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兩張中環天星碼頭明信片上工整地貼着1998年天星小輪百周年紀念郵票,是擅寫意識流的小說家劉以鬯之心頭好,劉的遺孀羅佩雲翻開這塵封在透明護郵袋的記憶,向記者娓娓道來劉以鬯集郵、寫作,以及與她的愛情故事。「他(劉以鬯)有兩樣東西從小到大沒變過,一是文學,二是(收藏)郵票。」
集/郵/與/寫/作
只為紀念 不為投資
劉以鬯於1971至1973年在《明報晚報》刊載5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郵票》,故事主角岑恕愛集郵,並立志要收藏「慈壽紀念票」和「慈壽加蓋暫作洋銀票」成專集。讀到書中「慈壽」、「石印蟠龍票」,「紅印花小字當壹圓四方連」種種專有名詞,便知劉以鬯集郵不是玩玩吓,才能寫出如此具體的術語,難免讓讀者產生劉在寫自己的錯覺。羅佩雲認同劉以鬯筆下的角色或多或少滲入其個人色彩,「他的小說例如《對倒》和《酒徒》一定多少有他自己(的故事),如果沒有這樣的經歷,他是寫不出來的,對吧?」話音剛落,她連忙補充:「(文章)有他自己的影子,但不會完全一樣,就像寫《酒徒》,他其實從來都不喝酒,真的一滴也不喝!我叫他試試也不肯。」
不過集郵這回事確實以不同形式滲透在劉以鬯的作品中。以《對倒》為例,劉以鬯在1972年倫敦吉本斯公司的華郵拍賣會上投得「慈壽九分銀對倒舊票」雙連,心生用「對倒」形式寫小說的念頭——「對倒」原是郵學名詞,譯自法文Tête-Bêche,指兩枚對連但上下顛倒的郵票。從劉以鬯的文字能感受到收藏郵票並不簡單,「郵票的學問很深」,羅佩雲說她也學不會,只是一直看着劉以鬯東買買西買買,才略懂皮毛,知道一點行情,譬如說1997年香港回歸,大家當年估計1997年的英國郵票會很值錢,打算囤積居奇,結果卻「送給人也沒人要,虧大了」。
郵票市場像股市,其價值升跌難料,「你不知道這張郵票將來值多少錢,你只知道你買入時值多少錢,如果多人搶購便愈值錢」。這就好比拍賣競投,叫價會愈叫愈高。不過羅佩雲說劉以鬯集郵只為紀念,不為投資,例如劉會買不值錢的香港郵票,「香港一出新票必定買」。她續說香港郵票若要值錢,那至少得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產物。羅佩雲想了想,發現劉以鬯集郵虧本的情况還真不少,她記不清虧掉的具體金額,但估計蝕得最多的是一套十二生肖郵票。那套郵票由不同畫家繪製,但「只有黃永玉畫的猴子(郵票)最值錢,其餘全都不值錢」,單售黃永玉畫的猴子郵票跟全售整套十二生肖郵票的價錢無異。
以/郵/會/友
作品吸引知名集郵家
當然,劉以鬯購入郵票時並不知道它會否升值,「其實也是他想買就買」。劉買郵票從不假手於人,會親身到郵票社尋寶,羅佩雲則會陪着他。羅記得劉以鬯以前常去尖沙嘴海運大廈的楊乃強郵票社,劉到那裏多是買新郵票,「若說值錢的郵票,那裏沒有的,值錢的郵票要去英國的拍賣會」。
劉以鬯於《郵集》提及集郵者想出讓郵集要不交給拍賣行,要不讓給其他同好;在倫敦和紐約,這並非難事,在香港則不易脫手,男主角沒有結交集郵圈子,只好找郵商轉手。既然羅佩雲說劉以鬯的小說多少與個人經歷有關,記者好奇劉是否像小說主角一樣沒有郵友?羅笑言:「有,但很少。」劉倒是因郵票吸引了新讀者,羅佩雲問道:「你認識水原明窗嗎?」
原來日本著名集郵家水原明窗在《明報晚報》讀到《郵票》後,曾寄信給劉以鬯問他郵票的事情,「水原明窗看完他(劉以鬯)的文章,說很多不知道的事他也知道,想問一下他」。水原明窗更把其撰寫的郵票目錄寄給劉以鬯,可惜水原明窗之後亡故,兩人沒能真正見面。至於那本郵票目錄,羅佩雲說劉以鬯收藏好一陣子後賣了,「他覺得年紀大了,不賣出去也不知如何處理」。
劉以鬯於2018年離世後,羅佩雲一直忙於整理他的收藏——書、陶瓷、模型和郵票簿等,羅把不少收藏交給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愈想保留的東西,愈要交給好的圖書館」。
集/郵/手/稿
收集作家紀念郵票 親撰簡介
劉以鬯的收藏之多,羅佩雲要整理也是忙不過來,「這麼多東西放在哪裏,我不是很清楚」。劉以鬯有份裝在膠盒裏的集郵手稿,收藏了不少文學作家的郵票,更有劉以鬯手寫的作家簡介及其作品點評。但此手稿一直淹沒在書海,「墊在一疊書的書底」。直到來自新加坡的《聯合早報》資深高級記者林方偉來港,到羅佩雲家中看劉的作品才發現,問羅佩雲:「劉太,為什麼這些手稿不出書?」剛好本事出版社創辦人林道群想出版劉以鬯的著作,「他說這手稿很特別」。羅佩雲便藉此將劉以鬯的集郵手稿公之於世。
那一張張的活頁小格原稿紙,上面貼着作家肖像的郵票,郵票上方寫着作家名字,下方則是作家簡介。其中小說家約哥夫.伊根約托維奇(Jakov Ignjatović)的1975年南斯拉夫肖像郵票,劉以鬯留下如此評價:「首先寫都市生活,所用語言十分粗糙,不夠洗煉,也不加潤色。有人認他是巴爾扎克的追隨者,但他的小說充滿巧合。不過,在塑造人物方面很有成就,特別是1860年發表的長篇小說Milan Navandžić與1875年發表的長篇小說Vasa Rešpekt。」
記者留意到劉以鬯把部分作家的簡介寫得特別詳細,問羅佩雲是否代表劉特別喜歡那些作家?羅不加思索地否認,她續說劉以鬯在大學修讀英國文學,看過不少西方文學作品,劉喜歡用意識流書寫的作家,「James Joyce(喬伊斯)、海明威那些他都喜歡。卡夫卡也是劉生喜歡的作家之一」,而這些作家無形影響了劉以鬯的文學創作。劉收藏了卡夫卡的郵票,包括有卡夫卡簽名的德意志聯邦郵政1983年郵票。劉以鬯說卡夫卡是歐洲的偉大小說家之一,其短篇小說《變形記》和《判決》等,寫現代人的尷尬困境,具批判精神。羅佩雲自言看不懂外語,不會看卡夫卡的小說,但她常聽到劉以鬯跟別人分享對卡夫卡的看法,「在文學節、演講,他經常講卡夫卡」。在《酒徒》中,劉以鬯也用「老劉」的身分表達他對喬伊斯和卡夫卡的喜愛,羅佩雲認為《酒徒》某程度上是劉以鬯的自傳。
相/知/歲/月
劉與羅的對倒
劉以鬯素以意識流的寫作手法見稱,但他並非所有著作都用上意識流,像是《香港居》寫1960年代的居住環境,道出那一代人找房子、租屋和搬屋的困難和無奈,「現在很多人喜歡看劉生舊時的小說,因為他們領略不到舊時香港的環境是怎樣」,羅佩雲說。羅續說劉以鬯常書寫香港,喜歡天星碼頭的鐘樓、電車和巴士等香港特色,「他最喜歡天星小輪」。天星碼頭拆了又改好幾次,至今已是第四代。
羅佩雲緩緩拿起那張她特意帶給記者觀賞的中環第二代天星碼頭明信片,碼頭上蓋用鋼鐵建造,並採用了維多利亞式建築,原址取代以木結構建成的第一代碼頭,碼頭後方則是皇后行、聖佐治行和英皇行。羅佩雲依稀記得那時的天星碼頭靠近馬路,附近有許多報紙攤,「也好像有間郵政局」,她與劉以鬯有時會搭船約會。
明信片右上角的郵票裏,一艘綠白雙間的天星小輪格外醒目,這張1998年的郵票是特別為紀念天星小輪百周年而發行,羅佩雲已忘了劉生從何處購入。劉以鬯不少郵票收藏早已賣掉,又或轉交中大圖書館,唯有這天星小輪郵票猶在。27年過去,郵票看上去依然簇新,沒丁點泛黃,因為它套上了護郵袋,「所有郵票都要套護郵袋,郵票沒法打理,既不可以被太陽光曬到,又不可以有手指印,千萬不要經常拿出來」,不然發霉爛掉就失去價值。「所有郵票都是難儲的。」一是要儲齊完整系列的郵票成專集很難,二是護理郵票也不容易。
集郵是劉以鬯的興趣,羅佩雲對此沒太大興致,不會多加干涉,只會默默支持。沒有郵票,劉以鬯也無法寄信給羅佩雲。話說1956年,21歲的羅佩雲隨歌舞團到新加坡表演,與38歲的劉以鬯在獅城相知相戀。隨後二人訂婚,那時劉以鬯早已擁有新加坡籍,香港身分證已失效,羅佩雲遂於1957年先行回港,「我要回來找擔保人,幫他申請來港旅行,之後再申請居留」。他們分隔兩地一個多月,每日寄信給彼此,「有無嘢講都每日一封信」,羅想到這裏,收到信件的那份悸動和思念仍甜在心頭。當年的新加坡紅燈碼頭附近是郵政總局,劉以鬯在信中告訴羅佩雲,他站在郵局寫信給她,那麼他寫完便可立即投遞,讓羅佩雲早點收到信件。
郵票、郵局和碼頭——中環天星碼頭和香港郵政總局,濱海灣紅燈碼頭和郵政總局,似是劉以鬯和羅佩雲在香城和獅城的對倒。
聽/眾/交/流
初認識始於讀報
羅佩雲原來是劉以鬯的粉絲,她最喜歡看劉寫的短篇小說,她看的第一篇是《天堂與地獄》。
羅:劉生未去新加坡前,他在《星島晚報》寫短篇,我十多歲那時已經在看。
記者:你曾想過有一日會見到劉生本人嗎?
羅:沒有。你喜歡看一位作家的作品,不一定就會喜歡他本人。
記者:劉生得知你是他的粉絲後,有何反應?
羅:(笑)沒什麼反應,喜歡他的人不少,很多粉絲都寫信給他。
記者:那你會跟劉生聊文學嗎?
羅:不會,我喜歡看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那些,劉生看的英文書我不懂得看,不過他寫的書我全都看完。
記者:既然文學和集郵均是劉生從小的興趣,你認為對劉生來說郵票和文學哪個較重要?
羅:當然是文學最重要。
文˙ 姚超雯
{ 圖 } 姚超雯、本事出版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