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周孟漢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當選後無比風光,不僅第二度獲選《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還受邀到為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市敲鐘,不過日前他曾發下豪語,將針對美國前10大進口國課徵新關稅,其中也包括台灣,讓不少投資人憂心忡忡。對此,財訊董事長謝金河有感而發,感嘆關稅有力道,也會有後座力,點出川普關稅大刀底下的真相。
謝金河今(25)日在臉書以「川普關稅大刀底下的真相」為題發文,表示川普當選迄今,到就職以來,川普一直把關稅這個字眼放在嘴上,連解決兩岸爭端,他都說有辦法解決,記者進一步問「用什麼方法?」川普毫不猶豫地說「是關稅!」。
眼看川普祭出關稅大刀並沒有如預期地虎虎生風,謝金河則透露原因,認為關稅像是一刀雙刃,有力道,也會有後座力,「首先,我們來看看最核心的問題,24年結束,中國率先公布貿易數據,企業擔心川普揮大刀,去年12月中國出口大增,單月中國出口年增率15.6%,全年出口3.5772兆美元,年增5.9%,比2023年增1971.97億美元,順差高達9921.58億美元,這個近兆美元的順差,比2023年的5940億美元,順差增長的幅度非常驚人」。
而從另一邊來看,「美國2024年的貿易逆差也可能大幅增長,數字尚未公佈,很可能超過一兆美元。那麼這兩個貿易大國,一邊順差近一兆美元,一邊逆差一兆美元,兩個放在一起,會擦出什麼火花?」謝金河認為,這些年美國努力移轉生產基地,但中國人的製造業優勢,全世界很難抵擋。「中國的出口除了在23年下滑4.6%,一直都是成長態勢。這個時候,川普喊加關稅,中國反向對金磚國家,非洲,中美洲國家降關稅,反而更加大中國產品出口競爭力」。
除此之外,「美中兩國失衡,走向極端」,謝金河指出,美國的逆差是創造世界經濟活力的源頭,多數國家把產品出口到美國,換回美元,維持經濟體係的運作,美元也透過貿易支付成為全球支付貨幣,美國人不儲蓄,但美國人的消費,撐起世界,中國的崛起就是得利於美國人的消費,這是美國霸權的源頭之一。
謝金河進一步表示「現在麻煩的是,中國有足夠大的經濟體,可以靠內需支持自己經濟的一片天,可是中國人喜歡儲蓄,不消費,加上這些年房地產泡沫化,內需更保守。為了救經濟,中國更加大出口力道,中國的製造業席捲全球。尤其是被中國強勢產業內捲的產業及國家無不哀號」。
去年中國對東恊各國出口年增率都超過兩位數,對全世界出口有超過170個國家是順差,2023年全球創造的貿易順差2.5兆美元,24年中國就占近一兆美元。謝金河透露,東恊很多國家恐怕會愈來愈不支,像泰國對中國的逆差20年是200億美元,23年是366億美元,24年上半年已經是199.67億美元,泰國的製造業紛紛收攤。
最後,謝金河表示,馬來西亞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從20年30億美元到23年為140億美元,24年上半年111.58億美元,強調「大多數新興市場都在中國產品殺戮下苟延殘喘,這是下一個經濟風暴的源頭!不知道川普政府注意到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