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兩「月嫂」被疫情趕回台 海外工作遭索賠

聯合新聞網

更新於 2020年05月23日23:35 • 發布於 2020年05月23日16:15

高雄翁姓、劉姓兩名婦人今年二月由國內社團媒合到加拿大幫產婦做月子,即俗稱 「月嫂」,受新冠肺炎疫情 影響,在產婦同意下提前返台,卻被居中媒介的加拿大月嫂中心指控違約,扣薪不給還被索賠,兩人投訴無門,成為另類的疫情受害者。

台灣近年風行培訓月嫂,甚至赴海外工作。翁、劉兩名月嫂經台中某社團媒合到加拿大月嫂中心,二月十日結伴飛到加拿大替一名產下雙胞胎的華裔產婦坐月子。兩人原定工作兩個月,合約上是到四月十日,日薪台幣三千五百元;期間因疫情加劇,在產婦同意下,兩人提早三月廿五日回台,最後卻變成毀約,被加拿大月嫂中心扣薪,還向兩人各求償七萬多元。

翁姓月嫂說,回想起來簡直是噩夢一場,先是與產婦在育兒觀念不契合,一度想提早返台,經過磨合才漸入佳境;後來加國疫情惡化,產婦夫妻也支持她提早返國,有取得產婦諒解,絕非不負責任。怎料回國後卻被指控違約,不只拿不到在加國工作的十餘萬薪資,一人還要付七萬多元違約金。

翁女說,抵加國時曾與當地月嫂中心簽保密合約,但合約有提及上線時間可依實際情況稍作修改。雖只做四十二天,但陸籍雇主已付近四十萬台幣給加國月嫂中心,怎能苛扣薪水?她向當初媒合的協會反映,對方卻置之不理。劉女大嘆,「他們這樣一毛不給,良心何在」?既然對方敢這麼做,難保不會有下一個受害者。

劉女所指的協會在高雄也有開課,負責培訓課程的莊姓婦人說,協會只媒合轉介工作,是否接受派遣要看個人意願,願意去的就自行跟國外月嫂公司簽約,領薪後有的會給付協會一成行政費,協會並未收任何保證金,也未脅迫。月嫂簽約接案後,本應按合約走,做到約滿,相關注意事項,上課時一再耳提面命,其他學員都可做證。

「自己簽的約,自己要看清楚」莊婦說,兩名月嫂怕染疫吵著要回台,加拿大那邊基於人道也幫兩人買回程機票,但沒做滿就是違約,這次通融,公司以後還有什麼信用可言?

秒讀要聞笑料不費力 點我加入聯合新聞網好友

翁姓及劉姓「月嫂」(左)兩人結伴到海外幫人坐月子,其後因新冠肺炎疫情提早返台竟被控違約。記者王昭月/攝影
翁姓及劉姓「月嫂」(左)兩人結伴到海外幫人坐月子,其後因新冠肺炎疫情提早返台竟被控違約。記者王昭月/攝影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