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圖解健康】邦克列酸急速奪命 耐120℃烹煮 無解藥

LINE TODAY
發布於 04月03日08:19

台北「寶林茶室」餐廳(圖)發生顧客食物中毒,造成2人死亡及多人住院,死者體中還檢測出台灣首例「邦克列酸」(原譯:米酵菌酸),疑是此波毒害的元兇,究竟這是何方惡霸?看LINE TODAY圖解說分明。4月3日經衛福部召集專家會議討論,決議將Bongkrekic Acid的中文譯名,從「米酵菌酸」更名為「邦克列酸」,以避免國人對常用主食產生不必要誤解或恐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 更多【食安風波連環爆】看這邊

留言 206
  • 賴智豪
    粿條變質會變黃變滑,而寶林的招牌菜大馬炒粿條,是用大馬特製黑醬油,還強調會把粿條炒到黑黑的,意思是有入味,這樣顧客根本看不出來粿條新不新鮮。 但是廚師是一定知道食材的鮮度,畢竟是每天在看的,食材變質腐敗都看得出來,也聞得到異味,除非廚師是個大近視,嗅覺功能異常....問題就來了,食材有問題,廚師為什麼還會拿來煮?為了不浪費食材?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餐廳不賺錢,老闆要廚師當做沒看到,不然就要炒廚師魷魚,要他回家吃自己。 衛福部食藥署長吳秀梅表示,米酵菌酸由特殊的細菌產生,中毒會嚴重影響肝臟、腎臟,無法通過洗滌移除或烹飪破壞,呼籲民眾切勿吃長期存放於不當環境的澱粉發酵食品,避免中毒。 也就是說,外食族要找信譽良好的店家,最好是有買好買滿責任險的,就算真的中獎,至少還有保險理賠....
    03月28日23:31
  • Kevin
    也就是說,必須要有「唐菖蒲伯克氏菌」的存在,才有機會中毒。 以前台灣沒有,現在有了,那有沒有可能是受到店內的其他製品污染?尤其是進口的東南亞食材。 根據聯合報說,最早以前是椰子製品的發酵品容易增生,印尼發生過多人死亡…
    03月28日23:50
  • 這麼厲害的菌,各國也不需要研發什麼生化武器了
    03月28日23:45
  • 賴🪴
    極少出現的個案 還是不要太恐慌 是說過兩個禮拜大家也忘了
    03月28日23:36
  • Chaucer Hsieh
    一夕之間,世界變色?愛吃幾十年的河粉、粿條,一夕之間,不能再吃了?
    03月28日23:4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