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情緒,你都怎麼做?】
□就順著他,不發脾氣就好。
□跟他講道理,不能一直說不要。
□不管他說要不要,就照自己的想法要孩子做。
□先不管他,等他好了再叫他做。
小寶老是愛唱反調,叫他做什麼都說不要,吃飯也不要,洗澡也不要,睡覺也不要,哄半天或說要處罰,還是繼續唱反調;但真的照他的話不給他,又哭哭鬧鬧,搞得爸媽怎麼做都不是。
每天面對這些有公主王子症候群的孩子們,真的讓父母傷透腦筋,更擔心孩子長大後會變成「大公主」或「大王子」。究竟該怎麼做比較好?
拒絕是一個過程
兩到三歲的孩子正在發展「自我概念」,了解自己的想法與他人不同,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媽媽是另外一個獨立的人。這時期的孩子會進入一個「什麼都不要」的階段,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第一反抗期」。他們開始學會說「不要」後,不論問什麼事,第一句回答的就是「不要」。
請千萬不要覺得孩子是在找麻煩,這其實是孩子在找尋自己與媽媽之間的距離,並從中漸漸了解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雖然這個階段會有點煩人,但請爸媽多給一點耐心,因為拒絕是孩子發展必經的過程。
相反的,如果兩歲時完全沒有第一反抗期,爸媽反而更需要注意,因為反抗期會延後到四歲或七歲時出現。想想看,一個牙牙學語說不要的小小孩和一個七歲愛頂嘴的孩子,哪個比較可愛呢?我覺得是前者啦。
孩子難免會小鬧一下,適時宣洩壓力,只要不會太誇張,爸媽就不用太緊張。想想看,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到大都沒有叛逆過,等到青春期才一個集氣大爆發,光是用想像都覺得有夠可怕。成長是一個持續改變的過程,而不是只看孩子當下的表現。
早出現比晚出現好
孩子透過堅持自己的意見,甚至唱反調,來理解自己與他人想法的差異,進而建立獨立的「自我概念」。雖然這時期很讓爸媽抓狂,卻是非常重要的過程。孩子愛唱反調,在三個時期特別容易看到:
一、兩歲時,討價還價
兩歲時,孩子常一直說不要不要,透過抗拒來獲得更好的條件,有如去菜市場買菜一樣討價還價。如果你越詢問,孩子就有越多意見。爸媽此時更需要適當堅持,而不是百分之百順著孩子。如果一切順著孩子的意見或想法,確實比較不會鬧脾氣,但也沒機會發展出自我概念,最後會變成在學校是個乖巧的好學生,在家裡卻是無理取鬧的小霸王。
二、四歲時,權力爭奪
四歲時,隨著孩子進入團體生活,常常會出現搶奪權力的情況。孩子會希望在活動中要求別人配合自己。當別人說東,他就說西,反正硬是要不一樣,看大家會支持誰,從中滿足自己的權力慾望。此時孩子希望在對話中獲得上風,卻因為無法察覺別人的感受,常出現與同伴發生爭執的情況。
三、七歲時,報復行為
七歲時,孩子特別在意公平性,可能會出現報復行為。因為上一次對方不答應自己的要求,所以這一次就故意不配合,導致唱反調的情況出現。這特別常出現在手足之間,並非針對大人,主要是因為孩子對「公平」的概念尚未成熟所出現的暫時情況。
從這個角度來看,你有沒有覺得「第一反抗期」其實沒那麼差?而且早一點出來反而比較好,越晚出來的越麻煩。因為小時候就面對過衝突,長大以後才更容易克服,自然比較能忍耐與控制自己的情緒。
調整自己,改變孩子
在第一反抗期,凡事都順著孩子,百分之兩百的包容,孩子確實不會出現反抗行為,但會無法讓孩子發展出自我概念。長大以後更無法理解別人的想法,而出現對人亂發脾氣的情況。
對於喜歡「唱反調」的孩子,我們可以用三個方式幫助他們克服這時期。
一、一定要做的事情
尊重孩子的想法很重要,但有些事情一定得做,就請不要詢問孩子的意見。即便他說不要,你真的會一切聽從他的意見嗎?這種情況下,請不要詢問孩子「好不好」或「要不要」,以免當孩子做了決定,又強迫他要配合大人的指示,那就真的是自找麻煩了。
二、規則一致性
孩子像是一個科學家,不論再小的事都要做實驗才會心甘情願的接受。想想看,如果在媽媽面前玩插頭,媽媽急著阻止,但在爸爸面前玩插頭,爸爸卻開心不要、不要、不要拍拍手,這個實驗肯定要做第三次,不然如何找出答案?正因如此,對孩子有所堅持時,一定要先和家人說好規則,照顧者之間原則越一致,孩子才能越快學會。孩子的記憶能力有限,運用成人的智慧先找出最容易起衝突的三件事,細心訂好家裡「基本規則」,並保持良好的一致性,才是協助孩子最好的方式。
三、猜測他人感受
孩子若覺得別人的決定都應該和自己一樣,不然就生氣,進而故意唱反調,這時爸媽可以透過繪本故事、電視節目來引導孩子猜測不同角色的想法。不同角色擁有不同的性格,也有不同想法,做出的決定當然不一樣。例如勇敢的獅子、膽小的老鼠、懶惰的驢子,三個同樣不小心迷路,卻會做出完全不同的決定。帶著孩子玩猜猜別人想法的遊戲,也是非常好的練習。當孩子可以越熟練的推論他人感受,也就越能理解情緒的產生,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長大的過程不都是一帆風順,更不會是一直乖巧聽話,但這些都是需要經過的路程。透過這些方式,可以協助孩子發展出良好的自我概念與情緒控制,當情緒不再強烈波動,自然就不會無理取鬧了。
作者簡介|廖笙光(光光老師)
2000年進入臺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工作,正式踏入兒童發展領域。2018年創辦「奇威專注力教育中心」,現任中心執行長。
在投入兒童發展近20年的時間內,發現再調皮的孩子都有不為人知的優點,只是無法適當表達讓大人知道。成人往往忘記自己小時候的感受,所以無法與孩子溝通,才會有許多不必要的衝突。相信「了解」永遠是協助孩子的第一步,只要大人願意放開心胸,就能聽見孩子內心的聲音。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光光老師的高情商教養學》,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留言 2
琳琳
當你急事趕著帶他出門
在穿鞋子外套的時候跟你說不要不要
應該沒有任何一個人不會情緒爆炸
所以還是看看就好🙄
2020年03月14日07:14
(😎阿強)
現在的人都說真是寵壞多敗兒。
以前我們敢這樣 一定被罵被打
或是直接說不吃就餓著。隨便你。
有本事鬧就要有承擔後果能力。
唉,,,少子化的呵護跟一胎化的世代 幾乎是台語說的 養子是義務
不孝是應該 的文化吧。
2020年03月14日00:3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