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世界心臟日專題報導】心臟亂跳沒症狀!?揪出心房顫動防中風

今健康

發布於 2022年09月28日18:17

心房顫動除了容易發生在年紀較大的族群,其他像是肥胖、高血壓、心衰竭、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病人,也是心房顫動好發族群。因為心臟不規則跳動,血液無法順利流動,導致患者可能會胸悶、心悸,嚴重甚至會有腦中風的威脅。但也有部分患者完全沒有症狀,可能在看診或心電圖檢查才意外發現心房顫動。李聰明內科診所李聰明教授建議,民眾自身若為高風險族群務必及早揪出心房顫動,並認識急性腦中風的正確處置FAST,才是正確護心關鍵!

隨年紀增長盛行率飆高!警覺心房顫動防併發症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整。據調查,盛行率約1%,但隨著年紀增長,發生心房顫動的比率將隨之升高,例如80歲可能會上升至10%。然而李聰明教授認為部分心房顫動患者因為沒有症狀、忽略就醫,因此盛行率可能被低估。目前心房顫動臨床上大致可分三種類型,產生的併發症皆相同:

・陣發性:發作小於七天

・持續性:發作持續超過七天,但小於一年

・永久性:發作超過一年以上

罹患任何一型心房顫動時,可能不會有任何症狀,但也可能會出現心悸、頭暈、疲倦、胸悶或喘不過氣等症狀。容易出現在高齡族群、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心衰竭、瓣膜性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等族群。此外,酒精、咖啡因攝取過度或過度疲勞者也是危險因子。

除了可嘗試自我壓脈搏測量,專業醫師聽診也很重要!如有出現上述症狀或高危險族群,務必及早就醫做詳細心電圖檢查,其中陣發性心房顫動因為症狀短暫難發現,會需要長時間的心電圖檢查或智慧裝置幫助醫師診斷。

心房顫動不只腦中風!死亡率、殘障度也很高!

為什麼心房顫動需要及早發現並治療呢?李聰明教授說明,心房顫動會導致心房喪失收縮功能,血液容易淤滯形成血栓,血栓脫落會隨著血液流至全身各處,導致腦栓塞(中風、偏癱)、肢體動脈栓塞(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還有心衰竭、腦部認知功能退化甚至死亡風險提高。

每個心房顫動患者中風的風險都不相同,李聰明教授一般會使用CHA2DS2-VASc評分表評估,當危險因子越多、分數越高,中風的風險就越高,越需要積極預防中風。尤其台灣心房顫動發生中風的風險是常人約8至10倍,死亡率和殘障度也相當高,務必積極配合醫師治療。

積極治療恢復心臟功能、減少中風 FAST把握腦中風黃金治療60分鐘

現在心房顫動治療目標最重要的就是預防腦中風,其中預防藥物可分為傳統抗凝血劑與新型抗凝血劑,傳統抗凝血劑可能會受個人體質影響藥物療效及代謝,特別是與特定藥物或食物服用,要當心交互作用影響藥效;李聰明教授說明,新型抗凝血劑雖然不會受上述影響,但目前健保給付較嚴格。也可藉由藥物控制心跳、恢復正常;經醫師評估後也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心導管治療,或者利用電擊刺激恢復正常心跳。

針對原有慢性疾病應積極治療防範心房顫動,特別是高危險族群,及早發現心房顫動、積極治療,並盡快戒除不良習慣。值得關注的還有,若能熟悉腦中風前兆,於發生時及時就醫治療,對於患者預後非常重要,應謹記FAST口訣,FAST是Face Arm Speech Time四個字的縮寫,簡單說就是「微笑、舉手、說你好」,並儘速撥打119,以把握黃金治療時間60分鐘。

資料來源採訪出處:感謝李聰明內科診所李聰明教授提供

《延伸閱讀》

.【世界心臟日專題報導】拒絕腦中風先認識心房顫動!及早發現還能防心衰竭!

.猝死4大風險你中了嗎?揪出心房顫動是遠離威脅關鍵!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