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47歲陳小姐是一名C型肝炎病人,其母親也是C型肝炎曾接受過干擾素與雷巴威靈治療無法忍受而中斷治療,後因肝硬化過世,陳小姐雖然對於自己健康也很在意,但因為害怕干擾素的副作用而不敢治療。奇美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暨全人醫療科主治醫師陳建安表示,近年C肝新藥-直接作用抗病毒藥問世,目前新藥已納入健保給付且不再受限肝纖維化程度,陳小姐趁著這次機會接受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的治療,大約3個月的時間,體內的C型肝炎病毒已經完全清除,而且治療過程沒有什麼副作用產生。
C肝的緣由:西元1975年,科學上發現一群病人沒有感染A型或B型肝炎病毒卻經過輸血得到肝炎,那時還不知道是什麼病毒,先稱這種肝炎為「非A非B型」肝炎;直到1989年病毒結構才被研究出來,正式命名為「C型肝炎病毒」。
C肝之病程:感染C型肝炎病毒後大約八成的人會演變成慢性C型肝炎,而慢性C型肝炎若不治療,隨著時間的進展,大約有25%的人在20~30年內會進展到肝硬化,而喝酒會加速肝硬化的形成。
一旦肝硬化形成,每年有2~7%的機會產生肝癌;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慢性肝病與肝硬化在國人十大死因佔有一席之地,癌症位居十大死因之首,而肝癌則蟬聯十大癌症中排行第2名;慢性肝病與肝硬化是中年人(45-64歲)死因的第3名,肝病的危害不容小覷。
另外由於感染C型肝炎後有80%的人不會有症狀,即使有症狀初期也相對輕微,如疲累、虛弱、也有人會感到腹部不適、沒胃口、體重減輕、精神沮喪或是有輕微的黃疸等,大多數病人都是不自覺,因此不可不慎。
預防是第一步
C型肝炎病毒是藉由血液傳染,因此預防是第一步;在1992年之前民眾都需先篩檢C型肝炎呈陰性才能捐血,加上拋棄式醫療器材逐漸普及,已大幅減少經由輸血或注射針具為感染途徑。一般來說,共用餐具、握手、擁抱等是不會傳染C型肝炎的。
從沒有有效藥物到將近百分百的治癒率
陳建安醫師表示,C型肝炎病毒突變率很高,目前仍無有效的疫苗來預防感染;在1990年代初期人類對於這類的病毒感染也沒有有效的藥物,第一個被使用的藥物是干擾素(Interferons),而單獨使用干擾素治療大約只有一成的治癒率。
干擾素是人體中本就存在的一種物質,當病毒侵入人體後,人體的免疫系統會產生干擾素以抵抗病毒,並同時警告鄰近正常的細胞,共同防止病毒入侵;大部分慢性肝炎的病人,其血清中測得的干擾素很低,顯示病人干擾素分泌的能力,已趕不上病毒大量複製的速度。
到1990年代中期,研究學者發現干擾素併用口服雷巴威靈(Ribavirin)這類抑制病毒核糖核酸合成的藥物會讓療效大為提高,後續干擾素又被聚乙二醇(Pegylated)化成為長效型,稍微增加病人的接受度及療效,一度成為C型肝炎治療的主流。
然而干擾素加上雷巴威靈的療法,副作用很多,諸如干擾素的類似流感、掉髮、骨髓抑制、失眠、憂鬱及雷巴威靈的溶血性貧血等,因此採用治療並未普及。
2011年,直接作用抗病毒藥(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以下簡稱DAA)上市,三合一療法雖增加一些困難治療基因型的治癒率,但干擾素及雷巴威靈的副作用仍沒有減少,而且DAA的價格昂貴,多顆藥物的服藥複雜同時也不方便。
陳建安醫師指出,直到2014年,新一代不需要合併干擾素使用的全口服藥物問市,目前臺灣有的藥物包括:Harvoni®(夏奉寧)、Sovaldi®(索華迪)、Viekirax+Exviera®(維建樂+易奇瑞)、Daklinza+Sunvepra®(坦克干+速威干)、Zepatier®(賀肝樂)、Maviret®(艾百樂),以及新上市的Epclusa®(宜譜莎)等,治療對象也擴及涵蓋全基因型的C型肝炎、腎功能不佳、部分肝代償不全等的病患。
陳建安醫師進一步指出,幾乎所有C型肝炎病人都有機會接受藥物治療,新一代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不僅不需使用干擾素,副作用大幅降低,療程短,全口服,治癒率更高達九成以上,只要避開藥物交互作用,基本上都很安全。
「肝」緊治療,免做「肝」苦人
奇美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暨全人醫療科主治醫師陳建安表示:常言道「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世界衛生組織希望C型肝炎能在2030年的全球滅跡消滅,臺灣在全民健保的支持下,已逐步開放C型肝炎的健保給付條件。
陳建安醫師進一步說明,自今(108)年6月起,只要確定C型肝炎感染,可不需再等6個月即可治療,希望藉由讓更多C型肝炎病人,能儘早接受全口服抗病毒新藥的治療,達到「以治療引領預防」策略;對於民國55年以後出生且年滿45歲的民眾,提供終生一次的B、C肝篩檢,「以篩檢支持治療」;並落實「以預防鞏固成效」,有效阻斷C型肝炎的傳染途徑,希望臺灣領先全球,以達成2025年就消除C肝的願景,免做「肝」苦人。(照片由奇美醫學中心提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