分段徒步之旅。

吳佳璇和朋友分段走山海圳綠道。
吳佳璇和朋友分段走山海圳綠道。

樟之細路起自龍潭,止於東勢,沿途有許多山路,交通接駁不便,吳佳璇好幾次都是靠著當地鄉親協助。有一次在苗栗三灣,為了蓋章,她來不及和同伴蘇醫師一起上車,只好等下一班車。此時,一個阿伯騎車過來,問:「要不要去追你朋友?」最後,當阿伯抄小路載她到頭份時,朋友搭的公車,因為繞路,竟然還比她晚到客運站。

臨時起意想走路,吳佳璇會早上看診,下午從住家新店搭公車,到附近走2、3個小時,大約7至10公里,淡蘭古道南段、坪林一帶,有山有水,就是她很喜歡的路線。「我現在不止日行萬步,是日行1萬5,000步。」

對吳佳璇而言,分段徒步讓她能稍微休息,同時兼顧工作和失智臥床的父親。「雖然看護照顧得很好,但我每個禮拜還是會回去2、3次,協助補給或復健。」她說,爸爸已經85歲,為了在有需要時及時回家,她不會安排超過7天的旅行,即使出國,最遠也只到日本,不會到歐美國家。

沒有辦法一口氣休假30天,分段徒步也是一種選項。而且,還能避開連日長途走路的辛勞,更有餘裕探索周遭,讓走路成為習慣。

相關閱讀:吳佳璇著,《一路向北:浪人醫師的徒步台灣東海道》,時報出版

加入50+好好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