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高度近視恐催化白內障早熟 飛秒白內障雷射手術新趨勢

NOW健康

更新於 2024年10月31日01:47 • 發布於 2024年10月31日02:00 • 楊芷晴 報導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白內障就像長白頭髮一樣,是眼睛裡的水晶體老化、變得混濁的自然過程,隨著年紀愈老,白內障也愈加成熟。資深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白內障手術常見的年齡層最落在60至70歲之間,近幾年臨床上發現55歲後的白內障患者變多,醫界推估,這可能與大量使用3C產品和高度近視相關。

白內障手術最佳時機? 眼科醫:影響生活即可考慮

陳逸川醫師指出,隨著科技時代進步,高度近視合併核性白內障的罹患率逐漸攀升,且罹患年齡有下降趨勢。白內障的症狀包括:視力模糊、光線對比明亮度下降、眼睛容易疲累、眼前彷彿蒙上一層紗的霧感,水晶體如同照相機鏡頭,能聚焦於視網膜呈現清楚影像,當水晶體受到自由基破壞而氧化,便形成白內障。治療上,藥水治療只有抗氧化作用,臨床效果不佳、形同安慰劑,唯有手術一途才能徹底改善白內障。

陳逸川醫師建議,若白內障會影響到生活,就可以考慮做手術,無須等到成熟才能手術。當白內障過熟、水晶體膨脹,會擠壓到前房排水口,進而引起眼壓升高,恐造成急性青光眼;另一種情況,白內障過熟也可能掉入視網膜中間玻璃體位置,導致視網膜病變,且白內障過熟也會增加手術困難度。

飛秒白內障雷射精準定位 提升術後視力穩定、恢復快

一般白內障傳統微創手術,是由醫師用刀劃出約0.2公分圓形開口,再利用超音波乳化後吸出白內障,難以百分百避免人為誤差。陳逸川醫師分析,現今劃時代的科技進步,白內障飛秒雷射問世,是利用飛秒雷射來取代切口、撕開前囊模的及切割白內障這3個步驟,並非完全取代手術全過程。

透過電腦掃描眼睛結構,呈現3D電腦斷層畫面定位,掌握深度及開口大小,藉由雷射無刀將白內障薄膜撕開,切口相較於手工截口更為平整、受力平均,再用精準能量將白內障切割成小碎塊,能減少43%超音波出吸能量、節省一半的手術時間,比起傳統微創手術,相對精準安全,術後恢復速度更快,降低感染風險外,更提升術後視力穩定。

選擇人工水晶體需與醫師充分溝通 考量生活習慣為優先

人工水晶體種類多元,早期為單一焦點、雙焦點人工水晶體,單焦點是遠距離清晰,雙焦點為遠、中距離清楚,兩者在近距離都須配戴深度老花眼鏡矯正。後來進展到延焦段,由點延長成段,可分為短延焦和長延焦2種,短延焦可從遠距離涵蓋到眼前約50公分處的遠中距離;長延焦則涵蓋遠中距離到近距離約35至40公分。延長焦段水晶體最大優勢,在於視覺品質佳,夜間不會產生光暈,適合常需夜間開車族群或對光線較敏感、害怕眩光者;缺點為一般人看手機、平板、報紙約30公分的閱讀距離,需配戴100度老花眼鏡輔助。

目前也有高階水晶體為多焦點(或稱全焦段)可供選擇,其優點是視力聚焦清晰範圍可涵蓋遠中至30公分近距離處,不須老花眼鏡輔助,而全焦段的鏡片則是以光學繞射原理製作;缺點在於夜間開車會產生眩光反應,就像是夜間開車時若對向車燈照過來,就會出現同心圓的放射效果,影響開車視力。

陳逸川醫師提醒,進行白內障手術前,醫師應先與病患溝通,包括生活習慣、工作及是否常需夜間開車,挑選出適合的人工水晶體,就能1次改善近視、遠視和老花問題。固然白內障微創手術普及,但現代人對於水晶體功能的要求也很高,若搭配飛秒雷射手術能達到定位精準、安全,也能讓高階人工水晶體發揮最大效能。

白內障術前做好全面檢查 醫師叮嚀術後照護事項

通常白內障術前會先觀察角膜清澈度,是否有角膜內皮細胞減損,確認白內障熟化程度,如過熟或偏熟,傳統手術恐造成角膜水腫嚴重,也會適時建議選擇白內障飛秒雷射更為安全,不過,若視網膜健康不佳,白內障術後視力改善效果也有限。

陳逸川醫師強調,雖然白內障手術傷口小、不須縫線,術後1周別用手揉眼、洗澡和洗臉時留意勿讓水流入眼睛,避免感染,並定期回診和按時點藥水,避免劇烈運動,並無不能低頭、仰頭、彎腰或提重物的禁忌。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秋冬好發腦中風!暫時性腦缺血是警訊 日常保養要落實
▸乾癬患者秋冬怎麼吃? 秋燥應避開海鮮、牛羊肉、辣椒

就❤NOW健康:社群影音官網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