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渠蓋city hunt 低頭賞風景

明報

更新於 9小時前 • 發布於 5小時前 • 開眼 玩樂擴志
渠務署30周年時曾舉辦渠蓋設計比賽,圖為以啟德河活化為主題的冠軍作品,將啟德河畔元素融入其中,包括盛放的簕杜鵑、河岸常客小白鷺,到河道的天然石飾面,至今仍安裝在啟德河附近。(鄧家烜攝)
渠務署30周年時曾舉辦渠蓋設計比賽,圖為以啟德河活化為主題的冠軍作品,將啟德河畔元素融入其中,包括盛放的簕杜鵑、河岸常客小白鷺,到河道的天然石飾面,至今仍安裝在啟德河附近。(鄧家烜攝)
鋪設在荃灣路德圍的特色渠蓋,因荃錦中心與南豐中心一帶原址叫作木棉下村,渠蓋設計遂融入大片木棉與附近可見的赤腹松鼠和紅耳鵯,增添生氣。(鄧家烜攝)
鋪設在荃灣路德圍的特色渠蓋,因荃錦中心與南豐中心一帶原址叫作木棉下村,渠蓋設計遂融入大片木棉與附近可見的赤腹松鼠和紅耳鵯,增添生氣。(鄧家烜攝)
深水埗蝴蝶谷道寵物公園的特色渠蓋色彩繽紛,繪有可愛的寵物身影,符合所在的寵物公園。(渠務署提供)
深水埗蝴蝶谷道寵物公園的特色渠蓋色彩繽紛,繪有可愛的寵物身影,符合所在的寵物公園。(渠務署提供)
大埔林村許願廣場附近安裝了兩款以許願樹為主題的特色渠蓋,圖為其中一款選用粉紅色、粉紫色為配色,浪漫得很。(渠務署提供)
大埔林村許願廣場附近安裝了兩款以許願樹為主題的特色渠蓋,圖為其中一款選用粉紅色、粉紫色為配色,浪漫得很。(渠務署提供)
港鐵大圍站外的特色渠蓋,以附近城門河的白鷺為主角,蜿蜒的水波紋襯托出白鷺的優雅身影。圖中的圓形渠蓋為裝飾用,常見渠蓋形狀為正方形。(鄧家烜攝)
港鐵大圍站外的特色渠蓋,以附近城門河的白鷺為主角,蜿蜒的水波紋襯托出白鷺的優雅身影。圖中的圓形渠蓋為裝飾用,常見渠蓋形狀為正方形。(鄧家烜攝)
渠務署30周年渠蓋設計比賽亞軍及最具人氣獎作品,以搬遷沙田污水廠往岩洞為設計,展示渠務署的工作與市民生活的關連。渠蓋現安裝於土瓜灣海濱。(鄧家烜攝)
渠務署30周年渠蓋設計比賽亞軍及最具人氣獎作品,以搬遷沙田污水廠往岩洞為設計,展示渠務署的工作與市民生活的關連。渠蓋現安裝於土瓜灣海濱。(鄧家烜攝)
在中環港外線碼頭設置的特色渠蓋,展現維港旁的中環天際線與天星小輪。(張淑媚攝)
在中環港外線碼頭設置的特色渠蓋,展現維港旁的中環天際線與天星小輪。(張淑媚攝)
渠務署在鯉魚門安裝兩款特色渠蓋,圖為其中一款,可見鯉魚門的地標牌坊、鯉魚、渡海小輪等元素。(張淑媚攝)
渠務署在鯉魚門安裝兩款特色渠蓋,圖為其中一款,可見鯉魚門的地標牌坊、鯉魚、渡海小輪等元素。(張淑媚攝)
特色渠蓋上會有各種不同的線條、紋樣、凹凸痕迹,增加防滑力。圖為觀塘翠屏河海濱的特色渠蓋。(張淑媚攝)
特色渠蓋上會有各種不同的線條、紋樣、凹凸痕迹,增加防滑力。圖為觀塘翠屏河海濱的特色渠蓋。(張淑媚攝)
一般渠蓋以蓋面上「圓清方濁」的圖案分辨雨水渠與污水渠,有圓圈放射花紋圖樣的是雨水渠(圖)。(張淑媚攝)
一般渠蓋以蓋面上「圓清方濁」的圖案分辨雨水渠與污水渠,有圓圈放射花紋圖樣的是雨水渠(圖)。(張淑媚攝)
路政署除安裝特色渠蓋,還一併美化附近的升降機、橋墩等。在連接美田路與積運街交界行人天橋的升降機,升降機門設計成觀景窗一樣,飾有白鷺身影,讓行人等候時可與白鷺對望。(鄧家烜攝)
路政署除安裝特色渠蓋,還一併美化附近的升降機、橋墩等。在連接美田路與積運街交界行人天橋的升降機,升降機門設計成觀景窗一樣,飾有白鷺身影,讓行人等候時可與白鷺對望。(鄧家烜攝)
啟德河安裝的渠蓋以啟德河活化為主題,其中以河畔常見的小白鷺為主角。(鄧家烜攝)
啟德河安裝的渠蓋以啟德河活化為主題,其中以河畔常見的小白鷺為主角。(鄧家烜攝)

【明報專訊】做「低頭族」有時都有好處,例如可第一時間發現地面上的特色渠蓋。近年香港行人路添上多款彩色渠蓋,低頭就可見腳邊有大澳棚屋、天星小輪、小白鷺、赤腹松鼠等,原本平淡乏味的道路頓時生色不少,讓人忍不住駐足細看。這些繽紛渠蓋遍佈港九新界,每款都別具特色,想集齊所有款式就得親自走遍城中各處,來一場city hunt,邊走邊找,發掘腳下風光!

渠蓋的作用是遮蓋下水道出入口,有隱藏目的,一般也是低調地存在,大抵沒多少人會認真留意其設計。但到日本旅行時,會被當地的渠蓋設計迷住,有高達、小丸子動漫主題,也有富士山、奈良鹿、棒球、溫泉等當地特色事物。這些渠蓋不止吸引旅客,也在當地衍生「渠蓋同好會」、以渠蓋為主題的卡片等,掀起「集渠」熱潮。近年走在香港街道上,也陸續可見色彩繽紛的渠蓋。這些艷麗渠蓋同樣鑄刻了當區特色。例如以漁業與海鮮聞名的鯉魚門,區內兩款渠蓋除了展現鯉魚門依山傍水的地理特色,鑄刻山水圖案、結合鯉魚和懷舊小輪,還分別融入區內地標燈塔和牌坊。渠蓋從海鮮街一直鋪到村內,雖然只有兩款設計,但有些展現渠蓋原色,有些髹上顏色,甚至同一款設計也有3款配色,往往讓人為了「儲齊」渠蓋而不自覺愈走愈遠,遊覽鯉魚門其他景點。

逾200特色渠蓋 遍佈旅遊熱點

為呼應政府提升市容行動,渠務署和路政署先後在全港10多個地方安裝200多個特色渠蓋,這些彩色渠蓋大多分佈在旅遊熱點、人流高的地方,如中環港外線碼頭、大澳、林村許願廣場,又或鄰近渠務設施,如啟德河、觀塘翠屏河附近。路政署園境師莫家冀分享,路政署設計的29個特色渠蓋設置在荃灣路德圍、港鐵大圍站外及中環港外線碼頭。「這一系列設計將市民日常生活常見卻容易忽略的景色融入街道。」以大圍站外行人路的渠蓋為例,在蜿蜒的水波紋前,白鷺優雅的身影立於畫面中央,兩側點綴河畔常見的動植物,將城門河生態特色濃縮其中,「我們到大圍考察時,在城門河沿岸見到不少白鷺,故以白鷺為主題」。渠蓋以外,署方還一併美化附近路牌、升降機、橋墩等。在連接美田路與積運街交界行人天橋的升降機,不止地面設置裝飾用的特色渠蓋,升降機門也設計成觀景窗一樣,飾有白鷺身影,讓行人等候時可與白鷺對望,別有趣味。

特製鋁模鑄刻當區特色

一般渠蓋和特色渠蓋同樣以生鐵鑄造,渠務署工程師曾瑋晴表示,前者製作只需約20日,特色渠蓋卻需要60至90日。「每個特色渠蓋設計獨一無二,因此需要特地鑄造新模具,鑄造後還要上色,令製作時間較長。」有本地渠蓋鑄造廠曾分享,單是模具就要花上20日製造。因為一般渠蓋所用木模較難刻出精細花紋,特色渠蓋需改為鋁模,以完整表現本身設計;生產渠蓋需時15日,之後再上色。渠蓋長期放在室外,需抵受日曬雨淋、路邊的油脂污穢物等,故特意選用室外專用油漆,並上幾層顏色,使色澤更為持久。「這些渠蓋需要定期維修,每幾個月清洗一次,油漆掉落就會送回廠內補色。」

加不同凹凸痕增防滑力

渠蓋設計不止講求美觀,還需兼顧實用。無論是怎樣的設計,蓋面上都會保留2至4個鎖匙孔,方便維修人員掀起渠蓋例行檢查、清理淤塞物等。從高樓、許願樹、天星小輪,到高山、簕杜鵑、小白鷺等,細心留意,特色渠蓋的設計大多密密麻麻,由多種線條、紋樣組成。曾瑋晴指,「設計時我們會盡量添加很多不同方向的凹凸痕迹,增加防滑力,在安裝前亦會經過防滑測試,避免使人滑倒」。如果熟悉本港渠蓋設計,分辨雨水渠與污水渠時一定聽過「圓清方濁」的說法,即表面是圓圈放射花紋圖樣的屬雨水渠,滿佈正方形方格的則是污水渠,但特色渠蓋被各種圖案覆蓋表面,怎樣分辨兩者?路政署維修工程師劉詠欣拆解:「我們會預留位置標示,如S(storm water)是雨水渠,F(foul water)代表污水渠,既不會破壞構圖,又可方便維修工人辨識。」

其實特色渠蓋非近年才出現,早在2018、2019年,渠務署迎接30周年之際,便曾舉辦渠蓋設計比賽,將當年得獎作品鑄造成實物。冠軍作品以啟德河活化為主題,將啟德河畔元素融入其中,從盛放的簕杜鵑、河岸常客小白鷺,到河道的天然石飾面,至今仍安裝在啟德河附近。今年渠務署35周年,再次舉辦渠蓋設計比賽,9月底收集到多份作品,現邀請公眾在10月27日前到指定網站(bit.ly/3zT1QO3)投下心水作品。路政署另正舉辦「道旁映趣」攝影比賽(bit.ly/4et1AVg),在18區多個指定街景美化地點拍攝以國慶75周年為主題的作品,比賽在10月31日截止。

文:張淑媚

編輯:梁小玲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玩樂擴志]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