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921國際失智症日:美國精神醫學會已把失智症更名為神經認知症

Heho健康

更新於 2018年09月22日01:13 • 發布於 2018年09月21日10:25 • 黃聖筑(艾莉安,Alien)

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失智人口超過25萬人,預估15年後失智症人口更將增加到46萬人,預測到2050年,台灣將有80萬人可能罹患阿茲海默症,衛福部也預計在今年至明年將投入新台幣90億元,積極推動失智症防治照護。可見失智症對台灣的影響層面之廣,而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失智症照護顧問伊佳奇,倡議「失智症」應更名為更中性、更客觀反映病症情形的「認知症」,但其實在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就已經把失智症(dementia)更名為神經認知症(neurocognitive disorders,NCDs)了。

過去的失智症(dementia)怎麼定義?

失智症的名稱是由Dementia的單字英譯,這一字自拉丁語;de的字首為「遠離」而  mens是「心智」的意思。而在臨床上對於失智症的診斷,主要是以美國精神醫學會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中之診斷準則。

在DSM-IV的診斷準則中,患者在日常生活或職場的表現,除了記憶力缺損外,還有其他的一項以上的功能缺失,例如:語言表達與理解、對熟悉人事物的辨識、物品操作與動作表現、與執行功能,並相較於患者先前的能力有明顯的衰退,才能診斷為失智症。

美國精神醫學會已將失智症更名為神經認知症(neurocognitive disorders,NCDs)

而在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於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V),已將失智症 (dementia) 更名為神經認知症(neurocognitive disorders,NCDs),而且再將神經認知症分為輕度神經認知症 (mil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 mild NCD)和重度神經認知症(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 major NCD)。

此外,DSM-V的診斷準則中,只要有一項以上的認知功能障礙,例如:整體注意力、執行功能、學習能力 、記憶力 、語言功能、知覺動作功能或社會人際認知等發生問題,不限制於記憶力變差為主要判斷條件,即可被診斷為神經認知症。

台灣失智症協會 曾進行「正名」調查 各方對於名稱尚未有共識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曾表示,協會為了去除失智症負面標籤,因此過去曾致力將「老年癡呆症」改為失智症,讓各方了解失智症的症狀,降低負面評價,讓患者和家屬積極面對病症。

而協會也曾針對失智症名稱的觀感,進行小型網路調查,樣本約有1千多民眾回應,約有5成的家屬認為不需要改名。而支持改名的民眾,其中有2成支持使用「認知症」;3成支持使用「失智症」;而4成5支持使用「認知障礙症」。目前各方對於病症的名稱尚未有共識。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921國際失智症日:阿茲海默症該如何預測與追蹤

工作壓力大到憂鬱又暴躁?其實你可能是早發性失智症!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