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因為發生率、死亡率高居第一,儼然成為台灣新國病。所幸,隨著國人健檢意識提升,現在有超過3成的肺癌患者屬於可以接受手術切除的早期肺癌,且通常預後都很好。不過,可別以為手術後就能掉以輕心,事實上,早期肺癌即使接受手術,還是有一定的復發風險,尤其期別越高,復發風險也隨之提高。需要透過更精準的治療策略,例如依照腫瘤組織型態、基因檢測、免疫標記等,術後輔以化療、標靶、免疫等治療,將復發風險降到最低,才有機會力拼治癒。
早期肺癌切除後不代表安全!
看不見的癌細胞可能成為未爆彈!
長庚醫院外科部副部長/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趙盈凱醫師表示,一般所謂早期肺癌,是指第一期至第3A期之非小細胞肺癌,這類患者通常可以藉由手術移除腫瘤,達到治癒。
不過,雖然透過手術可以切除肉眼可見的腫瘤,但體內還是有可能存在癌細胞的蹤跡,它們將經由淋巴系統或血液,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導致復發。因為體積過小,不容易透過影像學檢查發現,這也是為什麼在術後明明已經確認切除乾淨,仍可能在數月或數年後,突然發現復發跡象。趙盈凱醫師強調,肺癌第一期術後可能的復發風險約是2到3成;第二期會提高到5成;第三期則高達7成。
為對抗影像學檢查無法發現的微小腫瘤轉移,過往最常使用的武器就是化療,在術後給予輔助性化療,可以降低約5%復發風險,雖然聽起來不多,但在過去是相當重要的成果。直到現在,隨著醫學持續進步,有個人化精準治療的觀念後,慢慢瞭解每個肺癌,都有不同的型態、基因突變,可以針對癌細胞弱點給予標靶或免疫治療,成為近期早期肺癌術後輔助治療新趨勢。
早期肺癌如何選擇合適術後輔助治療?
精準治療前先瞭解基因突變和生物標記
趙盈凱醫師形容,現在對付癌症就像玩撲克牌遊戲,越早知道對手的底牌有什麼,將對後續出牌更有利。因此建議確診肺癌後,盡早透過基因檢測瞭解是否有基因突變,可以提供醫師擬定更全面的個人精準治療。
以臺灣最常見的肺腺癌為例,可以看到有EGFR突變者,若能在化療後,接續給予標靶藥物治療,可以大幅降低復發風險;而國人第二常見的基因突變ALK,此類型可以在術後跳過化療,直接給予標靶藥物治療,來降低復發風險。
至於沒有檢驗出基因突變者,也不用氣餒。趙盈凱醫師說明,現在還有免疫治療可以幫助,透過瞭解患者免疫標記表現量的高低,來評估使用術後免疫輔助治療的成效,若PD-L1表現量大於1%,化療後給予免疫治療一年,可以降低約3成;PD-L1表現量大於50%,則能降低5成以上。對比先前單用化療的年代,復發風險已能大幅降低,且因為免疫治療的機轉特殊,可以教會人體辨識癌細胞並將其消滅,「很多人一旦教會,效果可以持續一輩子,達到所謂長尾效應。」
第一期到3A早期肺癌必知!
醫講解術後降復發拼痊癒關鍵
瞭解早期肺癌術後有一定的復發風險後,有哪些期別建議接受術後輔助治療呢?趙盈凱醫師表示,由於人體淋巴結如同火車站一般,第二期像是小火車站;第三期則是人聲鼎沸的大火車站,事實上有許多癌細胞都透過淋巴結這個運輸站,擴散至人體各處。因此期數越高,使用術後輔助治療的效果就會越好,特別是第二期及第3A期。現在有爭議的1B期,可以與醫師討論做全面的分析與考量,再視自身情況決定,是否需接受術後輔助治療。
趙盈凱醫師分享自己曾收治一名50多歲的男性,在某次健檢意外發現肺部2公分的腫瘤,初步檢查確認分期為第一期,接受手術切除後也順利出院。但在將腫瘤化驗後,發現體內可能有殘存的癌細胞,「雖然當初診斷是第一期,但現在手術後發現是第3A期,有極高的復發風險,必須先接受術後輔助化療,再考慮其他治療。」在趙醫師的建議下,該名患者先進行NGS基因檢測,將所有可能的突變問題揪出,幸運的是,他檢驗出有PD-L1表現,可以在化療結束後接續使用免疫治療,順利結束療程後,現在已追蹤兩三年,還沒有看到任何復發跡象,患者相當開心自己能回歸生活與工作。
趙盈凱醫師鼓勵,早期肺癌術後應該積極配合醫囑追蹤,一旦發現任何可疑的跡象,應盡早安排適當的術後輔助治療,將復發風險降到最低,朝治癒邁進。
《延伸閱讀》
.早期肺癌不是開完刀就好!醫師:選擇術後輔助治療記得『一』檢測
.肺癌防治戰,台日韓比拚!台灣5戰3勝,差在2關鍵,台灣要跟上!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