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7日(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
亞洲市場本週在美元疲軟、中國市場反彈及全球資金輪動的支持下,展現強勁開局。投資者正從去年受益良多的「美國例外主義」交易中撤出,轉向更廣泛的全球資產配置。
美元連跌四日,亞洲資產受惠
美元連續四天下跌,創去年8月以來最長跌勢。除印度盧比外,大多數主要新興市場貨幣今年以來對美元皆呈上升趨勢。
特別是亞洲市場資產受到提振,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過去一個月反彈8%,但仍不及香港股市。恒生指數上漲20%,恒生科技指數更勁揚30%。
中國科技股強勢反彈,能持續多久?
自1月20日川普總統上任以來,中國「BATX」(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和小米)科技巨頭股價上漲22%,相比之下,美國「七雄」(Magnificent Seven)僅持平。
WisdomTree股票主管Jeff Weniger指出,中國「十強科技股」(Terrific Ten)表現已「碾壓」美國七雄。若DeepSeek數據顯示中國在全球AI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這一趨勢可能持續。
美銀分析師提到,BATX市值僅1兆美元,遠低於美國七雄的17兆美元,顯示中國科技股仍被嚴重低估。
晶片業併購傳聞,將重塑產業格局?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台積電)與博通(Broadcom)正考慮潛在併購案,可能將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一分為二,為晶片產業帶來新變局。
地緣政治與和平前景的影響
俄烏戰爭相關的快速地緣政治發展再次受到投資者關注。法國總統馬克宏將於週一召開緊急歐洲峰會,因美國官員表示歐洲將不會參與結束衝突的談判,該和平成程似乎將由美國和俄羅斯主導。
儘管政治因素複雜,但即使是不完美的和平前景,也已使油價與美元下滑,並提振歐洲股市,亞洲與新興市場資產亦可望受益。
週一可能為市場提供更多方向的關鍵發展:
•日本第四季GDP
•泰國第四季GDP
•印尼貿易數據(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