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場中,有個詞叫──龐氏騙局──運作的原理,是透過類似直銷方式,要參加這場遊戲的人先付一筆錢作為入會代價,接下來會員們所賺的錢,是來自其他新加入的人,而不是公司本身透過業務所賺的錢。
通過不斷吸引新的投資者加入付錢,來支付早期的投資者,早期加入的人通常在短時間內獲得相當程度的回報。但隨著更多人加入,支付的能力下降且資金流入不足,騙局泡沫爆破時,晚期才加入的投資者便會蒙受鉅額金錢損失,在台灣這樣的遊戲稱之為「老鼠會」。 這樣的騙局,不僅是台灣發生過鴻源案,在美國也曾發生「馬多夫騙局」,被欺騙的對象多是受過良好教育且具備金融專業的知識份子。看到這邊不禁令人納悶,為什麼具備金融專業的人仍會受到龐氏騙局的吸引,這有幾個原因:
1、賭自己不是最後一隻白老鼠
2、以為自己遇上了天大的好運氣
這樣的騙局有個特徵,通常不對外公開,多以口耳相傳的方式來散播,造成一種神秘的吸引力。想向一下,自己很要好的朋友在某聚會場合不經意提到一個賺錢機會,「不公開且名額有限」,看著對方好像也沒什麼很積極的想要你加入,心裡不禁就焦慮起來:「會不會就此錯過了一個大好機會?」理智與專業此時就退到一旁去,任由內心衝動主導當下行為。
直銷模式的變形
在台灣常見的直銷也有類似的情況,在筆者早期被拉去參加直銷入會的經驗中,直銷場合透過幾個主要的模式來吸引你加入:
1、光鮮亮麗的成功講師(開著賓士、法拉利之類的高檔房車)
2、想要盡早成功的心態(獨立自主、當老闆、開創事業…)
3、當兵時還能有持續性收入,一出社會有錢自己開公司(針對即將入伍的年輕人)
這幾點無一不是針對時下年輕人內心的渴望所精心設計,只要年輕人意志力稍微薄弱一些,就當場簽約成為直銷商的一員。
雖然,在國外的書籍中並不反對直銷,甚至認為直銷是一種跳過盤商的直接銷售行為,可以降低中間成本讓消費者便宜取得商品。就原理上來看是立意良善,但在台灣,直銷的上下線分潤制度,確實跟龐氏騙局的設計有雷同之處。
風險與利潤是相對的關係
這制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低風險、高度回報」的設計形式。像是鴻源案中是以月息四分的形式來吸引投資人(當時的銀行定存年利率約為9%),如果是早期投資人的話,只要能撐過二年必定穩賺不賠,但後期加入的投資人就不一定有這樣幸運了。這種低風險高報酬的方案,最終證實都是一場又一場的騙局。
基本上,風險與報酬是相對應的。高風險高報酬、低風險低報酬是不變的真理,有低風險又高回報的事物幾乎是不存在的夢幻場景。
來源: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網站
下次若又聽到某種低風險又能短期回收的高回報型投資,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好運氣,這通常是包裹著惡夢的糖衣,只等著你一口吃下品嚐夢醒時的苦果。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_股魚
專業投資人,不定期在各財經媒體發表專欄文章。深耕於財報投資領域,堅持不看盤是投資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出身於散戶,瞭解散戶常見的投資問題,透過教學互動的過程持續推廣投資理念。
股魚網:分享新聞事件觀點與投資技巧分享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