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利用母親節偕同太座去「視察」淡海新市鎮順便「考察」輕軌捷運與「國車國造」的輕軌車體,感想頗多感慨萬千,特略誌於後以供有關所司卓參。
淡海新市鎮之規畫始於民國81年其開發面積為1759公頃,原預定開發期為25年,不過這次去「考察」卻還有大半尚未開發(完成率未達四成),而距開發之始期已近三十年矣;民國81年正是筆者離開全國營造公會卸下總幹事職務之時,期前約有三年時間分別到日本、韓國、香港考察填海造陸與新市鎮開發、超高層大樓(30層樓以上)之防震與防火消防救災還有一些營建管理問題;離開營造公會專業經營雜誌媒體事業後也到中國大陸、泰國很多城市考察新市鎮之開發經營管理;三十多年前去考察的中國第一個自己開發的「北京市芳莊」(面積與小琉球差不多、可容納七萬人,小琉球現在居民連旅客加起來約2萬5千人),現在已經飽和融入北京市區中(三十年前是位在市郊的三環、現在已開發到六環);另外香港剛開發好不久的「沙田新市鎮」(初期1973年開始開發至1978年完成)現在已成一座花園城市的新都會區、山光水色美不勝收,開發總面積約36平方公里共住進63萬人口(澳門只有33平方公里、人口65.9萬人),所以現在的沙田新市鎮與澳門特區相差無幾;香港現在已開發九個新市鎮,這是中國與香港之新市鎮開發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之傲人成就;香港政府原本編列一千億元港幣做為新市鎮開發基金,然尚未動用其半數就已經開花結果開始在回收了,所以開發新市鎮不是在燒錢的而是在發大財的,但台灣將近三十年的新市鎮開發卻都在燒大錢,這裡面有多少個「葉世文們」,這是監察院和檢調機關要特別留意的。
民國81年政府推動「新市鎮開發」除了淡海新市鎮外還有高雄橋頭新市鎮;這兩個新市鎮之開發都是用資於紓解北高兩個大都會區之人口增加壓力,淡海新市鎮原規畫容納30萬人口,後來在陳水扁政府時代于予減半成13萬人,蓋斯時台灣很多人因中國大陸之改革開放逐漸成功而跑到中國大陸去創業或就業、很多中小企業都移到海峽對岸發展,所以紓解北高兩大都會區人口壓力之迫切性也趨緩和下來,加以淡水地區對外聯絡道路一直未能改善,僅靠一條捷運對假日的觀光客之紓解人潮都非常力不從心,一條淡水河口的「淡江大橋」也喊了二三十年也未見蹤影,「夕陽依舊在、未見大橋來」;如此行政效率低落加上台民逐漸西移,淡海新市鎮土地乃一再流標,新建高樓也難以出售脫手,當然裡面也可能有行政院前院長游錫堃講的「人謀不臧」問題;至於高雄橋頭新市鎮於民國103年完成第一期開發後就停擺在那兒,如此一擺16個年頭而在高雄出身的陳其邁立法委員契而不捨的爭取將其餘土地改為科學園區吸引台商回來投資,然當時馬英九政府竟無動於衷、「已讀不理」,直到2016年民進黨執政才開始重視高雄橋頭新市鎮土地之重新規劃利用-將二期開發土地改為「橋頭科學園區」俾招商引資來吸引新居民進駐而完成新市鎮之開發,民進黨政府政策既定,在陳其邁進入行政院擔任副院長後更親自督導催辦、親自盯政策進度,結果就在民國108年5月9日蔡英文總統親自蒞臨橋頭科學園區視察並宣佈正式在橋頭新市鎮第二期開發土地上設立「橋頭科學園區」,所有經費皆由中央負擔;至此高雄橋頭新市鎮總算有了最美的花開結果;時值中國大陸台商正在紛紛逃避中美貿易大戰所帶來的經營風險準備班師回台,所以若一切順利發展,橋頭科學園區很快就會人滿為患,橋頭新市鎮亦很快就會功德圓滿,高雄很快就會「發大財」了。但這距離民國81年開始啟動新市鎮開發已將近30年,30年於斯、青絲已成白髮、人老已經珠黃;而功德圓滿的也只有高雄橋頭新市鎮而已,新北市的淡海新市鎮還載沉載浮於淡海邊,淡海同舟何時才能安全靠岸?
前不久筆者寫了「中國第三個新區:雄安新區」,中國預備使用二十年在北京、天津、石家莊三角中心點開發一個2000平方公里(約等於新北市大小)可容納一千五百萬以上人口的新都會區;中國第二個新區-上海浦東新區只有耗用八年開發1430平方公里土地目前已容納人口將近六百萬人;至於中國開發第一個新區「深圳特區」時中國還較貧窮,不過也只用20年就開發成2050平方公里市地居住1253萬人口的新都會區,這些都比淡海新市鎮和橋頭新市鎮大太多倍了,多到很令台灣人非常的慚愧,淡海新市鎮和橋頭新市鎮比人家小得非常非常的多,但卻用近三十年還未建成個新市鎮的樣子,連聞名全球的草包市長都說台灣過去虛耗了三十年;過去三十年大部份是國民黨在執政(連陳水扁執政八年都是朝小野大),所以吾人就要責問過去三十年國民黨在混啥?真是混很大,真如陳庚金教授說的「能撈就撈、能混就混」的蔣幫貪腐集團,只會草炒作豪宅軍宅,建國建新市鎮的市政建設能力就差中共差太遠了,難怪「反攻大陸」一籌莫展成為歷史大笑談-從「反攻大陸」到「高雄發大財」的口號變化就可知這群蔣幫遺孽連呼口號都大縮水了,「王氣已盡了、天國也近了」。
台灣建設力大輸中國不僅表現在新市鎮開發,從機場建設之落後更令台灣人民生氣難過羞愧,原稱「中正機場」的桃園機場第一航廈花了30億元新台幣用了三年半時間才整修完成(第二航廈亦預備使用三年多時間整修),令人羞愧難過的是第一航廈整修後啟用至今還時常發生天花板屋頂落水及廁所馬桶溢出水濺流到航廈大廳讓國外旅客驚魂國內旅客羞愧之丟臉醜事;現在正在開發的第三期航廈則預備使用八年時間來施工(這不含先期規劃作業時間三年);反觀中國大陸最近完成全球最大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廈及四條跑道(北京市第二座機場)僅花費三年多時間即將完工啟用,其每年輸運人數將達一億人(略多於現在營運的第一國際機場,比桃園國際機場三期航廈的4.500萬人旅客多出一倍以上);中國大陸僅用三年就完工的航廈(航廈土地面積28公頃約等於大安森林公園之大小)而台灣卻要用八年才完成人家的一半輸運量,其執行力與競爭力之強弱馬上一目了然,交通部之督導能力亦馬上彰顯無遺;所謂「潮水退了馬上知道誰沒穿褲子了」;香港最近也以「填海造陸工程」擴建赤鱲角機場第三跑道,他們也僅準備使用四年既行竣工(他們還花600億港幣跑到廣西省買砂土回來填海造陸擴建機場650公頃),擴建面積總共1700公頃每年可輸運旅客人數一億人,這也是一個比桃園國際機場大上一倍多的航廈,但他們僅用一半時程既行竣工啟用,可見他們的效率都比台灣快一倍以上,效率就是競爭力的展現;這裡要特別一提的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和香港赤臘角機場之第三期航廈擴建都是以類同新市鎮開發型式在建設;其實「桃園航空城」也是一樣,但桃園航空城從呂秀蓮擔任桃園縣長提出至今已逾23個年頭,桃園航空城竟連個影子都沒有,只徒然花掉很多納稅人的冤枉錢,但中國大陸和香港卻只用四、五年就讓美夢成真,是人家能力太強了還是台灣政府太混了。
前天蘇貞昌院長送三十億元到宜蘭興建國立陽明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大樓,才發現他們竟然要用九年時間來興建這棟醫療大樓,蘇貞昌很納悶為何錢有了土地也有了還要花九年才能建出一棟醫療大樓來救人,九年不知要死掉多少人了?台灣人命真如此不值錢嗎?有關人員真如此草菅人命嗎?有關當局不需要查一查嗎?台灣還能如此混下去嗎?(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