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女性也能開娃娃車!婦女再就業計畫助全職媽媽重返職場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03月22日02:50 • 發布於 03月21日09:08 • 楊文君採訪

在傳統觀念中,娃娃車司機多以男性為主,勞動部自2023年9月起推動「婦女再就業計畫」,透過獎勵與津貼措施,協助女性重返職場,其中不乏成功案例。例如,一位曾擔任小貨車司機的全職媽媽,透過該計畫順利應徵為幼兒園娃娃車司機,不僅展現出色的駕駛技術,更以耐心與細心贏得肯定。

女性常因結婚、生育、料理家務等因素退出勞動市場,勞動部2023年9月起推動「婦女再就業計畫」,包含自主訓練獎勵、婦女再就業獎勵及工時調整獎勵等,去年共協助3萬4408名婦女就業,預計2025年至2028年增加14萬名婦女重返職場。

勞動部也邀請個案現身說法,這位瑄蓉在成為全職媽媽前曾經擔任作業員及小貨車司機,但為了照顧小孩而不得已中斷工作,離開職場3年後想分擔家庭經濟而至就業服務台求職,就業服務員得知瑄蓉有職業小客車駕照,而聖文幼兒園剛好有娃娃車司機職缺,整合運用再就業獎勵及工時調整獎勵措施媒合成功。

幼兒園園長曾素端也分享雇主心得,她說,自己也育有一個小孩,所以能深刻理解職業婦女照顧家庭的難處,雖然大部分娃娃車司機都是男性,但她聘僱瑄蓉後發現,瑄蓉相當有耐心且會安撫車上小朋友情緒,認為女性擔任娃娃車司機也非常好,如今聘僱的6名娃娃車司機中已有3名是女性。她說:『(原音)一般我們會覺得都是要以男生為主,那我就想試看看,我讓她試開我們的娃娃車之後我反而覺得很放心,因為女性對於孩子會更有耐心,因為娃娃車上有時候老師上下車送小朋友,那女性司機她反而會去安撫車上的小朋友的情緒這樣子,那我覺得之後我也會朝著這個方向,不一定要用男性的司機。』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暨特定對象就業組長劉玉儀指出,若婦女申請自主訓練獎勵,在完成訓練並就業後最高可領取3萬元獎勵金。若透過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並穩定就業滿90日後,可領取再就業獎勵最高3萬元,而雇主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才登記提供工時調整職缺,並僱用推介婦女滿1個月,每個職缺每月也會核發工時調整津貼3000元,最長可請領12個月。

劉玉儀也提到,關於婦女再就業獎勵計劃目前仍採滾動檢討,其中自主訓練課程時數將規劃調整,而婦女再就業獎勵計劃也會檢討補助金額,盼能在7月底上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