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學者提台灣應「脫中入北」 總統:正面方向.確保優勢

華視新聞

更新於 04月11日02:17 • 發布於 04月11日02:05 • 華視

在美國和中國的關稅對抗之下,台灣要找到立足點,民進黨中常會請中研院學者吳介民進行專案報告,吳介民提出「脫中入北」的概念,也就是台灣產業脫離中國,前進北方國家。例如美國、日本、歐洲等市場,賴總統表示這個觀點與他的想法很接近,跟賴總統之前曾提出「非紅供應鏈」的概念也類似。吳介民提出數據,台灣要「脫中入北」,其中入北帶頭的就是台積電,帶領台資進軍北方國家。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介民說:「因為半導體產業的成熟跟占據地位,所以我們台灣的公司,可以到全球北方國家投資,這本身就表徵了我們的工業能力的精進。」

中研院學者吳介民,提出台灣企業前進北方國家投資,在關稅風暴之下,9日的民進黨中常會,邀請吳介民專案報告,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賴總統,在會中指出,吳介民提出的投資「脫中入北」,與他想法接近,正是他之前提出的「非紅產業鏈」概念。

總統賴清德(03.17)說:「台灣會和民主夥伴一起努力,強化非紅供應鏈和數位團結。」「脫中入北」,脫中就是脫離中國,而入北,則是台資前進北方國家例如美國日本歐洲等市場。

吳介民指出,根據統計,台灣對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投資,從曲線中可以發現,台灣產業的「脫中」,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就開始了,而十幾年來「脫中」現象持續;2018年的美中貿易戰,加速了台灣產業脫中。而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投資,則持續上升。

而另一張圖表台灣對外投資全球南方國家對照全球北方國家,則顯示,近十年台灣對南方國家的投資,像是越南和其他東南亞國家,以及印度然後墨西哥,投資正在減少;而對北方國家的投資在近5年左右大幅上升,已經超越對南方國家的投資了。

吳介民指出,台資走向北方國家,來自半導體供應鏈的移動,由台積電帶頭,財經專家任以能說:「你的這個技術高客戶黏著度高,相對而言你就有產業的定價能力,所以台積電你可以看他的毛利,表現都相當的不錯,不管是你的歐盟還是到美國,還是到其他地方,大家都非常的歡迎。」

不僅是經濟戰略,學者指出,「脫中入北」也牽涉國家整體戰略,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說:「台積電美國歐洲日本,台積電願意提供先進技術,台灣未來如果被攻擊,供應鏈彼此更緊密連結,有助於幫助我們防衛。」

學者也分析,從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似乎顯示了美方戰略,包括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川普宣布暫緩除了中國以外國家的對等關稅90天後,受訪說出這句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說:「這一直是他(川普)的策略,你甚至可以說,是他激使中國陷入了不利的局面,他們已經向世界展現出,自己是不良行為者。」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說:「可以說是美中貿易戰2.0,貿易戰關稅實施讓人感覺似乎有點「引君入甕」,川普應該知道中國不太會讓步。」川普上一個任期時、2018年的美中貿易戰,當時台灣產業加速脫中。

如今美中貿易戰進入新階段,學者分析,2018年時美國對台貿易逆差遠低於現在;後來逆差增加,主因是過去幾年人工智慧產業崛起,對台積電晶片需求大;如今台積電擴大在美投資,可望減少逆差。在地緣政治下,台灣要找立足之地,國家整體戰略,重中之重。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延伸閱讀】
◆ 賴清德喊「脫中入北」 專家:半導體供應鏈為推進動力
◆ 「對等關稅」暫緩90天! 在美手搖飲業掀「囤貨潮」

加入華視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