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黑天鵝作者新著《不對稱陷阱》搶先讀:為何許多 CEO 不做長期規劃?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2018年10月24日03:41 • 發布於 2018年10月21日09:45 • 高士閔

(本文出自《經理人月刊》2018 年 10 月號,封面故事:一次讀懂黑天鵝效應

提出「黑天鵝效應」的納西姆.塔雷伯(Nassim Taleb)在《反脆弱》裡提到:每一件事都會從波動中得到利益,或承受損失;因為波動而發生損失,叫做「脆弱性」,如果從中得利則具有「反脆弱性」。

舉例來說,18 世紀時,酒主要經由船運賣到世界各地。在運送過程中,酒瓶很容易因為船身搖晃而破碎,所以酒瓶具脆弱性。但有一些酒,卻因為搖晃和環境的不穩定,讓味道變得更溫和好喝,這種酒就有「反脆弱性」。

不可預測、衝擊力強大的黑天鵝事件,也是一種波動。所以,當我們面對黑天鵝時,讓利益大於損失,也是《反脆弱》提及的其中一個面對黑天鵝的解方。

不過,商人賣酒,酒瓶摔碎的風險,和酒變溫和的利益,都是由自己承擔。但到了現代,卻出現了讓他人承擔自己的損失,自己只要好處的行為。

這樣的概念,被塔雷伯叫做「風險承擔不對稱」,並以此概念為主軸,寫成第五本書《不對稱陷阱》

獎酬和懲罰不對等,讓組織暴露於風險之中

商業界最典型的風險承擔不對稱現象,就是「代理問題」(agency problem),指經理人和企業主,存在潛在利益衝突。

例如,執行長幫董事會管理公司,和企業主自己經營不同。 因為執行長只會在位短短幾年,報酬看的是每年的績效,一年一付,而企業主卻是公司的擁有者。所以,經理人的誘因(獎酬與績效掛鉤)和反誘因(倒閉沒懲罰)不對稱,這導致他們在做決定時,考量的不一定是公司的永續發展。

假使企業執行長發現他為未來做再多事,成果也跟他無關,可能會思考不如衝高今年的業績,增加自己的獎金。

他可能會刪減研發成本,打價格戰來衝高業績。由於公司短期表現很好,吸引社會大眾買股票,股價上揚,執行長們趁機將手中股票換成鈔票,等到退位後,長期換短期的後果顯現,公司表現愈來愈糟,股價下跌,不只民眾,企業擁有者也會蒙受巨大損失。

法律只是權宜之計,解決不對稱只能自我約束

古巴比倫為了避免風險和利益的不對稱,設立了漢摩拉比法典,它包含 282 條律法,被視為最早的成文法典。這套法典有個中心主題:建立交易雙方之間的對稱性,如此就沒有人能將隱藏的風險,移轉給別人。像是建築商蓋了房子,房子倒塌,造成屋主死亡,那麼建築商應該判死刑。

當然,在現代社會,我們無法真正的以眼還眼,別人弄瞎我們,我們也弄瞎對方。要減少受到不對稱風險的傷害,塔雷伯建議,不要聽信以給別人建議維生的人的建議,除非他們的建議錯了,自己也會遭殃;不要聽別人說了什麼,要看他做了什麼。舉例來說,股市分析師不能只建議別人該買哪支股票,而是主動揭露自己的投資組合裡,持有哪些股票。因為股票如果跌了,分析師也會跟著損失。

只是不對稱的現象,如果來自雙方資訊不同,在交易時,雙方要揭露多少資訊,才不算利用他人承擔風險?塔雷伯認為,一筆交易中,不應該有一個人確定結果為何,而另一個人不確定。如果某個人擁有內線資訊,以至於能夠在市場上占有優勢,此時的不對稱就相當於盜竊。

不過他認為,要完全杜絕不對稱帶來的傷害,靠制度約束只是權宜之計。因為法律、規範對於有心人來說,永遠可以找到漏洞。最終的解答,其實回歸於每一個人心中的那一把尺,也就是倫理道德、自我約束,才不會因為資訊不透明,增加黑天鵝事件發生的機會與傷害。

(本文取材自《不對稱陷阱》,大塊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