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洗澡不等於衛生嗎? 醫生揭過度清潔會毀了皮膚狀態

藝點新聞

更新於 02月08日05:00 • 發布於 02月08日05:00

藝點新聞William編輯整理

人類的皮膚表面積約為1.4至1.9平方米,它是我們身體的第一道防線,負責阻擋外部物質侵入,保護內部物質不受侵害,而人們也喜歡保持皮膚的乾淨清潔,在2024 年美國的美容和個人護理產品市場,包含皮膚、頭髮、口腔、沐浴、化妝品和香水產品,規模預計逾千億美元,甚至將持續增長。但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醫生詹姆斯漢布林(Dr. James Hamblin)卻指出許多個人護理產品宣稱可以促進衛生,有些產品聽起來甚至具有醫學功效,但實際上只是巧妙的行銷手段,他說:「如果仔細看產品的實際作用,實際上它們可能僅是確保你身上沒有可能傳播疾病的體液,其餘作用是讓你在視覺與嗅覺上感覺很好。」

▲醫生揭清潔產品行銷迷思(圖/Unsplash_Matheus Frade)

詹姆斯表示人的皮膚上有著豐富多樣的微生物群落,這些群落就像是一個中間的橋樑,連接著我們體內與體外世界相互作用,他表示:「皮膚自然分泌的油脂和化學物質讓皮膚上的微生物群保持和諧,當用肥皂洗熱水澡時,微生物群會暫時被破壞,同時也從本質上破壞了微生物賴以生存的土壤,因此皮膚油脂流失變得乾燥。」他強調這並不一定是壞事,但確實改變了現狀,如果容易出現濕疹或痤瘡等發炎狀況,那麼可能是行為加劇了問題產生,就像是砍伐森林對土地而言並不是只有正向影響。

詹姆斯將保持衛生與清潔區分而言,前者是為了防止傳染病傳播,例如如廁後要洗手、打噴嚏或咳嗽用手遮住等;後者則更加個人化和儀式化,例如清潔讓人感到精神煥發像是達到最佳狀態一樣,不僅是外觀上的變化,也涵蓋了心理因素。而在新冠疫情期間,醫師遵循的指導方針是殺死所有細菌,也包含了皮膚上的微生物群,在緊急情況下這是必要且好的做法,詹姆斯坦言:「現在我們正在慢慢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許多針對皮膚上健康微生物群的產品開始在進行行銷,人們對這個想法也越來越能夠接受了。」

延伸閱讀

「他們鼓勵我兒子服毒!」 英國一起自殺案引發網路安全疑慮

每年逾900萬遊客塞爆羅浮宮 馬克宏提「新文藝復興計畫」重新翻修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