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M+新展「造物記」 多角度看製造 探演變思未來

明報

更新於 10小時前 • 發布於 7小時前 • 開眼 焦點
策展人Ikko Yokoyama(圖)希望透過展覽「多說一點物品背後的故事」,關注日常生活用物背後的動機、方法和影響。(鄧宗弘攝)
策展人Ikko Yokoyama(圖)希望透過展覽「多說一點物品背後的故事」,關注日常生活用物背後的動機、方法和影響。(鄧宗弘攝)
倪海峰作品《離境與抵達》用青花瓷製作溜冰鞋、雨傘、手槍等物品。(鄧宗弘攝)
倪海峰作品《離境與抵達》用青花瓷製作溜冰鞋、雨傘、手槍等物品。(鄧宗弘攝)
Harold Cohen是最早使用AI繪畫的藝術家之一。圖為Harold作品《機器繪畫系列TCM#14》(中)及人工智能Aaron繪製的草圖(右)。(鄧宗弘攝)
Harold Cohen是最早使用AI繪畫的藝術家之一。圖為Harold作品《機器繪畫系列TCM#14》(中)及人工智能Aaron繪製的草圖(右)。(鄧宗弘攝)
越南創意設計公司Ki Saigon用塑膠創作《給未來的信》,希望引起世界對塑膠污染的思考。(鄧宗弘攝)
越南創意設計公司Ki Saigon用塑膠創作《給未來的信》,希望引起世界對塑膠污染的思考。(鄧宗弘攝)

【明報專訊】霓虹燈牌閃耀之前,有設計師手繪草圖,對每一盞燈精研細算;「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之前,有工匠「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層疊密佈在城市中的高樓大廈,澆築了建築師的不少心血……賞物容易,造物卻難。

M+博物館日前推出新展「造物記」(Making It Matters),從「造物」過程出發選擇館內藏品,沿藝術品與建築物之實體溯源而上,從觀念、物料、生產、消費、環保等多重視角,探問人類如何通過製造將平凡之物「making it matters(變得重要)」。

陶瓷見觀念蛻變 草圖窺「造物之人」

「我今天喝了多少用膠樽裝的水?」訪問開始後,M+設計及建築主策展人Ikko Yokoyama開口談論的卻不是展館中的展品,不是觀眾耳熟能詳的約翰.基治的藝術,或是藤森照信的建築,而是面前擺放的、再普通不過的膠樽——「(膠樽)可能是日本製造、可能是中國製造,這些膠樽順着海漂去其他地方,有些被回收、有些成為污染物……也許這還不夠,我想解構出更廣闊的內容」。在Ikko眼中,生活中的一切平凡之物,都有自己的「母親」——製造。透過展覽,她希望展示「人如何製造事物、如何與身邊事物互動」,並提醒觀眾「事物的意義並不止在於外觀與用途」。

外觀與用途之外,事物的意義還有什麼?帶着疑問走入展廳,首先見到一片青藍。這是展覽的第一部分「陶瓷:觀念蛻變的故事」。從家中的鍋碗瓢盆,到地板牆壁、花瓶擺件,在古代曾經價值連城的陶瓷,如今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隨處可見又不可或缺的部分。玻璃展櫃中並排陳列的各式「陶瓷」,有來自景德鎮、製造於清代的珍貴釉下藍彩蓮花紋花瓶;有藝術家又一山人用尼龍編織的紅白藍「陶瓷」花樽;還有倪海峰作品《離境與抵達》(2005),乍看是古老的青花瓷器,細看卻是瓷製的溜冰鞋、風筒……「他將蒐集自荷蘭的物品送至景德鎮改造,讓物品產生完全不同的功能和寓意」,Ikko在導賞時說。

在Ikko眼中,陶瓷的價值、定義,都隨時代、環境而不停變化,這是一種「充滿文化性的異變」。通過瓷器的演變,她希望引出「造物」的3個面向:物料實驗、工具演變和環境影響。展覽第二部分,將目光投向物料,聚焦「物料的潛力」。高掛在展廳牆上,是修復後的「好好洋服」霓虹招牌,同招牌一起展出的,還有眾多霓虹招牌的設計草圖,草圖上的鉛筆字迹與隨性塗鴉,讓觀眾在看見燈牌設計過程的同時,亦透過燈牌,看見燈牌後的「造物之人」——手寫字體、手繪插圖、手動組裝……日常可見的美麗背後,藏着工匠的心血與美學。Ikko笑稱,在眾多展品中她難以選出最愛,但她「願意坐在霓虹燈下」。她解釋,雖然霓虹招牌並不罕見,但招牌的製作草圖、工匠的心思與投入,卻鮮少被人熟知,是次展覽少見的將燈牌與草圖共同展示,「把草圖拿出來(展示),才能真正展現博物館收藏的力量與價值」。

由機器到AI 「最重要的仍然是人」

物料的展示,讓「造物」成為觀眾真實可感的過程;機器的出現,則為「造物」提供了嶄新的思考與創作方式。展覽第三部分「人手與機器」將目光放在科技之上,思考電腦產生後,虛擬工具如何作用於製造、創作與思考。時至今日,提及「科技」時,腦海中浮現的似乎已不再是電腦,而是人工智能(AI)。Ikko說:「我覺得AI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們無法避開它,它現在是隱形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的生活愈來愈受到AI的引導。」

展覽展出早期人工智能電腦藝術先驅Harold Cohen的作品《機器繪畫系列TCM#14》(1995),綠色背景下,著綠色衫的兩人並肩而立,面無表情地直視前方,深淺的水彩在紙上留下水痕,彷彿訴說着作者的創作過程。一旁的草圖上,有「作者」留下的名字——Aaron,這是Harold「造」出來的藝術家,實質是一個依靠代碼和自主學習獨立生成畫作的人工智能繪圖機。Ikko表示:「Harold在很早期就開始使用AI,並讓人覺得它(Aaron)是真的在思考、繪畫。當時人們不知道Harold是如何編寫指令,讓機器自主創作;現在我們不知道它(Aaron)是不是真的在思考——這就是AI的自我學習。」但在她眼中,無論AI如何發展,「最重要的東西,仍然是人」。人與人工智能的相處,正如「造物」的過程,都是「人的行為的映射」,「我們如何使用AI,如何對待它,它便會如何。如果人類做得不好,在電腦中積累不好的資料,AI就會變得不好」。

塑膠製「千年不變書」 反思「造物」後果

展覽的最後一部分「行為與後果」,則着重探討消費主義之下,「造物」帶來的行為與後果。展覽展出來自越南胡志明市的創意設計公司「Ki Saigon」的作品《致未來的信》(2021)。這本「千年不變」的書,用在越南街頭蒐集的塑膠製成。Ki Saigon將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保存在塑膠上,利用塑膠難以降解的特性,為未來世代留下紀錄。Ikko解說:「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污染者之一,因為當地沒有正式的垃圾回收系統。外賣食物、膠袋、珍珠奶茶包裝——也許他們不喝珍珠奶茶,但這些最終都會成為垃圾。儘管有拾荒者為謀生而去撿垃圾,但這仍是一種不健康的回收系統。」透過作品,Ikko希望觀眾可以反思自己的創造與消費行為,「不止是學習這些物品是如何創造出來的,還要去思考,這些物品意味着什麼,會去向何方——或許是下次,你在超市購物後,別人給你膠袋,你說『我不需要這個』。這便是這次展覽的意義」。

「造物記」

日期:11月2日起向公眾開放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6:00(周二至四及周末)

上午10:00至晚上10:00(周五)

地點:九龍博物館道38號西九文化區M+ 2樓開放式展廳

詳情:bit.ly/48DvmEx

文:王梓萌

設計:賴雋旼

編輯:謝秋瑜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焦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