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芳如 圖/Shutterstock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打羽球、網球、桌球,能預防腦力退化!長期研究持拍運動的台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教授洪聰敏指出,持拍運動有助於強化下肢和身體核心肌群,且與對手互動,也能刺激大腦,強化腦力。不過,打球一段時間後,身心可能逐漸適應,進步變得緩慢。該怎麼做,才能持續刺激腦力?
如何預防大齡腦退化?從事持拍運動是個好方法。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洪聰敏指出,自明(2025)年起,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總人口20%,中高齡群體如何維持腦力,將成重要議題。(相關閱讀:3個月內大腦減齡4歲!北醫石頭湯如何善用遊戲復健,讓長者認知功能「回春」?)
目前,洪聰敏正在進行一項產學合作,研究認知刺激運動是否有助於預防腦力退化。其中,一位67歲、沒有運動習慣的女性,在兩個月內,每週打桌球3次,每次1~1.5個小時。結果,其工作記憶正確率從前測的69%提升至85%,反應速度從0.875秒縮短至0.769秒,顯示持拍運動有助於預防腦力退化。
洪聰敏分析,無論是桌球、網球或羽毛球,都會有對手互相對抗,此時,必須保持專注,眼睛才能看到球打過來。此外,觀察球速、角度、落點、力量,大腦必須經過判斷和計算,才能預判要用什麼技巧應對、球要打回去對手的哪個位置。整個過程,大腦承受了一連串的計算負荷。
沒有新的刺激 靈光的大腦也會衰退
負荷會破壞身體原本的平衡,但這是必要的練習,因為適當的負荷,能使人進步。
洪聰敏舉例,假設目前你上臂能舉起的重量是20公斤,想要增加上臂肌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可負荷邊緣,亦即20乘0.95或0.9練習。以2~3次為一組,休息後再繼續,每次舉6組,每兩天做一次,過一陣子後再檢測,你的上臂肌力可能會增加到21~22公斤。
「環境要求我們負荷,身體就會把營養動用到那邊的肌群,讓肌肉纖維長得更粗,才能適應環境。」洪聰敏說,如果沒有負荷,就會產生逆向適應。例如,肌肉強壯的人,一陣子不運動,就會流失肌肉;腦筋靈光的人,一旦不再刺激大腦,腦力就會退化。所以,年紀愈大,愈要想辦法活動身體和大腦,而動腦的方式之一,就是學習,持拍運動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洪聰敏進一步解釋,持拍運動除了會大量動用身體和腦部計算,還得因應對手調整自己。他說:「不同的對手會帶來不同的刺激,所以建議不斷換對手,一直和新的對手打球,有助於刺激腦力,讓身心變得更強大。」此外,新的對手也意味著新的朋友,擴大社交圈,對於大腦和心理健康都有幫助。洪聰敏說:「持拍運動需要對手,大家不要把這當成限制,要看成優勢。」
中高齡群體 要把維持健康當成必要花費
此外,打球的時候,雙腿常會有類似蹲馬步的姿勢,這個動作可以增強下肢肌力,加上持拍運動必須快速移動位置,一邊移動,還得一邊維持動態平衡,亦有助於核心肌群變強。而對高齡群體而言,白肌的流失速度普遍比紅肌快,殺球的瞬間,身體部份肌群得用力,有助於強化白肌。(相關閱讀:儲存老後「好腳力」!只靠運動不夠,這樣練對「白肌」才能抵抗肌肉流失)
常見的持拍運動有桌球、羽球、網球等,打哪一種最好?洪聰敏分析,羽球和桌球常需殺球,對白肌的促進效果特別大。網球的球拍重、球場大,對於中高齡群體的潛在傷害可能比較大,而羽球因即刻啟動的動作比較多,無形中提高阿基里斯腱受傷的風險。若按照易學性排序,洪聰敏的觀察是羽球、桌球、網球。他說:「羽球拿起來,大多數人至少球都發得出去。」
不過,洪聰敏認為,對中高齡群體而言,打什麼球都很好,喜歡最重要。如果是新手,建議報名坊間專為初學者開設的小班制團體課。
「我想給大家一個重要觀念,中高齡群體要把維持健康當成必要花費。」洪聰敏說,新手先花錢學技術,在班上就能找到程度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打了一陣子之後,再加入俱樂部和不同的對手打球,讓身心更強大。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