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小"菇"不獨處! 友善產經 二度利用太空包

大愛新聞

發布於 2021年04月24日11:32

菇類,這個食材您應該不陌生,但您知道種菇過程,會產生相當多的廢棄物嗎。台灣每年要用掉超過5億個太空包,保守估計每年至少需要35萬噸的木屑,提供菇類生產,用量相當驚人,這些太空包多數無法重複使用,造成資源浪費與環境的汙染問題,因此如何提高太空包利用價值,一直是菇類產業的重要課題。

今天開始「菇生不息」專題報導,我們要帶您看台灣正在如何解決這個頭痛的問題,台中農改場的專家著手研發,將廢棄菇包轉化為有效資材,讓農民可以在田間使用,將這些剩餘物質快速地去化,解決過量太空包的問題。

記者 吳志怡:「菇,健康養生,是許多人喜歡的食材,再加上立體層架式太空瓶栽培法,發育非常地整齊,而且不占空間,每年產量相當驚人。」

菇場老闆 林章德:「用立體栽培,一般我們用六層來算,一坪地可以當六坪在使用。」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塑膠罐,裡面除了木屑培養基,還加了許多營養素。

菇場老闆 林章德:「米糠、麩皮、大麥,它要的營養也是很充足。」

裝瓶完,送進滅菌櫃高溫殺菌,接著接菌,最後送進霧氣瀰漫的菇房,人工加溼下,營造菇菌適合生長的環境,但整罐採收一次後就不再使用了。

菇場老闆 林章德:「容器是1100公克,內容物是650公克的實重,產出的菇,一般有150-200公克左右,可食用的差不多在150(公克)。」

成本更低的太空包,可食用的更多,但要丟棄的也更大量,為了產量,更多菇農,選擇的是一次性的太空包,但為了隔絕空氣中的雜菌,太空包會先套上塑膠環固定,再用棉花塞住開口, 但丟棄時,沒有分類,也提高了業者的處理成本。

廢包處理業者 謝輝能:「這邊的 都是未走菌的包,香菇包就是黑包,如果是黑包的塑膠袋(太空包),現在是換我們要給廠商一台(貨車)差不多要1萬5,(你們還要倒貼錢)對,(為什麼)因為那個裡面有棉花,就不好處理。」

所謂的「走菌」就是菌絲生長的過程,白色菌絲從上而下蔓延到整個太空包,要花上四五個月,之後一朵朵的菇才會冒出頭,若無法完成走菌,就只能丟棄。

太空包的木屑和塑膠袋,透過分離機分離,塑膠廠收取塑膠袋造粒,木屑賣給有機肥業者,但光仰賴回收業者根本處理不完。

廢包處理業者 謝輝能:「(菇包)水分多的話,用打包機下去打的時候,在分離的時候,有時候木屑會跟塑膠袋一起出來(無法分離),所以不好處理,一定要用一些乾料下去混合。」

菇包處理費時費力,菇農還必須負擔一筆處理費,過去沒有處理廠前,成為汙染源頭。

廢包處理業者 謝輝能:「檳榔樹下隨便亂倒,袋子自己就把它點火就燒掉了。」

採收完,菇場將香菇廢料脫瓶,這些剩餘物質,還有很豐富的營養,又可以用來當作堆肥,再回到土地上。

但現行法規,對於堆肥場的設立嚴格,菇場不能就地將廢料轉化為堆肥,必須再送往肥料廠。

台中農改場研究員 陳俊位:「因為運送的關係,導致它的生產成本增加,農民他使用 還是會考量他的成本,所以如果你的成本,(堆肥)單價過高,農民其實使用的意願不高」

許多菇場已經有能力處理自己生產的廢棄物,但礙於法規,無法創造二次經濟效益,如果能在地處理、在地去化,就能用最低成本,處理最大的量,加速廢棄菇包,循環再生的方式,還可以運用在農作物。

葡萄藤下有雞有鵝,擔任除蟲與除草大軍,讓這片葡萄園遠離農藥的危害。

記者 吳志怡:「冬天的時候,我們都會穿衣服禦寒,而葡萄樹也很怕冷喔,冬天它的禦寒方式,就靠這個超大的暖暖包。」

葡萄農 胡志豪:「種菇的廢棄物,(收)回來我們園區循環,菇包裡面會發酵,它會產生熱能,熱能讓根系就不會那麼快休眠。」

替作物保溫的,就是這個超大型的暖暖包,用的正是菇包的廢料,加入木黴菌,放在樹頭改良土壤,也讓荔枝園的老樹新生。

這已經是放一陣子了,下面這些都是會長一些根系,像這個枝條都已經在腐爛了。極端氣候果樹歉收下,這片試驗果園一枝獨秀。

台中太平農會理事長 林章吉:「全省只有一成二成(產量)的時候,我們太平區這裡就有八成(收成)。」

台中農改場研究員 陳俊位:「菇包介質跟肥料,利用整包置放方式,一方面加快枝葉的分解,再來也可以達到保溼的效果,在這邊的節水量可以達到80-90%。」

廢棄菇包再利用,對土地友善的循環經濟,也讓收成的水果更甜美了。

採訪撰稿 吳志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