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音樂

陳鎮川逗兒子笑比辦金曲獎更榮耀!給他對抗世界的勇氣,「抬頭挺胸說有我兩個爸爸」

嬰兒與母親

更新於 05月19日15:14 • 發布於 05月19日00:00
陳鎮川逗兒子笑比辦金曲獎更榮耀!給他對抗世界的勇氣,「抬頭挺胸說有我兩個爸爸」
陳鎮川逗兒子笑比辦金曲獎更榮耀!給他對抗世界的勇氣,「抬頭挺胸說有我兩個爸爸」

身兼經紀人、製作人、作詞人的陳鎮川,更是天后張惠妹背後的重要操刀者,這一生辦過的三金典禮不計其數,他卻說:「能逗兒子笑一次,比成功辦完一場金曲獎,還要有成就感!」在孩子面前,他只是一個平凡的爸爸,外界的豐功偉業,不及兒子一個開懷的笑。

陳鎮川告訴兒子:媽媽是天使!

「同志生養小孩,是世界少數中的極少數。」但陳鎮川認為,能不能成為好家長,跟性向沒有關係,就算是極少數,更要做好表率,「同性或異性的家庭,一樣都是父或母,愛與責任都相同,有沒有想清楚、夠不夠成熟才是關鍵。

陳鎮川分享,同志家庭跟小孩溝通,每一步都要很小心並經過思考。兒子陳陳一歲多,在無人指導下,叫了保母一句:「媽媽」,保母還委屈的哭道:「我沒教過他叫媽媽!」他和另一半不曾懷疑過保母,只要求跟孩子解釋她不是媽媽,「否則將來保母離開,他會覺得媽媽不要他了。

上學後,面對班上同學幾乎都有媽媽,如何建構陳陳心中對媽媽的想像?絕對是每一個同志家庭最重要的課題。陳鎮川直言,這道題他們在心中已經演練無數次。

「爸爸的身體無法把你生出來,一定有一位媽媽生下你,你的媽媽跟別人的不一樣,她在美國,是個特別的天使,等你長大我們去美國看她,到時我再告訴你,為什麼她這麼好願意生你出來。」陳鎮川在兒子一歲多時,這麼告訴他。

安全感,讓孩子有能力對抗世界

很奇妙的,只解釋這麼一次,陳陳即使在聚會時看到小朋友們都有媽媽,從此再也沒有問過這件事,「他內心已經有答案,」陳鎮川說,幼兒園班上有位同學也有兩個媽媽,以後遇到母親節或父親節,順其自然就好,母親節時可以寫張卡片寄到美國。

陳鎮川表示,台灣的多元觀念很完善,有很多適合孩子看的多元繪本,他會不厭煩的念給陳陳聽,並告訴他:「你的兩個爸爸一定比別人厲害,因為我們太愛太愛你。」他會甜蜜的回答:「我也最愛你們!」

陳鎮川堅定的說,從兒子一出生,就告訴自己:「我要給他最大的安全感,讓他有能力去對抗這個世界對他的疑問,」當別人質疑他,為什麼有兩個爸爸時,「他必須非常抬頭挺胸的回答!」

他和Darren採取親密育兒法,「哭了就抱,不用那麼折磨自己。」希望從小建立陳陳的安全感,讓他成為快樂的小孩,陳鎮川認為:「快樂的小孩才聽得進去大人告訴他的觀念,用對的方式教育他,分辨善惡與好壞。

川哥育兒法:碎念 20 次還不懂?再講一次!

兩人自陳陳出生起就告訴他,家裡只有兩個爸爸,一個是爸比,一個是爸爸,沒有人刻意扮演媽媽這角色,兩人分別一白一黑、一柔一剛,風格鮮明。

「我是比較寵的那個!我有耐心同一件事講 20 次,講到孩子聽懂為止。」那萬一陳陳聽不懂怎麼辦?「他不懂,那我會用另一個方式再講一次。」陳鎮川笑說,他絕對是非常有耐心的爸比。

養育孩子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麼?陳鎮川強調:「就是讓自己再成長一次!」把畢生所學、以為、自負、成績全歸於零,與小孩拉到同一個平行線。重新學習每一件事後,「我才發現,原來這麼小的一件事,居然可以讓人如此快樂!」

金曲的榮耀時刻,比不上兒子一個笑

常常不小心逗笑孩子之後,陳陳會一直咯咯大笑叫爸爸重來,有時候會笑到岔不過氣,說:「爸爸再來一次!」陳鎮川感性的說:「我就會覺得天啊,我怎麼會讓他這麼開心!」

他認為,讓孩子笑沒有公式,就算今天有效,明日也不一定會奏效,「他笑完一次,就像成功辦完一次金曲獎這樣有成就感!」他發現,自己竟然笑得比兒子還開心,這是這輩子所有榮耀都換不來的快樂時刻。

陳鎮川堅信,「在一旁玩手機,那不叫陪小孩!」如果他必須要忙,會跟兒子溝通:「你先玩一下,爸爸先回一個重要的訊息。」兒子聽完會調皮的回他:「不要再玩手機!」

兩個爸爸的週末假日,就是完全陪孩子,午覺跟他一起睡,起床帶他吃下午茶,接著去體育場跑步或者騎車,陳鎮川一天也不捨得錯過跟兒子相處的時間,他說:「錯過一天,就是錯過孩子一天的成長,他可能明天更懂事,就少想理我一點!」

除了不讓自己遺憾,陳鎮川強調:「孩子給我的回饋比我給他的更多,而且很真,這是我在外面的世界找不到的美好!」這段話,真實道出身為父母育兒的甜蜜感受。

父母通常不需要子女的回報,但孩子的回饋卻很即時!陳鎮川一家人從兒子還不會說話時,就不停跟他聊天,所以陳陳嘴巴很甜、很會撒嬌,不僅會在經過玩具店時巴結:「爸爸我愛你」,也會在生病住院打點滴時安慰他:「爸爸你趕快好,我不能沒有你!」

兩歲半時,陳鎮川去幼兒園接兒子放學,一出來抱住兒子時,陳陳馬上拿出在學校做的項鍊,甜甜的說:「這是幫爸爸做的!」隔天看到爸爸上班脖子上沒有項鍊,他會嘟嘴:「你怎麼沒戴項鍊?」這些舉動,都讓爸爸心頭感到很溫暖。

兒子在呼喚!兩個爸爸看完電影只想回家 

至於十幾年吵架次數不到五次的陳鎮川跟Darren,有了孩子後,還能如此和平相處嗎?陳鎮川不諱言,自己囉嗦、愛碎念,個性較神經質,另一半意見較少,「只要我忍住,大部分在意見不同時,都會找到一個平衡點!」也希望藉此讓兒子看到,爸爸和爸比的溝通都很和平。

不過,帶小孩的過程,難免會有擦槍走火的時刻!陳鎮川提到,有時一面要應付哭鬧的幼兒,一面對抗另一位處理方式不同的大人,說服大人的同時須擺平小孩,這時候只能告訴自己冷靜!

「當小孩在鬧,另一半在發脾氣,當下先把小孩抱到街邊去走一走,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再說服他等會兒去跟爸比道歉:『對不起,我不該鬧脾氣!』讓他們也能和解。」陳鎮川坦言,雖然溝通不易,但圓滿解決後,會覺得是個辛苦又美妙的過程。

他曾經問過Darren:「會不會因為陳陳的出生,生活的某些開關被關掉,而有一點遺憾?」對方說,一開始可能有一點,感覺好像再也沒有娛樂,後來漸漸發現,「原來養小孩這麼快樂!」

例如,去夜店或看電影,通常能夠預期那個娛樂是什麼,回來就是開開心心、醉醺醺的,或者看的是恐怖電影,被嚇去半條命!「但小孩子,你不知道下一步會有什麼反饋,這種得到跟原來的生活無法做比較,沒有好壞也無法進行取捨。」

前陣子,陳鎮川和Darren去看電影,竟發現兩人走進電影院已是兩年前,映後一結束,Darren旋即道:「趕快下樓,我Uber都叫好了!」 陳鎮川笑說,首映會是六點,他想在小孩九點睡覺前趕回家,「他自己都沒感覺,早心甘情願的把責任感揹在身上。」

親情勝過血緣!陪伴成長比親生重要

兩個人的愛情,因為孩子得到昇華,對同志家庭來說,尤其難能可貴。陳鎮川強調,對男同志來說,生小孩十分困難,想要孩子的念頭已經十幾年,但直到媽媽過世,深刻感到家不見的孤獨感,才下定決心走這條生育之路。

因為想要有小孩,他和Darren才去辦婚姻登記。從尋找合法的美國代理人、卵子銀行、代理孕母,雙方各自前往美國取卵、取精,配對後植入代理孕母的子宮,成功懷孕至寶寶出生,再接兒子回台灣,前後歷經兩年半。

當時,陳鎮川和Darren都有進行取精,最後Darren的胚胎分數比他高,決定用另一半的胚胎植入。常有人問:花了許多錢,耗費這麼多年,生一個沒有血緣的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陳鎮川的回答出乎意料,「不要說是血緣,我想要一個孩子的念頭,甚至不是另一半的精子,我都可以接受!」他表示:「我非常有把握,對親情的情感一定超過我的血緣!」

還沒生陳陳前,陳鎮川原本的想法是領養,他有信心給領養和親生孩子的愛,完全百分之百一模一樣,「我對生命充滿熱情,想陪伴一個小孩長大,或者他陪我,或者互相陪伴的需要,大過於血緣的連結,」他頓了一下,說:「如果沒有這個小孩,我的愛會沒有地方去。

「懷孕過程更是超乎想像的艱辛,隨時想讓你放棄!」例如:第一次植入的胚胎是女生,卻在一個半月後流產;第二次植入後,懷胎到7個月,適逢新冠疫情期間,代理孕母感染了病毒,由於當時新冠病毒對胎兒的影響還不明朗,法院特別允許可墮胎,當晚陳鎮川和Darren在家裡開了一瓶紅酒,討論是否留下孩子。

「最後決定生下來,不管好壞都是我們的小孩,不好我就照顧他一輩子!」 2021 年 2 月 28 日晚上十點多,陳鎮川和Darren收到從美國傳來的寶寶照片,兩人眼淚奪眶而出,這條漫長又辛苦的生子之路,歷盡難關終於走到盡頭。

陳鎮川苦笑,自己在 23 歲那年選擇當同志,卻從不曾跟媽媽坦白過,「她大概25年前心裡就知道我是同志了吧,但從來不說破,我想她也許很感謝我沒對她出櫃,這樣她永遠都能跟三姑六婆說『我阿災』,而不用說謊。

深厚的母子感情,讓身為同志的陳鎮川,也希望擁有一份踏實的親情,想手把手牽著自己的孩子長大。

多年以後,他努力圓了夢,盡自己所能給了兒子最多的陪伴,讓他漸漸成長為一個活潑開朗、心中充滿愛的小男孩。陳鎮川一家三口的幸福背影,起了最好的示範作用,讓更多人看見了同志家庭的美好願景。

採訪撰文/游資芸

圖片提供/陳鎮川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19

  • 松松
    祝福你倆 用愛和陪伴,讓孩子幸福快樂長大
    05月19日01:33
  • 大人對小孩就主要是會教和不會教的差別!這個差別就造就了不同的小孩.
    05月19日04:46
  • Ellen Chen
    有了兩位爸爸,一歲的孩子卻會自己找媽媽,可見這是天性,要有爸爸也要有媽媽
    05月19日05:02
  • JC
    比8+9的父母好太多太多了
    05月19日06:36
  • 吳幸忠
    雖然孩子沒辦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但是這樣的成長環境對孩子是公平的嗎?
    05月19日07:0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