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近在M+舉辦的「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展覽,再次令貝聿銘這位一代華人建築師成為城中熱話。然而除了貝聿銘外,歷史上還有無數的滄海遺珠,曾經在香港及世界各地留下「築迹」。土瓜灣牛棚藝術村1a空間在2024年10至12月舉行了「現代之眼──張肇康百年誕辰建築紀念大展香港巡迴展」,介紹張肇康——一位曾經與貝聿銘共事過,並與香港甚有淵源的華人建築師。
綜觀張肇康的一生,漂泊於中國內地、美國、台灣、香港多地,當中香港是他不斷回訪的地方:先是在中學時期入讀聖士提反書院,後來完成台中東海大學的設計後,1960年代到甘洺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及後回美一段時間後,1970年代又受發展商之邀回港,1980年代在香港大學教授建築設計、中國傳統建築,1992年於香港逝世。
曾與貝聿銘共事 晚年港大授徒
整個展覽以張肇康生涯的3個階段整理:求學時期、東海時期及後東海時期。與貝聿銘一樣,張肇康在美國哈佛大學師從包浩斯學派巨匠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完成建築學訓練後,又加入了老師聯合創立的TAC(The Architects Collaborative)事務所,繼而造就了貝、張二人在台中東海大學的合作。
東海時期被認為是張肇康建築設計生涯的高峰。事緣TAC曾在1940年代為中國內地制定華東大學設計,最終計劃未有落實下,輾轉於1950年代成為了台中東海大學的藍本。當時貝聿銘被委託擔任東海大學總建築師,然而若有看過M+貝聿銘展覽的話,便會知道這時期的貝聿銘在發展商的事業如日中天,根本無暇主理東海大學設計事宜。因此他只能在美國提出概念方案,並由台灣當地的建築師製作施工圖。不久在施工圖回到了美國後,貝聿銘對於不少細節部分感到不滿,於是便委派張肇康、陳其寬兩位華人建築師從美國赴台監察施工過程。
東海大學事業高峰 框架纖幼物料在地
在整體建築語言上秉承唐宋時期建築風格的框架下,張肇康對比例及細部精準的拿揑,在東海大學的項目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受日本桂離宮及包浩斯教育的影響,數座由張肇康設計的建築群如男、女生宿舍(部分),以及理學院、東海書房等,結構框架纖幼,建築構件如柱、樑、樓板等透過間隙及前後放置而顯得分明。建築物又採用在地及現代的物料,讓傳統及現代並行不悖。
太平行 「倒傘」螺旋結構設計過人
到了1950年代尾,張肇康陸續完成在東海大學的設計工作,同時開始與紐約、台灣及香港建築師在不同項目中以特約形式合作。當中較關鍵的是加入香港甘洺建築師事務所,並主導了數個主要項目如太平行、陳樹渠紀念中學舊址、台北嘉新大樓等。其中太平行及嘉新大樓正門前同樣有一組「倒傘」,其螺旋結構的運用盡顯張肇康過人的設計能力。雖然現時太平行門前的那組已被拆卸,但我們仍能透過展覽模型及相片欣賞張肇康這得意之作。
在紐約執業一段短時間後,張肇康在1970年代受香港地產商之邀,設計房地產項目,未幾更得到前老闆甘洺的邀請,到香港大學擔任講師。這時期的張肇康帶同學生走訪內地的傳統民居,並將他們的考察丈量結集成《中國:建築之道》一書。這班學生當中,不少已成為香港建築甚至是政界的棟樑:前環境局長黃錦星便受張肇康啟發,繼而專注於建築及環境的可持續性;而另一位學生鄭炳鴻,則設計了自然採光及通風的公廁藍本,他與乙增志後來聯手設計的中文大學建築學大樓,同樣地充滿自然採光及環境協調的考量,可見張肇康的設計理念無形中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中大建築系學生的設計觀。
同樣是技藝超卓的建築師,貝聿銘的長袖善舞,讓他得以參與舉世矚目的建築項目,在芸芸20世紀大師中奠下了一席位;張肇康則恍如不羈的風一般,在時代的洪流中淡淡地留下了他的築迹,並默默地啟迪後進。雖然位於牛棚的展覽已經結束,但展品已移師至中文大學建築學院短期展出,展期至1月9日。有興趣的朋友萬勿錯過。
文:陳卓喬(Jefferson Chan)(戰後建築研究檔案(FAAR)成員)
設計:賴雋旼
編輯:謝秋瑜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建築]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