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理謙 圖/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提供 責任編輯/陳莞欣
編按:台灣每年新增3萬名中風病人,中風不僅會造成失能,也帶給家庭照顧者沉重負擔。如何在早期積極復健治療,減低失能程度、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孟倉分享在家也能做的實用復健方法。
腦中風,是許多中年人聞之色變的疾病。
除了致死率令人擔憂,中風之後,患者容易出現肢體痙攣、吞嚥困難等狀況。不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更帶給家人沉重的照顧負荷。因此很多人認為,一旦中風,就相當於自己從此失能、沒用了。
不過,奇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孟倉表示,如果病人能在早期透過適當的復健和藥物治療,還是有機會恢復自理能力,重拾生活樂趣。「早一點開始復健跟訓練,半年、一年後,生活自理能力都會改善!」
腦中風每年新增3萬病人 女性更年期後易發生
根據統計,台灣35歲以上人口的腦中風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三,相當於每年有3萬人因腦中風所苦。
謝孟倉指出,若以性別來看,男性發生中風的年齡相對較輕,而由於女性荷爾蒙雌激素是中風保護因子,因此女性發生中風的年齡相對較晚。不過,受到社會文化與生活型態影響,近年來,整體發生年齡逐漸提早。
腦中風可分為「缺血性腦中風」和「出血性腦中風」。在台灣,前者發生的機率較高,當中又以小血管病變佔較多數,通常與年齡和高血壓等危險因子有關。後者發生機率較低,但是死亡率超過30%。(相關閱讀:優照護|家人中風了,如何居家改造讓生活更容易些?協助中風者更快康復的4件事)
中風以後,近半數病人可能發生肢體痙攣,例如,手腕彎曲、肩膀內收等狀況。由於中風後腦細胞受損,無法控制肌肉,若不積極復健和治療會讓肌肉和關節僵硬。
另外,在急性中風病人中,吞嚥困難發生率約為42%。這是因為腦部受損影響了控制吞嚥所涉及肌肉的腦部區域,對吞嚥機制的神經控制能力造成損害,吃東西容易嗆咳,甚至導致吸入性肺炎。(相關閱讀:全台失能人口120萬,夏天也要防腦中風!冷氣房、運動都有風險,4重點防範)
腦中風後的復健訓練有哪些?核心、肢體、吞嚥的不同作法
謝孟倉表示,針對缺血性腦中風的急性期治療,醫療人員會先盡可能將阻塞的腦部血管疏通,讓神經獲取更多氧氣和血液。等生命徵象穩定以後,患者就可以進行早期的軀幹、四肢訓練以及吞嚥訓練。至於出血性腦中風初期的死亡率雖高,但如果狀況穩定下來,也可以即早開始訓練。
針對軀幹、四肢和吞嚥功能,奇美醫院採以下復健方式:
1. 軀幹訓練
以被動的關節活動為主。目的是讓患者的每個關節都可以充分伸展,不要處於緊繃狀態。此時會鼓勵病人盡量坐起來,維持核心力量。
2. 手指、腳趾訓練
讓患者試著拿取一些小型物品,或是練習拿筆、筷子等,訓練手指靈活度。一方面鍛鍊肌肉力量,另一方面也是讓肌肉張力不要太強,關節可充分活動。下一步,則是讓患者練習做原本生活中可以做的動作。
也可配合藥物治療,例如,肌肉鬆弛劑、肉毒桿菌素注射等。
3. 吞嚥訓練
吞嚥功能與語言和進食有關,也牽涉到患者能否順利吃藥、補充營養。初期會先讓患者做發聲、咳嗽訓練,提升喉頭和肺部力量。接著再進行吞嚥訓練,先從較黏稠的食物開始,慢慢進展到水分含量較多的食物。
謝孟倉表示,在病患狀況穩定、病床資源充足的前提下,基本上,中風住院後兩天內,就會評估患者的吞嚥功能,並開始訓練。極度嚴重的病人,雖然可能較難脫離鼻胃管灌食,但會以「部分由口進食」為訓練目標。至於中度或輕度病患,則希望至少能吞下簡單的食物,甚至是水、食物或藥物都可以由口吞入。
出院回家後也可做 自主訓練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出院後,除了回醫院、診所復健,或透過長照2.0申請居家復健治療,謝孟倉表示,視個人情況,也可以在家裡做一些自主訓練。一天大約做2~3次,每次20~30分鐘。
1. 軀幹訓練
請病人練習坐著和站立,訓練核心肌群。
2. 肢體訓練
由於中風病人通常有一側較無力癱軟、一側相對有力,這時需要由照顧者協助,替病人的每個關節做全幅度活動。例如,將手腕朝不同方向彎曲,手肘也可以先伸直再彎曲。肩膀、下肢也可以同樣練習。
此外,可以請病人用狀況較好的手帶動另一隻手,若是右手無力,可以用左手扣緊右手食指,用力舉高,再將左手慢慢放掉。
下肢部分,當病人躺在床上時,可以彎曲膝蓋,把腳底板踩在床上呈現三角形,盡量踩久一點,訓練腳部肌肉力量。
3. 吞嚥訓練
先透過簡單動作,訓練舌頭靈活度和力量。例如,請病人將舌頭從口腔內頂住臉頰,照顧者用手指從外頂住舌頭,訓練舌頭力量。
若要訓練喉嚨肌肉,可以請病人先躺平,再將下巴往胸口夾抬,或是直接在下巴處放一顆球,請病人用下巴把球夾緊。也可以請病人多做清喉嚨或咳痰動作,同時將食指放在自己的喉嚨/喉結處,感受咳痰時的肌肉活動。
不過,由於吞嚥功能較複雜,他特別提醒,進行自主訓練之前,務必先詢問醫師目前是否適合做吞嚥訓練。否則很有可能在訓練過程中反覆嗆咳,容易造成感染。
中風復健要看長期成果 躺床與能站立的存活率相差10年
「台灣人習慣讓中風病人躺床、多休息。可是這樣不但讓肌肉流失,如果核心不夠力,也會對未來的訓練造成阻礙。」謝孟倉說。此外,數據也顯示,躺床中風病人與可以站立的中風病人,存活時間相差了10年。「早一點站起來,對病人也有幫助。」
不過,他提醒,面對中風後的復健訓練,盡量要保持樂觀心態,別急著短時間內看到成效。
「中風是中長期疾病,不像感冒,可能一個禮拜就會好。」他建議,復健要開始得「早一點」、也要做得「久一點」,最好維持至少6個月,而且每天都要做。「第一個月可能不會有成效,但是再隔一個月回診,通常會看到明顯進步。」
而復健的目標,不一定非得要回到原本狀態。也許中風以後,病人的功能只剩下3成,但想要達到生活自理,有時只要恢復6~7成就夠了。「就算是放著鼻胃管,但病人可以吃下布丁,還是比什麼都不能吃更好。我們希望可以在病人的症狀之下,尋求最大可能性。」
最後,他也提醒,照顧者不要獨自扛起壓力。奇美醫院曾在新冠肺炎期間做過小型研究,發現照顧者的壓力也會影響中風病人的治療意願、就醫頻率、遵從性和死亡率。照顧者適度紓壓,對於病人復健也會有一定幫助!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